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搶購的數字藏品,4.8萬元賣出,誰在為普通人成就“造富神話”?

王飽飽 3年前 (2022-05-17)

財富路漫漫,投機永不眠。

99元搶購的數字藏品,4.8萬元賣出,誰在為普通人成就“造富神話”?

現實中的造富神話,正在普通人身邊上演。

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一名用戶在國內NFT電商交易平臺“iBox”上,以5158元人民幣成功購得一件“出廠價”僅為99元的NFT數字藏品。

99元搶購的數字藏品,4.8萬元賣出,誰在為普通人成就“造富神話”?

圖 | iBox平臺上可以公開查看的交易記錄

而在短短一個月后,這件數字藏品就以4.8萬元的高價售出,這意味著,通過簡單的線上購買、售賣,他獲得了近10倍的利潤回報。

99元搶購的數字藏品,4.8萬元賣出,誰在為普通人成就“造富神話”?

圖-該收藏者購買的這件名為《孫悟空大戰二郎神#153》的數字藏品,2021年8月26日發售,初始價僅為99元

如此離譜的投資回報率,怕是巴菲特看了也要汗顏。

而這樣的超高溢價交易,在iBox等國內NFT電商交易平臺上絕非個例。近幾個月,中國NFT市場伴隨著眾多互聯網巨頭的入局和無數小平臺的瘋狂崛起,徹底“風來了”。價格的大起大落已經成為常態,整個二級交易市場(即收藏者與收藏者之間的交易市場),進入了接近癲狂的狀態中。

記者發現,無論是過去的“老藏品”,還是平臺最新發售的數字藏品,都正在實現幾十倍、上百倍的增值。不少收藏者花費幾十元搶到的首發藏品,正在以幾千、幾萬元的價格進行寄售,運氣好的話,很快就能被其它收藏者買走,并掛上更高的價格。

那么,以“一張圖片”形式呈現眾人面前的數字藏品,為何能夠擁有如此大的市場增值空間?是誰在對這些數字藏品進行買賣?對于普通人來說,這種投資可以“入局”嗎?其中的風險和機遇又在哪里?

1、中國NFT市場,正隱蔽的野蠻生長

NFT,通常譯為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無論在海外還是在國內的市場語境下,NFT都可以粗略得等同于數字藏品。甚至你可以認為,NFT就是一張有版權歸屬的數字圖片。

99元搶購的數字藏品,4.8萬元賣出,誰在為普通人成就“造富神話”?

圖 | iBox平臺上發售的數字藏品《丹鳳門酒宴#1090》,于2022年4月17日以19.9元發售。經過多次轉手,發稿前標價10萬元

一般來說,如果你想獲得一件NFT數字藏品,有三種方法:

一是在通過完成平臺所要求的任務如拉新、連續登陸和實名認證等任務,獲得平臺的指定NFT獎勵,俗稱“空投”;

二是蹲守平臺發售新品時進行購買。但目前多數平臺都存在著“一N難求”的狀況,這種與平臺之間的直接交易也被稱為“一級市場”;

三是收藏者之間的相互交易。交易方式可以是通過平臺的“轉贈”功能,無需通過金錢交易就能獲得他人的NFT;也可以直接以一定的價格掛在平臺提供的線上市場中,等著其他人來付費拍下達成交易,也被稱為“二級市場”。

記者注意到,伴隨著去年“元宇宙”概念對全世界科技行業的沖擊,被視為元宇宙底層設施之一的NFT也打開了更多的市場空間,并快速地進入到中國市場中。

今年以來,不少大廠如騰訊、網易和阿里等,都在加速旗下各個細分產品在NFT方面的布局,小平臺更是如雨后春筍冒出。但不同之處在于,大廠們在擔心監管等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下,只開發了“空投”和“一級市場”的功能,并不允許收藏者之間直接進行交易。

但小平臺的顧忌并沒有那么多。

記者觀察到,據一家國內NFT產品數據網站的統計,有數十家小平臺目前都開放了“二級市場功能”,在自由交易的環境下,“圖片”的價格動輒過萬,且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大漲大跌,似乎全憑運氣。

99元搶購的數字藏品,4.8萬元賣出,誰在為普通人成就“造富神話”?

