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宣戰”Meta,元宇宙的戰火燒起來了?
拋開對概念是否成立的爭議,元宇宙已經成為科技巨頭們新的戰場。
上周,Facebook改名“Meta”的消息幾乎“刷屏”了全世界的科技媒體,同時也把元宇宙這一概念的熱度送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盡管外界對Facebook改名的動機還存在著頗多爭議,但扎克伯格所表現出的“All in”的氣勢,已經無法掩飾其對于成為元宇宙“創始者”的渴望和野心。
但是,來勢洶洶的Meta在元宇宙的賽道上僅僅“獨舞”了一周的時光,老牌科技巨頭微軟,就已經忍不住“跟注”了。
科技界的“老炮兒”,現在也玩“元宇宙”
在微軟年度技術盛會“Ignite 2021”上,微軟宣布:將在2022年,推出Mesh for Microsoft Teams解決方案,旨在通過結合Microsoft Mesh的混合現實功能,向微軟旗下Microsoft Teams軟件的2.5億名用戶提供更具沉浸感的虛擬體驗。
換句話說,微軟開始正式進軍“元宇宙”了。
記者注意到,Microsoft Teams是Microsoft 365產品中的團隊群聊與協作工具, 其主要功能就是滿足用戶的遠程辦公與視頻通話需求。微軟表示,預計將在明年上半年,允許Team用戶將以3D卡通的”化身“形式出現在網絡會議中。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鑒于硬件限制等原因,微軟目前的進軍方向和Meta的路線有著明顯的重合——都是為用戶在虛擬數字空間中提供卡通“化身”,某種意義上,都是“社交”這一方向上的拓展。
不過,相比扎克伯格的高調,微軟要“內斂”很多。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在接受采訪時就直言,元宇宙概念應該避免被炒作。但他同時對這個賽道持有極為開放的態度,所以在談到其它科技巨頭時,他認為谷歌和蘋果等企業隨時會沖進這條賽道,按他的原話:“Everyone is going to be entering this”。
如此看來,對于扎克伯克和他的Meta來說,競爭對手的迫近恐怕只是個時間問題。
花錢、花錢、花錢,Meta急需“燒出個未來”
當然,作為這個賽道的“創立者”,Meta絕不會坐視自己帶起來的熱潮讓別人“沖浪”。改名僅一周時間,Meta就開啟了”買買買“的燒錢模式。
上周,Meta宣布收購VR健身應用《Supernatural》的開發商Within。《Supernatural》?是Oculus Quest應用商店中一款較為火爆的沉浸式虛擬現實健身應用。盡管定價較為昂貴,但其出色的游戲設計及體驗讓其口碑爆棚。而在被Mate攬入懷中之后,Within將作為Reallity Labs(現實實驗室)旗下工作室獨立運營,繼續專攻健身和設計等領域。
在記者看來,針對這一收購,出于完成元宇宙更多拼圖的目的,Meta應該更為看重的是其健身動作設計團隊,而非營收、用戶群等方面。
而在頗為倚重的硬件方面,Meta也沒閑著。Mate AI(原Facebook AI)已經與卡內基梅隆大學合作成功開發了一種被稱為ReSkin的觸摸感應電子皮膚。據悉,該產品旨在被納入機器人手、假肢,或各種"智能"可穿戴設備中,從而讓用戶可以感受到其它人所觸摸的物品。
例如,如果用戶穿戴了使用ReSkin材料制作的手套,當佩戴VR設備并觸摸虛擬場景中的物品時,可能會得到與現實生活中摸東西的一樣的感受。扎克伯格認為,“有了 ReSkin,我們離元宇宙中虛擬對象的物理交互又近了一步。”
更重要的是,為了“填充”元宇宙,Meta已經投入1.5億美元創立了“VR內容創作基金”,志在培訓更多的VR/AR內容創作者,從而為未來的“元宇宙內容生態”做準備。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關于元宇宙到底“怎么做”的想法上,Meta和微軟之間可能有著根本上的不同。
元宇宙:新媒介?新世紀?
微軟負責人工智能和混合現實的技術研究員亞歷克斯·基普曼(Alex Kipman)表示,元宇宙不應該被定義為僅有一個。元宇宙應該像互聯網的網站一樣,可供用戶自由切換。
也就是說,微軟更加把自己定義為一個“橋梁”的作用,幫助多個元宇宙進行相連。某種意義上,微軟志在做出像蘋果一樣的的“App Store”。
但就記者的觀察,扎克伯克要做的恰恰相反——他希望打造一個新的虛擬世界,在這個高度依賴可穿戴設備進行數字采集、傳輸和計算的賽博空間里,Meta可能要擔任的不僅僅是現實中地球和政府的角色,更有可能是“上帝”。
毫無疑問,在最新的硬件技術、通信技術、算法、軟件和移動物聯網的加持下,媒介——這一常常被人忽視的元素——正悄無聲息改寫著人類的日常生活乃至世界的運行規則。而未來由可穿戴設備引領的新一代媒介,將如何塑造我們的生活,可能的確是要由Meta、微軟等商業巨頭所決定。
科技巨頭們在元宇宙方向上的“神仙打架”幾成定局,但作為凡人的你我,此時只能看看熱鬧。不過,如果我們可以回到元宇宙概念的起源——那本尼爾·斯蒂芬森1992年的小說《雪崩》中,我們就會發現,“Metaverse”實際上用來描述一個充滿了剝削、等級分明和公司化等特征的賽博空間。但愿這個被大多數人誤讀的詞匯,不會成為我們未來命運的預言。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