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維度趙天奇:打造高精度虛擬數字人,做AI生產端平臺領軍者
技術創新,助推數字人快速普及。
圖 | 聚力維度CEO:趙天奇
2022,“人”潮洶涌。
鎂客網注意到,伴隨著去年以來“元宇宙”概念在世界范圍內的走紅,幾年前還籍籍無名的“數字人”一躍成為了新的技術與產業明星,吸引了無數資本與創業者的目光。
在現實生活中,數字人的需求正在迎來“井噴”般的增長,目前已廣泛應用在包括金融、直播、游戲和影視等多個業務場景中,幫助這些行業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
需求的旺盛、資本的投入與創業者的爭相入局自然推動了產業的發展。根據艾媒咨詢提供的數據:2021年中國數字人產業市場規模和核心市場規模分別達到1074.9億元和62.2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6402.7億元和480.6億元。
但在當下數字人產業“野蠻生長”的階段,也不乏一些亂象產生。記者注意到,目前各個行業和用戶對數字人技術了解仍然不多、技術創新較為緩慢,一些低質高價的產品也已經進入市場。中國數字人產業急需盡快多方面“破局”,走向真正的高質量發展。
鎂客網注意到,創立于2016年的北京聚力維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力維度),是目前國內在數字人創新技術研發方向上的佼佼者,也是世界范圍內少有的可以同時實現“高級別+實時驅動+普及應用”這被稱為“元宇宙數字人三要素”的人工智能企業。于是,我們邀請到了聚力維度的CEO:趙天奇,就數字人當下在中國的發展情況、元宇宙與數字人的未來,以及數字人產業前景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1、元宇宙概念推波助瀾,數字人賽道風起云涌
“從驅動的主體不同,數字人可以分為由AI驅動的數字人,和由真人驅動的數字人兩種。”在談到數字人的具體分類時,趙天奇這樣表示。
記者注意到,目前市面上AI驅動的數字人和真人驅動的數字人的應用場景相互交叉。但在交互體驗上,AI驅動的數字人還遠談不上理想。畢竟就現在的技術來看,人-機關系與人-人關系的體驗之間還不可同日而語。趙天奇認為,AI要想提供和人一樣真實的交互體驗,可能還要花費十幾年的時間。因此,真人驅動數字人目前是更有前景的數字人發展方向,也是聚力維度目前的主攻方向。
實際上,早在2017年,聚力維度就已經選擇將數字人作為創業方向,在記者看來,這是個頗為大膽的決定,畢竟當時元宇宙還沒“起風”。
“當時我們做,人家都不知道我們是干什么的”,趙天奇對記者笑言,“只好說我們是做影視動畫的,這樣大家還好懂一點,但這種描述畢竟是不準確的。
聚力維度在2017年開始定位研究數字人相關技術的時候,也沒有預測到將來會有‘元宇宙’的概念深入人心。我們只是認為數字人有價值,是社會發展到這個階段的一個必需的技術。2021年我們趕上了元宇宙這個時代,確實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盡管元宇宙已經是一股巨大的“推力”,但在趙天奇看來,數字人賽道仍然處于行業早期,目前各家企業之間還遠談不上是競爭關系——“蛋糕做的還不夠大”。
究其原因,用戶層面依然對數字人缺乏廣泛且深入的認知,且行業內普遍長期沒有突破技術“瓶頸”,這些都在限制著數字人產業的發展。盡管在技術上聚力維度已經成功實現了用單個攝像頭打造高水平數字人捕捉,降低了技術門檻,但行業整體的技術水平突破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
而在用戶層面對數字人的“認知”上,趙天奇認為,依然需要借助元宇宙的發展趨勢。
“我認為可以把元宇宙的變革分為兩個大階段、第一階段可以稱之為‘小元宇宙’的階段,實現了用數字人技術為他人服務的目的,構建起了完整的內容創作生態;第二階段可以稱之為‘大元宇宙’,所有人都擁有數字人,真正實現生活、娛樂、工作等方方面面都在元宇宙中。
距離我們更近的‘小元宇宙’,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我們預計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會有元宇宙新的內容和上千個數字人被普及到元宇宙生態中,形成用戶認知上的第一個爆點;第二、三個階段將在明、后年到來:通過第一階段大量元宇宙內容和上千個數字人對行業的教育,數字人可能會進一步達到十萬量級,真正形成一個產業;后年數字人將有望達到百萬級,真正形成數字人內容創作上完整健全的生態。”
