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即將登陸港股,“內卷”下的燒錢大戰,即將啟動

王飽飽 4年前 (2021-07-27)

美股、港股,下一站A股?

理想汽車即將登陸港股,“內卷”下的燒錢大戰,即將啟動

“造車三杰”之間的戰火,正在從美股燒到港股。

據最新公布的港交所文件,理想汽車已經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高盛、中金為聯席保薦人。按照以往的安排,通過聆訊后,理想汽車在接下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將分別進行路演、招股、公布配售結果等步驟,并最終掛牌上市。

理想汽車即將登陸港股,“內卷”下的燒錢大戰,即將啟動

這意味著,繼小鵬汽車之后,理想汽車即將成為“三杰”中第二家在美股、港股雙重上市的企業。

而之前搶先一步登陸納斯達克的蔚來,早在今年三月就向港交所提交了赴港上市的申請。盡管有媒體表示,由于涉及用戶信托持股、公司本身架構等原因,蔚來目前仍未能通過審批。不過,在外界看來,蔚來登陸港股,也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

從“扎堆”美股到“搶灘”港股,理想、小鵬和蔚來的心照不宣與不約而同,究竟從何而來?

內憂外患的理想,港股也許是“突破口”

內憂疊加外患,理想汽車今年上半年有點“逆”。

5月份推出2021款理想ONE,這無疑對理想汽車來說是里程碑的事件,但由于說不清原因的迷之操作,讓不少臨近5月購買老款的車主成了“接盤俠”而怒不可遏,從整個6月看來,因此事件導致的投訴量激增。

理想汽車即將登陸港股,“內卷”下的燒錢大戰,即將啟動

而撲朔迷離的“水銀事件”也給理想汽車的質量問題畫上了一個似是而非的問號,這在個輿論壓力大如山的時代,受此“詆毀”,甚至CEO本人都按奈不住地口吐芬芳,足見理想汽車本身的焦慮與緊張感。

而相對內憂,外患就嚴重的多。

就近期的銷量數據來看,去年還被理想甩在身后的“老三”小鵬汽車,今年正在快速追趕上來。

觀察今年1-5月份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老三”小鵬緊追“二哥”理想,并在1月、3月和5月都實現了對理想汽車的反超。三弟對二哥在上半年的業績反超,就在呼吸之間。

理想汽車即將登陸港股,“內卷”下的燒錢大戰,即將啟動

也或許是在這種追趕的壓力下,理想最終選擇了在5月出人意料地發布了新車——雖然給自己帶來了不少麻煩,但銷量明顯提升。

據中汽數據終端零售數據披露,今年六月份理想汽車的銷量為7827輛,超過小鵬將近1200輛,同時也反超了長期“霸榜”的大哥蔚來汽車,首次在“三杰”的月銷量對比中拿下了頭名。

理想汽車即將登陸港股,“內卷”下的燒錢大戰,即將啟動

但值得注意的是,對比小鵬的三款車型和蔚來的四款車型,理想至今仍是“一招鮮”,憑借一款車型打天下。

風險與機遇并存,全部資源押寶在這款車型上的理想,雖然不至于表現的太差,但業績的“天花板”也很明顯。

對這種情況,理想自然心知肚明。鎂客網注意到在本次的港股招股書中,理想特別點出了未來將研發更多新車的計劃。

理想汽車即將登陸港股,“內卷”下的燒錢大戰,即將啟動

這意味著,已經連年虧損的理想,在不久的未來將繼續承受虧損的壓力。如果不通過港股繼續融資,理想很可能難以為繼。

造車的內卷大潮下,曾經的敵人成了“廣積糧”的戰友

從虧損的角度來說,“三杰”實際上是難兄難弟。

據招股書,理想汽車在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3 月31日止三個月,理想汽車分別產生凈虧損1.52億元及3.60億元。

而僅就2020年來看,小鵬全年虧損32億元,蔚來全年則巨虧53.04億元。某種程度上,小鵬和蔚來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實際上和理想沒有本質的區別——缺錢。

尸山血海中搏殺出來的“造車三杰”,在這個第二梯隊羽翼未豐、小米百度等更新勢力造車才剛剛起步的階段,無疑是爭奪市場份額和建立品牌地位的最好時機。

理想汽車即將登陸港股,“內卷”下的燒錢大戰,即將啟動

有媒體統計認為,不包括上市港股可募得的約150億港元,截至2021年4月底,小鵬汽車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約為294億元,理想汽車約為100億元,蔚來手握約289億元??雌饋?ldquo;家底”還算豐厚。

但造車的“內卷”大潮下,想建立江湖地位,花錢的速度可能比燒錢還要快。建工廠、建充電樁、建門店、研發自動駕駛等新技術、出海等等,樣樣都需要錢,這讓“三杰”都在力爭手握更多的資金。

理想汽車即將登陸港股,“內卷”下的燒錢大戰,即將啟動

有媒體表示,目前采用“雙重上市”登陸港股的小鵬和理想,可以在更穩定的資金緩解下進一步募集資金,也有利于獲得更穩定的估值保障。

從長遠來看,美股市場中的中概股正經歷著越來越高的風險。而在中概股“回歸港股”的大趨勢下,對于“三杰”來說,實際上也是在為后續納入港股通,甚至進入A股市場進行三次上市奠定基礎。

隨著“三杰”陸續登陸港股,這場燒錢大戰,即將正式啟動。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