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竟然真的頒給了化學家!

王飽飽 4年前 (2021-10-06)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理綜獎”的傳統,終于被打破!

剛剛,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竟然真的頒給了化學家!

就在剛剛,被長期戲稱為“理綜獎”的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為兩人,分別是德國化學家本杰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美國化學家大衛·邁克米倫(David W.C. MacMillan)?。

剛剛,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竟然真的頒給了化學家!

?獲獎理由為:他們“對于有機小分子不對稱催化的重要貢獻”!

諾貝爾獎官方認為,Benjamin List和David MacMillan開發了一種新的、巧妙的分子構建工具:有機催化。它的用途包括了研究新藥、使化學更環保,并使生產不對稱分子變得更加容易。

剛剛,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竟然真的頒給了化學家!

可以說,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理綜獎”,而被物理學家、生物學家甚至是數學家摘得桂冠的諾貝爾化學獎,終于頒發給了真正的化學家!

那么,獲此殊榮的這兩位化學家,是何許人也?

諾貝爾化學獎終于“花落”兩位化學家

本杰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德國籍化學家,1968年出生于德國法蘭克福。

剛剛,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竟然真的頒給了化學家!

利斯特曾在柏林自由大學攻讀化學,1993年畢業。1997年在法蘭克福大學取得博士學位,論文是關于維生素B12的基礎結構。之后曾在美國拉霍亞做博士后工作,研究接觸反應抗體。

而在這期間,他開始從事有機催化的研究。利斯特于1999年至2003年擔任為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2003年,他回到德國,任職于德國馬普煤炭研究所,并于2005年7月擔任該研究所所長至今。而在馬普煤炭研究所,他的工作重點仍然是有機催化。

剛剛,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竟然真的頒給了化學家!

大衛·麥克米蘭,1968年生于英國貝爾斯希爾,1996年獲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博士學位,現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剛剛,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竟然真的頒給了化學家!

麥克米蘭在獲得博士學位后,前往哈佛大學做博士后研究,主要從事選擇性催化的研究,特別是Sn(II)衍生雙惡唑啉絡合物的設計和開發。

1998年7月,麥克米倫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始了其獨立研究生涯,在化學系任職。他于2000年6月加入加州理工學院化學系,他的團隊的研究興趣集中在對映選擇性催化的新方法上。并于2006年9月轉至普林斯頓大學任職。

剛剛,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竟然真的頒給了化學家!

不過令人捧腹的是,在之前的一次訪談中,大衛·邁克米倫透露他曾經希望做一個物理學家,但由于求學所在地的物理教室實在太冷,而化學教室更暖和,所以就換了學位。。。 ?

剛剛,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竟然真的頒給了化學家!

諾貝爾化學獎,“理綜獎傳統”終被打破!

長期被坊間戲稱為“理綜獎”的諾貝爾化學獎,在今年的頒獎選擇中,出人意料地并未延續這一"傳統",引起不少化學界同行的歡呼。

剛剛,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竟然真的頒給了化學家!

那么在此之前,為何稱其為“理綜獎”?

據統計,截至2021年,包含最新獲獎的本杰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大衛·邁克米倫(David W.C. MacMillan)? 在內,歷史上已經有187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其中不乏居里夫人等耳熟能詳的“化學大家” 。

但從數量上來看,能拿到諾貝爾化學獎的“非化學界”的精英們,已經在人數上超過了化學家們。并分散在物理、生物物理、生物和生物化學等領域。

鎂客網觀察到,實際上,化學獎變“理綜獎”的背后,是學界“邊界模糊”的結果。

剛剛,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竟然真的頒給了化學家!

隨著傳統化學的發展之路逐漸走到瓶頸,化學這一獨立學科的邊界正在日益模糊。而與生物、物理等學科融合加深的今天,量子化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卻不斷結出累累碩果。交叉學科的大趨勢,讓諾貝爾化學獎的領域也在不斷拓寬。這可能是百年前設立此獎項的化學家諾貝爾,未曾想到的局面。

不過,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回歸”,至少說明了一點:真正的化學家,仍然不可替代。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