2、理想構建于現實之上,選對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趙天奇告訴記者,目前談及數字人的相關技術,科研界一般將其分為四塊:建模、驅動、渲染和交互。在他看來,盡管這四個環節承擔了各自的任務且缺一不可,但對于聚力維度來說,建模和驅動明顯是更為合適的創業方向。
“簡單地說,建模相當于在數字世界中得先有個‘人’;驅動就是讓‘人’動起來;渲染包括了‘人’是否好看、動作是如何具體顯示在大家面前的;交互就是讓數字人與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等方方面面的對象進行現實或超現實的互動。
但對聚力維度來說,我們選擇研究的技術是驅動和建模。渲染技術的行業整體水平已經很不錯了,是已經被‘解決’的環節;交互則正相反,現實中的需求還遠遠不足。”
記者注意到,在這種“創業方法論”的指導下,聚力維度找到了中國數字人產業目前真正的痛點:價格高:單個高級別數字人定制百萬起步;時間長:單個高級別數字人定制最少需要3個月時間;驅動技術、硬件、場地等要求限制無法普及使用。而這些痛點實際上都受到了建模和驅動技術的制約。
聚力維度目前推出的高級別虛擬數字人AI生產端平臺——“賽博演猿”,則在建模和驅動兩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獨特優勢:通過自主研發的算法等技術,在按具象要求定制的建模方面,實現了全流程制作時間壓縮至行業的1/3,價格卻只需行業的1/2;按非具象定制需求的建模方面實現了快速上手投入生產使用,模型價格上低至幾萬元。
在驅動方面,聚力維度做到了“0+0+0”。即0穿戴:不穿戴任何設備即可驅動虛擬形象;0外接設備:無需任何外接設備,即可精準捕捉上千個面部微表情;0門檻:實現動作捕捉,僅需單個家用普通RGB攝像頭即可。
“我們認為,通過推進建模和驅動這兩項技術,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數字人,同時還能夠用自己的表情和動作等非常方便的方式,去驅動這個數字人創作各式各樣的內容。
另外,在建模和驅動技術上的‘護城河’也是聚力維度的優勢所在:我們最早發現這個方向、最懂這個方向,也是最先解決這個方向的技術難題的。目前從整個行業看,如果有第二家企業想追上聚力維度的技術水平,至少也要花費兩三年的時間。所以創業角度來說,我們也希望利用好這兩到三年‘人無我有’的窗口期,真正把整個產業真正做起來。”趙天奇這樣告訴記者。
3、創業艱辛需厚積薄發,不忘初心讓科幻成真
記者注意到,在聚力維度推出“賽博演猿”之前,公司也曾長期布局影視賽道,推出過產品“人工智能立體設計師——崢嶸”,其能自動將2D視頻轉換成3D視頻,可將院線級3D轉制效率提升1000多倍,獲得了業內的廣泛好評。而在開發這款產品時所獲得的技術積累,也為今天聚力維度在數字人賽道的領先提供了深厚的技術鋪墊。
“如果不考慮元宇宙這個新場景,人工智能2D轉3D技術和我們現在做的人工智能數字人技術都可以被認為是人工智能與影視制作行業相結合的技術,在賽道上說是比較接近的。也正是在人工智能2D轉3D賽道上的積累,讓聚力維度在如何用人工智能完成影視行業的高標準與高要求有了深厚的經驗和自信。
另外從具體技術來上說,人工智能2D轉3D技術可以實現用“單眼”來理解畫面的深度關系,這對我們現在的‘賽博演猿’用單攝像頭就能非常好地實現動作捕捉特別有幫助,也是這款產品技術上的優勢所在。”
記者注意到,借助同時實現“高級別+實時驅動+普及應用”的技術優勢,聚力維度的“賽博演猿”已經廣泛服務于各行各業,包括了運營商(移動、聯通和電信)、游戲(完美世界)、媒體(鳳凰衛視)和個體UP主等等。
并且,借助著產品“價低質高”的優勢和快人一步的產品理念,目前聚力維度逐漸開始了對海外市場的探索,包括亞馬遜等海外客戶都開始了與聚力維度不同方式的合作。
在采訪的最后,趙天奇充滿樂觀地對記者表示:“就像我們的核心實驗室叫‘科幻成真實驗室’一樣,‘科幻成真’是我們的理念和存在的意義,希望把業內之前做不出來的產品能夠變成現實,這也是我們的使命。”
可見的是,在中國數字人產業狂飆突進的今天,創業者不僅需要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更需要堅實的自主核心技術來保持獨有的競爭力。雄關漫道真如鐵,未來聚力維度等專注于數字人技術開發的中國企業,將怎樣為中國數字人產業乃至中國元宇宙產業添磚加瓦?鎂客網將繼續保持關注。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