光之樹科技張佳辰:隱私計算將“差異化”發展,打造數據經濟“新基建”

王飽飽 3年前 (2022-09-01)

光之樹科技,正在成為全球領先的隱私保護技術服務商。

圖 | 光之樹科技創始人兼CEO 張佳辰

隱私計算,正在成為資本和創業者努力追逐的“新風口”。

鎂客網注意到,據公開數據,2021年全年“隱私計算”方向融資次數達50筆以上,融資金額累計超過60億元人民幣。

創業者與資本爭相入局的背后是光明的市場前景。IDC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隱私計算市場規模突破8.6億元人民幣,未來有望實現110%以上的市場增速。機構艾瑞咨詢預計更為樂觀:到2025年,中國隱私計算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45.1億元,真正成為超百億的“大藍海”。

但在隱私計算產業遍地繁華和野蠻生長的背后,一些隨之涌現、且有關未來發展的問題亟需得到解答:

該如何認識中國隱私計算賽道目前火熱發展背后的本質與驅動力?未來隱私計算產業是逐漸走向“同質化”,還是奔赴不一樣的發展方向?初創企業如何“腳踏實地”地走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十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2022)上,鎂客網有幸采訪到了目前國內隱私賽道中的頭部企業:光之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之樹),并與其創始人兼CEO張佳辰,就上述問題做了深入的溝通。

一、安全流動,讓數據價值真正凸顯;政策鼓勵,助隱私計算穩步落地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將數據同土地、勞動力、資本和技術等傳統生產要素并列,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為了最大化發揮數據的價值,數據流通成為了釋放數據價值的關鍵一環。而面對更多數據資源的開發共享和交換流通成為不可阻擋的大趨勢,記者注意到,為數據安全提供“保駕護航”的隱私計算,其價值正逐漸被世界所認可,也成為中國科技產業的“新銳”。

談到中國隱私計算產業在當下的火熱,張佳辰認為,這與現實的市場需求和相關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

現在國家要建設數據要素市場,為了實現既要發展、又要讓數據安全有序的流動,達到‘可用不可見’的效果,各個地方政府正在積極把隱私計算作為數據要素市場的底層技術。

記者注意到,據國際咨詢機構IDC發布的《IDC TechScape:全球行業生態使能技術》報告,隱私計算技術已經被其列入了“變革型”技術曲線。報告指出,作為平衡隱私數據保護和數據流通價值的關鍵技術,隱私計算正處于從概念驗證到規?;茝V階段,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但張佳辰也對記者坦言,目前中國隱私計算產業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完全的市場化”,而是“政策驅動與市場需求相結合”,其發展路徑基于政府的頂層規劃。尤其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相繼出臺并分步落實后,對隱私計算產業的成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我覺得目前外界對整個隱私計算市場的認知程度是在不斷上升的。具體來說,因為政府本身在比較主動地去教育市場。今年跟前兩年相比,比較大的區別在于相較此前大家談的較多的方向是數據要素化,今年許多地方政府在其十四五規劃中明確點出了隱私計算。所以說政府和相關政策是對隱私計算市場最大的教育力量。

另外從廠商的角度而言,我們光之樹也牽頭在工信部以及人行的領導下做了十多項技術標準,而這些技術標準本身現在也開始發放認證,光之樹也是第一批拿到認證的。這些認證也幫助甲方更好鑒定產品的質量。所以整個市場目前對隱私計算技術的認知成本是大大下降的。

二、中國隱私計算,逐步走向“差異化”發展

政策利好和技術成熟度的提高,讓隱私計算賽道迅速迎來了“春天”。記者注意到,在“企查查”網站進行搜索時,目前隱私計算相關企業已超百家。那么,結合隱私計算現有的技術方向是固定的幾種來看,中國隱私計算產業會出現“同質化”的走向嗎?

