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豐智能唐海芹:為“三農”插上智慧翅膀,做智慧農業“引領者”
三豐智能,正引領智慧農業快速發展。
科技浪潮滾滾而來,古老的農業正插上“智慧”翅膀。
通常意義上,“智慧農業”指的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決策、生產、流通交易等深度融合的新型農業生產模式與綜合解決方案。鎂客網注意到,近年來,發展“智慧農業”已成為全球各國的共識。同時,在政策指引、企業投入和科技賦能的多重利好下,中國“智慧農業”產業正在進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長期”。
佐思汽研發布的《2022年智慧農業與農機自動駕駛市場研究報告》認為,預計到2025年,全球智慧農業總產值將達到683.89億美元,中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有望超過14.1%;中商產業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結合中國農業產值,其初步預估2020年中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達到622億元人民幣,2022年將有望進一步增長至743億元人民幣。
但鎂客網也注意到,面對智慧農業發展的當下和未來,行業內外仍有不少問題亟待得到更專業的回答。例如,發展“智慧農業”,對中國農業產業的意義具體何在?目前智慧農業在發展中面臨著哪些阻礙?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在怎樣影響著智慧農業的發展?
為了更好地解答這些疑問,鎂客網特地參加了在南京舉辦的“2022數字鄉村暨智慧農業博覽會” 。本次大會以“數字賦能 鄉村振興”為主題,鏈接農業主管部門、數字鄉村示范點及服務商、高??蒲性核?、行業用戶等供給方和需求方,積極探索數字鄉村發展新模式,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全面振興。
在會上,鎂客網聯系到了目前業內領先的“智慧農業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江蘇三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豐智能),并與其市場總監:唐海芹,做了深入的交流。
1、道阻且長——“頂層設計”助力智慧農業快速發展
大海航行靠舵手。
記者注意到,在中國“智慧農業”產業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中,離不開相應政策的一路指引與鼓勵。自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加速農業信息化建設”后,歷年“一號文件”均對農業信息化有所提及,”“智慧農業”也真正逐漸走入了中國農業產業發展的歷史進程之中。
“十四五”時期,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數字中國的發力期”,唐海芹對記者表示,“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的《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明確提出‘智慧農業創新發展行動’,以加快推動智慧農業發展。從這個層面講,智慧農業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機遇。”
但記者也注意到,盡管“智慧農業”對中國農業產業的發展極為重要,行業內外的部分人仍然對此有些“霧里看花”。在這個問題上,唐海芹有著自己的看法。
“發展智慧農業是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破解我國‘三農’問題、構筑現代農業國際競爭新優勢的迫切需要,對于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大引領與推動作用。”
唐海芹告訴記者,從當前看,智慧農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現實需要;從長遠看,智慧農業是解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能夠有效解決農業勞動強度大、效率低、效益差等問題。因此,智慧農業是我國未來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方向和重要手段。
但她也對記者表示,就具體的落地細節來看,距離實現真正的“智慧農業”仍存在著一個不短的過程。
“以全過程實現智慧種養殖為例,目前我們能夠在某一個環節實現智能化。比如說:設施環境自動控制、大田無人作業等的某一個環節目前已經可以設定好條件來自動控制。但在實際操作中,無人機灑什么藥,什么時間去灑,灑在哪塊田,無人收割機是怎么開到田間的,開去哪塊田、收割好的稻谷怎么送到儲物倉等環節,目前還需要人為辨別或者人為去操作。所以說,智慧農業未來要做的事情還很多,領域內的企業責任還很重,三豐人正朝智慧農業系統化、軟硬件高度集成化、標準化奮斗。”
2、行則將至——“1+N+N”,三豐智能給出“智慧農業”新方案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記者注意到,中國智慧農業近年來的飛速發展,既得益于政策層面的高屋建瓴,也離不開中國企業的實地踐行。
以目前業內領先的“智慧農業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三豐智能為例,通過近二十年的經驗技術積累,三豐智能已經打造出了“一個中心(大數據采集中心)+N個平臺(三豐智慧農業云平臺)+N個應用”的成熟服務體系。
“一個中心+N個平臺+N個應用是我們目前針對園區/企業/政府內部在推進的系統化服務,即:一個數據庫管理中心、N 個系統管理平臺、N個應用場景,助力農業園區實現信息聚合、數字建模,三維映射,搭建一個智能化數字空間,依托數據治理、知識圖譜、輕量建模技術,提升農業生產運營管理效率。系統實現了面向農業管理的物理實體和業務邏輯層面的全面融合連接,打造了動態感知、協同高效、可視交互的現代智慧農業運營管理新方式”,在談到“1+N+N”的具體作用時,唐海芹這樣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被納入生產要素的數據,正成為“智慧農業”中的關鍵變量,也是三豐智能“1+N+N”體系的“起點”,唐海芹對記者表示,目前即便在“田間地頭”,也開始重視數據的作用了。
“無錫惠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國家級園區,也是三豐智能服務的客戶之一。此前我們到園區拜訪時,曾經有客戶告訴我們,他把幾年來種植過程中的各項數據都記錄在了本子中,并希望三豐智能在為他提供產品時能把這些‘寶貝’寫進系統中??梢?,不光是政策指引,基層也已經自發地感受到了數據的重要作用。”
唐海芹告訴記者,三豐智能對大數據的重視和建設,為其實現對農業數據匯集,實現數據的分層,分析,建模,形成有價值的數據結果和數據資產,為農業的智能化和無人化提供堅實準確的數據支撐。三豐智能基于公司大量項目的落地,已經具備了對數據這個重要“起點”的構建能力和條件。
記者注意到,憑借著成熟的服務體系,和躬身入局的實干態度,目前,三豐智能僅在江蘇省內就服務了幾十家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園區,并在經營上成功實現了“自造血”。
3、“智慧農業”前景可期,找準定位方能行穩致遠
“倉廩實,天下安。”農業是中國經濟的“基本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持續獲得政策指引與鼓勵的“智慧農業”產業,更是成為一條“新賽道”,讓不少企業躍躍欲試。
記者注意到,目前除了三豐智能,包括京東、騰訊和阿里等科技巨頭企業都紛紛以不同的產品和服務內容切入了“智慧農業”這條賽道中。不過在唐海芹看來,目前各個企業之間還遠談不上是競爭關系。對于如何解讀“智慧農業”,以及定位自身的優勢,三豐智能也有著獨特觀點。
“智慧農業是一個高度融合的大農業概念,我們都是智慧農業板塊里面的子項服務者,各家企業在各自的子項領域內發光發熱”,唐海芹告訴記者,“江蘇三豐智能從工業轉型,沖刺農業智能行業,主要任務就是將工業智能化帶進農業領域。我們有著豐富的信息化實踐經驗,在轉型做農業的過程中,我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定位,能夠給用戶帶來什么幫助,為整個智慧農業領域提供什么力量。”
“如果說智慧農業是一條‘賽道’,三豐智能已經妥妥地經過起步、加速階段,正處于全力沖刺階段,我們將全力以赴沖刺更高水平的智慧農業。”在采訪的結尾,唐海芹充滿自信的對記者表示。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政策引導、企業投入、科技賦能結合傳統農業優勢,中國“智慧農業”已經平穩地走在一條寬敞的大道之上。在三豐智能等聚焦農業科技、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并以創新驅動發展、科技賦能為導向的企業引領之下,中國“智慧農業”未來將結出怎樣的碩果?鎂客網將繼續保持關注。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