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將推出13萬元剎車套件;網傳騰訊云數據庫泄露,騰訊稱是謠言
百度Apollo獲國內首個自動駕駛收費訂單;蘋果或于2023年推出自有5G基帶芯片。
1、特斯拉將推出13萬元剎車套件
近日,特斯拉官網推出,價值20000美元(約合人民幣12.78萬元)的碳陶瓷剎車套件,目前僅支持特斯拉最貴車型Model S Plaid的21寸蜘蛛輪。馬斯克曾表示該款車將在明年3月份,上市中國售賣。據悉,比亞迪今年也公開亮相了自研碳陶瓷剎車盤。
2、網傳騰訊云數據庫泄露,騰訊否認:是謠言
11月24日,據央視新聞消息,按照有關部署,工信部對騰訊公司采取過渡性的行政指導措施,要求對于即將發布的App新產品,以及既有App產品的更新版本,上架前需經工信部組織技術檢測,檢測合格后正常上架。
11月25日,有傳聞稱“騰訊云數據庫泄露”。網傳聊天圖片顯示,有網友稱“網信辦拉了個騰訊云大客戶列表,正在挨個打電話核查”。除此之外,還有網友表示:傳鵝廠數據庫已泄露,部分國企事業單位已經開始從微信撤退。
對此,騰訊在其“鵝廠黑板報”微信公眾號發文回應稱,是謠言。
3、百度Apollo獲國內首個自動駕駛收費訂單
百度Apollo獲國內首個自動駕駛收費訂單,一位北京亦莊居民使用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完成首單付費,使用車型為紅旗EV。
昨日,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對外發布《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百度、小馬智行成為首批獲許開展商業化試點服務的企業。
4、蘋果或于2023年推出自有5G基帶芯片
據日經新聞網,蘋果和臺積電建立更緊密合作關系,希望可減少對高通的依賴。消息稱蘋果將通過臺積電的4nm工藝,在2023年推出應用于iPhone的自有5G基帶芯片。
2019 年,蘋果收購了英特爾的基帶業務。此前,高通和蘋果曾就一場昂貴的專利糾紛達成和解,作為和解協議一部分,高通獲得了超過40億美元的賠償。
5、聯發科芯片固件被曝漏洞:37% 安卓手機存監聽用戶隱患,已發布補丁
安全廠商Check Point表示,該公司從一部運行Android 11、配置天璣800U芯片的紅米Note 9 5G手機中獲取了聯發科芯片的控件,發現由聯發科設計的片上系統音頻處理固件存在一處安全漏洞,惡意應用可以秘密將用戶手機“變成”監聽工具。
Check Point估計,全球37%的智能手機存在這一漏洞。聯發科認為這些安全漏洞尚未被黑客利用,并已經向手機廠商發布補丁軟件。
6、炒房炒到“元宇宙”?一塊4.8平方米的虛擬土地被賣到1500萬
美東時間周二,在虛擬世界平臺Decentraland里,一塊數字土地被賣出24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52萬元)的高價,再次刷新虛擬房產的價格紀錄。這一售價比之前的虛擬房產紀錄91.3萬美元高出一倍多,同時該售價也已經略高于現實中美國曼哈頓的平均單套房價,更遠高于其他美國行政區和舊金山的單套房價。
這塊數字土地的買主是數字資產投資集團Tokens.com的子公司Metaverse Group。該公司以61.8萬mana的價格購買了一塊數字土地。Mana是Decentraland中流通使用的加密貨幣,若兌換成法幣,這筆資金相當于243萬美元。
7、谷歌與愛爾蘭達成稅務和解,補繳2.45億美元稅款
11月26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周四,美國科技巨頭谷歌提交的最新財務報表顯示,該公司已經與愛爾蘭稅務部門達成稅收和解協議,同意補繳2.18億歐元(約合2.45億美元) 稅款。
谷歌愛爾蘭公司的文件顯示,該公司還向愛爾蘭稅務局補繳2020年的6.22億歐元(約合6.97億美元)企業稅,包括2.18億歐元補繳稅款和1.272億歐元(約合1.43億美元)的利息,使全部和解金額達到3.452億歐元(約合3.9億美元)。此前,谷歌愛爾蘭公司2020年只納稅2.63億歐元(約合2.95億美元)。
8、法國巴黎計劃在2024年奧運會之前,開通電動飛行出租車路線
據報道,未來幾個月,法國將在巴黎郊外的一個交通樞紐開始測試空中電動出租車,其目標是在2024年夏季奧運會前擁有兩條專門的航線運送乘客。
巴黎機場于當地時間周四發表聲明稱,其中一條路線將連接巴黎戴高樂機場和勒布爾熱機場,另一條路線將位于法國首都巴黎西南的兩個郊區之間。
機場運營商表示,與法國民航局一起參與該項目的飛機開發商包括德國飛機制造商VolocopterGmbH、空客公司、英國垂直航天航空公司(VerticalAerospaceGroupLtd)、德國電動航空公司LiliumNV和美國初創公司JobyAviation。今年早些時候,法國Pontoise-Cormeilles-en-Vexin樞紐的著陸和起飛區域進行了改造,以用于測試。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