其實我覺得隱私計算行業進一步發展的趨勢其實會是走向差異化,尤其是基本上所有的賽道要長期比較繁榮的發展,都是需要一個業態的分化,這樣整個業態才會變得更成熟。”張佳辰對記者表示。

記者注意到,從技術層面看,伴隨著目前隱私計算產業也出現了一些開源框架,一些技術能力并不非常強的企業也進入該賽道并快速推出了一些入門級產品。但在張佳辰看來,盡管從短期來看由于資金的涌入以及概念的熱門,涌現出了更多新的企業,但隱私計算的特性決定了這個領域還有很多工作是需要“進一步”去做的。

隱私計算本身在我看來它是一個使能技術’,就是說它解決是能和不能的問題。

比如說一個好的框架跟一個不好的框架相比,它可能一個就是一種是可以運行實時的場景的這種表塊,有一些甚至只能做離線狀態下的服務。如果只做多方計算的話,可能在產品化之后只能做一些查詢統計之類等功能,可能也不能做‘繼續學習’。

但如果要做圖計算或者是決策引擎之類非線性但也是常見的需求時,你就會需要一些諸如機密計算等新方案。所以我覺得其實隱私計算隱形的發展是個使能過程,使一些原來做不了的場景變成能做的。

在談及隱私計算產業未來的發展時,張佳辰認為,隱私計算賽道中將出現三種企業:

“首先還是會有技術類、做基礎軟件的這種公司,因為這里面其實還有很多橫向的問題是值得去解決和產品化的;還會有偏向數據運營類的公司;也會有更加閉環的,尤其是針對新場景的隱私計算原生的、垂直應用類的公司。

我覺得這幾類公司都是會有比較好的商業化的前景,但是其實更重要的是大家怎么在這個藍海里面把自己的資源用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然后去差異化的發展。”

三、深挖技術優勢,做全球領先的隱私保護技術服務商

記者注意到,成立于2017年的光之樹,憑借著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對市場動向的敏銳把握,正在成為全球領先的隱私保護技術服務商。

利用多方安全計算( 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MPC) 、可信執行環境( 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TEE) 、聯邦學習( Federated Learning,FL) 等技術,光之樹在幾年中先后迅速開發了多方安全計算平臺、天機可信計算平臺、云間聯邦學習平臺、密態數據庫等產品。

技術人才與技術能力是隱私計算企業間競爭的決定性因素。記者注意到,光之樹的首席密碼學科學家袁晨,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一直從事密碼安全領域的研究,先后在國際密碼學會三大密碼會議——美密(Crypto)、歐密(Eurocrypt)與亞密(Asiacrypt)上均有相關論文發表。包括袁晨在內的光之樹技術團隊,在密碼學的工程化,以及為客戶提供純密碼解決方案等方向上,為光之樹的領先起到了重要助力。

從產品角度看,除了純軟件、純密碼等方向,軟硬件一體化方案目前也是光之樹的長項之一。張佳辰告訴記者,目前,光之樹正在和海光、飛騰以及華為海思等團隊建立了合作關系,思考與研究如何在v8架構上實現CCA(Confidential Compute Architecture,機密計算機構)的功能。

“像我們跟海光做的一些方案,已經可以做到跟明文相比計算效率20%以內的下降,因為加密的肯定比不加密的要慢,”張佳辰表示,“但如果能夠把性能消耗控制在20%以內的話,其實在很多場景當中你可以做到無感了。并且它也可以支持比較廣的計算類別,從比較普通的機器學習到數據分析,到一些像決策引擎或者圖計算這種比較復雜的,現在基本上都能支持。

記者注意到,不僅僅是企業,許多政府部門也與光之樹建立了合作關系。張佳辰對記者舉例:光之樹目前在幫一線城市的區級政府來做“內澇防災預測”這樣的一個垂直應用。

通過隱私計算,可以把項目中像自來水管網和一些地理信息等重要和敏感的數據以安全保護的形式匯總起來去訓練新的模型,來提高預測的精度。然后把這些模型的結果去嵌套到水務應急的公共服務里面去,就可以更好的去進行應急的防災布控,然后把災情響應的精確度上升,并且把災后相應變到災前相應。這是光之樹一個比較典型的在政務領域通過安全融合重要數據,去提供更加好的公共服務的一個案例。”張佳辰這樣告訴記者。

就隱私計算整個產業來看,目前仍處于“一片藍海”:應用場景之廣泛、需求之旺盛以及相關政策之鼓勵,使得這一新興產業遠未發展到“常態化”階段。擺在眾多隱私初創企業面前的挑戰圍繞著增長模型、技術壁壘和市場分割而展開——但這恰恰是光之樹“快人一步”之所在。但無論如何,隱私計算產業“群雄逐鹿”的好戲已經揭開帷幕,一個擁有更多想象的商業戰場已經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