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讓攝像頭長臉上,2499元的小米眼鏡相機來了,網友:買了個行人記錄儀

王飽飽 3年前 (2022-08-04)

你會買這款“眼鏡相機”嗎?

小米又發新設備啦!

8月3日,小米生態鏈企業蜂巢科技發布的“米家眼鏡相機”,正式在小米有品開啟眾籌,眾籌價為2499元。這也是繼去年9月小米發布概念產品“智能眼鏡探索版”之后,首次在“智能眼鏡”領域提供的最新產品。

讓攝像頭長臉上,2499元的小米眼鏡相機來了,網友:買了個行人記錄儀

圖 | 米家眼鏡相機,來源官網

鎂客網注意到,截至今天(8月4日)上午,在小米有品網頁端,顯示已籌金額為1807472.59元,支持人數為723人。

那么,這款設備究竟有啥不一樣呢?小米能憑借這款產品在日益火熱的AR賽道分一杯羹嗎?

1、米家眼鏡相機,成功讓攝像頭長臉上

在看到這款“眼鏡相機”的真人佩戴效果后,記者不禁一拍大腿:這不就是《龍珠》里的戰力檢測器嗎!

讓攝像頭長臉上,2499元的小米眼鏡相機來了,網友:買了個行人記錄儀

圖 | B站博主“李大錘同學”的實際佩戴效果(上)和《龍珠》中貝吉塔所佩戴的“戰力檢測器”(下)對比

那么具體到配置上,小米官方給出的信息是這樣的:

性能方面,“米家眼鏡相機”搭載了高通驍龍八核處理器(有評測博主爆料稱芯片具體型號為驍龍662),3+32GB 存儲組合,獨立 ISP,配備了雙 Wi-Fi和藍牙 5.0;

在拍攝上,米家眼鏡相機配備了兩顆攝像頭,分別是5000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和OIS光學防抖800萬像素潛望鏡攝像頭,可以實現5倍光學變焦和15倍混合光學變焦,并配置了雙麥克風(但沒有耳機)。

讓攝像頭長臉上,2499元的小米眼鏡相機來了,網友:買了個行人記錄儀

圖 | 這兩顆攝像頭的具體參數,來源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覺得也是這款眼鏡的靈魂所在),米家眼鏡相機配備了一塊0.23英寸索尼Micro OLED硅基顯示屏,峰值亮度 3000nit(光效比60%,入眼最高亮度 1800nit),像素密度3281ppi,并稱通過了德國萊茵TUV硬件低藍光認證。小米表示,即使在陽光充足的室外,也能清晰看到屏幕。

讓攝像頭長臉上,2499元的小米眼鏡相機來了,網友:買了個行人記錄儀

圖 | 顯示屏的具體參數,來源官網

電池配備了1020mAh電池容量,據稱可以連續錄制100分鐘視頻(這里要提一下的是,當佩戴者拍照或錄制視頻時,該指示燈會亮起以顯示其正在拍攝。

而值得吐槽的點也不少,例如,這款眼鏡盡管采用了彈性材料,但眼鏡架卻無法折疊。。。這也導致小米干脆提供了一個超大的收納盒。

讓攝像頭長臉上,2499元的小米眼鏡相機來了,網友:買了個行人記錄儀

圖 | 超大收納盒,源自B站博主“DSP-Charles”

另外,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也難免出現抖動的情況。尤其在未開啟防抖功能的時候。。。

讓攝像頭長臉上,2499元的小米眼鏡相機來了,網友:買了個行人記錄儀

圖 | 實際使用時,在未開防抖功能情況下的拍攝情況,源自B站博主“理智的娜娜”

不管怎樣,綜合各項硬件指標和宣傳文案來看,這款“眼鏡相機”名副其實,其主打的就是第一人稱拍攝,可以說戴上這塊眼鏡以后,從此“把攝像頭長臉上”更方便了。但面對略顯霸氣的外觀和網友對其“行人記錄儀”的準確比喻,像記者這樣的“社恐患者”,恐怕暫時還不能承受這種回頭率超高的壓力。。。

