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僅做半年就告失敗,魅族:廣告真香
“零廣告手機”這事兒,懸了。
魅族手機,“認慫”了。
據多家數碼自媒體爆料,魅族科技今天在官微、官網的產品描述中,均已刪除了關于“三零手機”的相關內容。
所謂“三零手機”,指的是魅族在年初發新品時喊出的口號:零廣告,零推送,零預裝!
其意義在于,劍指讓用戶抓狂的手機內置廣告問題,要還魅族用戶一片沒有廣告的清凈之地。
雖說覆水難收,但口號才喊了半年,魅族就不惜“自打臉”,悄悄的把豪言咽回去了。
Why?
一塊沒有廠商愿意放棄的肥肉
對于魅族的出爾反爾,有用戶笑稱“掙錢嘛,不寒磣”。
但問題是,預裝內置應用和推送廣告這塊業務對于廠商來說,究竟有多賺錢?
作為從業者,魅族自己對這個問題應該是最清楚的。
“泛手機行業互聯網后向收入可達每年近千億元,主要來自預裝內置應用和推送廣告所產生的暴利。”在今年年初的發布會上,魅族科技就對媒體透露了這一驚人的數據。
另有行業內人士此前曾對媒體透露,“一部中高端手機,每年由此產生收益達200元以上”。
這意味著,對于手機廠商來說,盡管手機硬件是一次性的交易,但從軟件、廣告等方面,依然可以源源不斷的從用戶身上獲得回報。
鎂客網注意到,目前雖然并無完整的數據可以直接證明以上的說法,但綜合媒體報道和各種事件來看,的確鮮有廠商愿意甘心放棄這塊市場。
以“為發燒而生”的小米舉例:據2020年小米財報顯示,小米“互聯網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238億元,同比增長19.7%。而Wit Display首席分析師林芝曾對媒體《市界》表示:所謂的“互聯網服務”,其實主要就是游戲收入和廣告收入。
而和小米同樣排在國產手機銷量前幾名的OV,也被曝出,在2020年,其僅憑借“效果類廣告”這一項,就能拿到百億級別的營收。
這也難怪,眾多廠商寧可“挨罵”,也不愿意放棄這塊市場。
不過對于魅族來說,為何之前要逆勢而為?
清流難做,廣告真香
實際上,在歷經多年爭斗后,國內手機江湖的勢力劃分幾成定局。
雖然也曾風光一時,但對于魅族等一眾“小品牌”的手機廠商來說,此時市場環境已經難言樂觀,創新成為了突圍的關鍵。
大概也是發覺在軟硬件方面能做出的創新已經不多,魅族決定讓一部分利潤給用戶,從而做出自己的差異化。
于是,在今年3月2日,魅族發布了Flyme 9系統,“三零手機”成為了魅族的一個新賣點。對于魅族來說,相當于舍棄了一部分收入,來換取更多的銷量。
為了努力打造這個賣點,用力過猛的魅族還不慎在清明節“翻車”。
不過,對于這種“清流”舉動,盡管頗受部分消費者的歡迎,但似乎“叫好不叫座”,仍然談不上是大眾的“剛需”。
鎂客網注意到,目前在國產手機論壇、內容社區和微博等方面,關于吐槽手機自帶廣告和內置應用的聲音,相對較少。似乎不少用戶已經基本接受了這一“既成事實”。
這也讓魅族進入到了一個較為尷尬的局面,有網友犀利指出:“本來想零廣告增加賣點、走差異化獲得溢價,結果發現賣不動,還是只能降價貼著成本賣才能有點銷量,于是走回老路。”
堅冰或許有融化之時,但“春天”可能仍沒有到來的跡象
鎂客網注意到,今天上午,魅族以公開信的形式告知用戶“Flyme 在堅持以用戶體驗優先的前提下,保持與行業一致的運營策略。”
雖然魅族強調18、18 Pro兩款機型不受此次政策調整影響,但總體來看,這次“打破常規的改變”,魅族最終還是選擇了認輸。
對于大大小小的國產手機廠商來說,事實就是:在硬件利潤不斷被壓縮的大環境下,廣告收入是不可能放手的重要一塊,即便因此會犧牲掉用戶體驗。
這也許就是為什么,即使被用戶告上法庭,小米手機也沒有做出更多的調整動作;魅族寧愿“自打臉”,也要“與同行一致”;而在三星也高高舉起去除廣告、打造純凈系統的大旗的時候,往??焖俑M的國產廠商們,這次卻集體輕輕地喊了一聲:過。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