圖 | 目前開發“二級市場”的NFT平臺并不少

那么,普通人能搶到“出廠價”,再以數萬元的價格賣出去嗎?

2、投機與“豪賭”一色,謠言共恐慌齊飛

5月16日晚間,NFT電商平臺iBox登上熱搜,對于這家已經火的出圈的NFT平臺來說,這似乎已經是一個必然結果。

記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時間以來,iBox平臺上數字藏品正迎來一股上漲浪潮。以5月15日iBox通過一級市場發售的認證的《大話西游》專輯為例,每個細分產品限量3000份,售價99元。不少玩家搶到后,立刻以數萬元的價格進行寄售,目前最高掛牌價格已經接近10萬。

99元搶購的數字藏品,4.8萬元賣出,誰在為普通人成就“造富神話”?

圖-iBox稱有“西安電影制片廠”認證的《大話西游之照妖鏡》

那么,普通人能搶到“首發”嗎?

記者觀察到,想以99元的“出廠價”買到,并不容易,不是所有的搶購者都處在一個平行的起跑線上。

根據iBox平臺的這份公告顯示,提前持有平臺指定藏品的收藏者,可以進入“藏品優先購白名單”,相對其它收藏者能夠提前購買。

99元搶購的數字藏品,4.8萬元賣出,誰在為普通人成就“造富神話”?

圖-iBox的“優先購白名單”公告

這或許意味著,當收藏者想要搶到新品時,就需要在二級市場上購買指定的數字藏品,從而推動了這些“指定品”在市場上的售價。而花了高價買到“白名單”的冒險入場者,也必然以更高的價格在二級市場上對搶到的“新品”進行標價,以求降低總體風險和獲取更大回報。

在一家專注海外NFT市場的VC里做分析師的松鼠君(化名)告訴記者,iBox這種“持有指定NFT者進入后續白名單”的做法,可以有效推動市場流動性,在海外此前也屢見不鮮。 一些NFT項目被稱為“鏟子”,憑借著優先購買后續產品或者其它NFT產品的能力,維持著自身的熱度和價格。

另外,即使沒有這種限制,他對普通人進入一級市場也表示悲觀。“一級市場都被腳本持有者壟斷了,”他告訴記者,“許多職業炒家正在從其它行業流入到NFT這里來。”

除了入局的限制,價格的上漲也并不是永恒的。

記者注意到,價格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在引起收藏者的恐慌。在記者所在的iBox藏友交流群中,樂觀與悲觀,疑惑與堅定都同時存在。不少“謠言”時不時被傳到群里,一些人接受,一些人又在抵制。

99元搶購的數字藏品,4.8萬元賣出,誰在為普通人成就“造富神話”?

圖-藏友交流群一瞥

3、合規與否,懸在平臺和投機者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據南方都市報記者統計,截至今年4月,國內已經有18家上市公司推出了數字藏品交易平臺,并“基于流量、區塊鏈技術、內容生態、運營能力、與文交所合作等不同稟賦搶占市場。”

但可以確定的是,合規性正在成為大廠們心照不宣的“紅線”,是絕對不能觸碰的。為此不少平臺不惜反復強調“嚴禁炒作、場外交易等行為”。目前只有極少部分大廠平臺開放了有限的轉贈功能。

而對于小平臺的未來,松鼠君并不看好。

99元搶購的數字藏品,4.8萬元賣出,誰在為普通人成就“造富神話”?

圖 | NFT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在佳士得拍賣行以6900萬美元成交

“價格越來越高,接盤的就少了,流動性缺失,大家都在炒新不炒舊。”他認為,和國外主流NFT上追求藝術和IP價值不同,國內的某些NFT平臺所發售的作品,直接省去了講故事、比原創和美術創意等因素,“一眼過去全是騙局。”

“就快有人管了”,松鼠君向記者感慨。

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份,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和中國證券業協會已經聯合發出了《 關于防范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為中國NFT市場拉響了警鐘。

丘吉爾曾在上世紀40年代的雅爾塔會議前表示:“永遠不要讓一場好的危機白費”(Never let a good crisis go to waste)。對于當前的國內NFT市場來說,烈火烹油之際,正是亂象叢生之時。為了讓中國NFT產業安穩地過渡成為一個健康、合規及有成長性的行業,或許已經到了出手整頓的最好時刻。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