2.定位“AR眼鏡”?至少小米官方沒敢這么寫

記者注意到,不少媒體在相關稿件中都把“米家眼鏡相機”和“AR眼鏡”聯系起來。但在記者看來,盡管配置了相關硬件,但這款設備在AR方向的實際應用上,還十分“雞肋”。

根據視頻評測博主的實測顯示,目前這款產品所能夠提供的增強現實內容,只限于在使用其自帶的“3D使用引導”功能時,配合產品包裝盒提供的一個AR顯示教程,能展現出“增強現實”的一面。目前尚無更多其它的AR內容提供。

讓攝像頭長臉上,2499元的小米眼鏡相機來了,網友:買了個行人記錄儀

圖 | “3D使用引導”效果截圖,來自B站博主“李大錘同學”

在功能上,米家眼鏡相機主要依靠索尼Micro OLED這塊屏幕,來實現在攝像攝影時的實時效果觀察跟蹤。對比業內主流國產AR眼鏡如Nreal和Rokid,在功能方向上明顯大不相同,后兩者更多體現的是增強現實能力。

也難怪小米官方只給予這款產品“眼鏡相機”的名稱,同時在對AR功能的宣傳上也謹慎地使用了一些略顯模糊的詞匯(如:更高亮度彩色AR近眼顯示,明媚戶外清晰可見;更多AR智能玩法持續更新,等等)

但就業內來說,米家眼鏡相機也并非沒有相似產品。META的Ray-Ban Stories同樣是主打拍照攝像能力的“智能眼鏡”,配合Facebook自身的社交產品優勢,讓用戶的攝影作品可以即時分享,隨時拍隨時發,的確滿足了一些用戶的需求。

米家智能眼鏡明顯受到了Meta的影響,特地為該產品開發了“米家眼鏡”App,來支持用戶完成對作品的管理存儲和編輯分享。

讓攝像頭長臉上,2499元的小米眼鏡相機來了,網友:買了個行人記錄儀

圖 | 米家眼鏡APP,源自小米應用商店

而同時具備了增強現實功能和社交屬性的無疑是Snap旗下的Spectacles系列了,得益于強大的社交生態和硬件實力,Snap確實跑通了一條獨一無二的結合AR和社交的細分賽道。

所以說,米家眼鏡相機盡管具備了一些AR功能,但相比真正的“AR眼鏡”,尤其是對比以提高增強現實能力的產品,明顯走的不是一條路線。而這一點的確令人詫異,畢竟產品背后的開發團隊:蜂巢科技,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一家AR眼鏡廠商。

3.AR眼鏡賽道雖窄,但創業者和大廠們仍在紛紛試水

據悉,蜂巢科技的創始人是小米生態鏈副總裁、小米手機部部門總經理夏勇峰,他曾參與了小米手環、米家掃地機器人等多款爆品的研發。

據多家媒體的報道顯示,蜂巢科技于2021年5月,獲得小米科技和順為資本天使輪投資,成為小米生態鏈企業。

2022年2月,蜂巢科技完成了騰訊領投的A輪融資,且眾多媒體都把蜂巢科技歸為了“AR智能眼鏡公司”。但至少從這一款“米家照相眼鏡”來看,算的上智能,算不上真正的AR。

當然,似乎也不應該對一家初創企業的首款產品進行過多的苛求,畢竟這份深耕AR的勇氣非常難得。要知道,面向消費端的AR賽道多年來一直充滿了荊棘和誘惑。前有Magic Leap折戟沉沙,至今尚未翻身的慘痛案例,后有蘋果AR頭顯這塊大餅給市場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信心。而技術上的高門檻疊加應用場景和消費需求的不確定性,讓這條賽道始終如在迷霧之中。

讓攝像頭長臉上,2499元的小米眼鏡相機來了,網友:買了個行人記錄儀

圖 | 華為智能眼鏡,來源官網

但也正是這份“看不清”,讓無數創業者和大廠依然選擇了“縱身一躍”。目前來看,國內像Nreal、Rokid等初創企業已經成為了這個賽道上最有競爭力的選手。而手機廠商如華為、OPPO等硬件廠商也都推出了被用戶戲稱為“藍牙耳機”的智能或AR眼鏡產品。

有理由相信,小米或許和這些手機硬件廠商的動機是一樣的——無論市場反映是好是壞,團隊仍有必要去為潛在的下一個爆款消費級終端產品做好功課,努力補上這塊“拼圖”。畢竟,這可能決定了企業下一個十年的生死存亡,而“小米眼鏡相機”,就是其投石問路的第一顆石子。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