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宙心科技陳更新:通用型AI道阻且長,在細分場景“水滴石穿”

王飽飽 4年前 (2021-07-20)

人工智能在細分場景的落地,宙心科技已然跑在了前面。

再訪宙心科技陳更新:通用型AI道阻且長,在細分場景“水滴石穿”

圖 | 宙心科技創始人&CEO陳更新

自2017年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后,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技術浪潮的不斷發展,中國人工智能產業正迎來騰飛,并逐漸有了在全球范圍內“領跑”的趨勢。

但,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新興而復雜的技術,如何“賦能”千行百業,如何合理的落地應用,是目前學界、業界等方面正在求索深思的問題。

鎂客網注意到,在今年南京世界半導體大會的“AI芯片開發者論壇”上,鎂客網的老朋友——宙心科技創始人&CEO陳更新對人工智能的落地、發展做了極為精彩的演講和分享。

作為“端智能”和“邊緣計算”等技術落地“國產化”方面的領跑者,宙心科技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實際上也反映了創始人陳更新對人工智能的理解,的確有其獨到之處。

時光匆匆,上一次采訪陳總還是5年前。數載風雨過后,現在的他對人工智能產業有何心得?宙心科技目前有哪些新動向?又有哪些創業的經驗體會可以與我們分享?帶著這些問題,在世界半導體大會結束后,我們很榮幸地與陳更新做了深入地交流。

通用型AI道阻且長,細分場景的落地是“突破口”

對于所有身處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企業乃至個人來說,人工智能,注定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關鍵詞。人工智能是技術、是賦能、是產業,更是未來。

那么,人工智能究竟怎樣落地才是切實有效的?鎂客網注意到,當前不少企業在追捧“通用人工智能”,即試圖用一個足夠龐大的系統方案來解決“所有”問題。不過,盡管“通用人工智能”充滿了未來感且話題性十足,被不少熱衷于此的企業頻頻提及乃至“炒作概念”。

而自2015年開始創業并進入該賽道的宙心科技,是最早把人工智能技術從概念真正落地到實際應用中的企業之一。而陳更新對于人工智能如何落地,也有著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再訪宙心科技陳更新:通用型AI道阻且長,在細分場景“水滴石穿”

我們(宙心科技)是在行業里面生根。在垂直縱深的去打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人工智能它很難去做通用化標準化的東西。人工智能一定是先走定制化,把特定的一些產品去運營起來,讓其“生根”以后,才能再慢慢擴展到相類似的行業,然后再一步一步走出這種分化,這才是人工智能落地的一個正確的途徑。

鎂客網發現,人工智能賽道近年來的火熱,讓不少企業走入了“務虛”的誤區,這令陳更新十分擔憂。在他看來,對于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來說,無論是算法還是芯片,只有應用到具體的場景中,才算是人工智能對業務真正的“賦能”,否則就只是“紙上談兵”。

“我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確實對于現在的社會的進步和行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技術如果不落地,始終是“空”的。踏實地做業務,不投機、不浮躁,這是宙心目前在做的事情”。

以“端智能”&“邊緣計算”為核心,追求“國產化”的細分場景領跑者

“邊緣計算”和“端智能”是目前人工智能落地離不開的關鍵詞,像新能源汽車所采用的輔助駕駛、醫療場景中所采用的醫療機器人,廣泛使用的人臉識別等等,都在這兩個關鍵詞的范疇內。

而對于宙心科技來說,其在邊緣計算和端智能技術方面已經耕耘了數年,憑借著技術能力的積淀和對細分場景地深度把握,在不少細分場景中目前正處于“領跑”的態勢。

我們在這種定制化的能力方面,目前來說還是比別人走得很超前的。不敢說所有的場景宙心都做得很好,但是至少我們所經歷的這些場景,應該說目前還很難找到有人能夠超越宙心的。

鎂客網了解到,目前宙心科技的服務范圍以裝備智能化為首,并覆蓋了國家電網、煤礦,智慧園區/城市等多個場景。

其針對人工智能時代下生產作業與生產安全的雙智能升級需求,自主設計了核心集成電路、提供多種配置的硬件組合和統一的系統軟件堆棧,結合各細分行業應用場景的實際需求深度定制嵌入式人工智能算法,以此為基礎提供的軟件、硬件、算法一體化的智能邊緣計算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可以有效滿足工業視覺、智慧園區、智慧城市、智慧港口、智慧煤礦、電力、地鐵軌道交通等多個領域在智能端和邊緣側算力升級和智能應用定制化的需求,降低了端智能和邊緣智能的研發門檻、加速了行業領域智能應用的產業化進程。

再訪宙心科技陳更新:通用型AI道阻且長,在細分場景“水滴石穿”

不僅如此,“國產化”同樣是宙心科技多年來著重努力的方向和目標,除了軟件技術全部自研,所必需的硬件設備也都來自國產。對宙心來說,對國產化的追求,除了業務需要,也是陳更新希望能為國家在人工智能產業中避免被“卡脖子”,而努力做出一些貢獻。

創業維艱,踏實做事才是立足根本

近幾年隨著政策的支持、資本的投入、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愈加火熱,進入這條賽道的企業數量也開始猛增。不過,真正想闖出一片天地,不僅要求技術實力過硬,經營和管理上是否能夠做到出色,同樣是一道難題。

在于陳更新的交流中,記者感到,他和宙心科技,時刻沒有忘記“內外兼修”。

作為團隊帶頭人,需要有對自己對公司對行業對整個產業界有很清醒的認知,必須要時刻知道現在行業、產業的發展趨勢,同時結合公司的特點不斷去調整自己。這需要自我覺醒與警醒的能力”,陳更新這樣對記者表示。

鎂客網觀察到,投身技術20載,曾領導過索尼幾百人研發團隊和多項技術項目的陳更新,擁有極強的技術團隊管理能力,和對技術發展的前瞻性,可以說“內力”十足。如今管理90%以上都是研發人員的宙心,對他來說是游刃有余的事。

目前,宙心在他的帶領下,已經拿下了50余項專利,并且專利總量還在以月為單位的不斷提升中。

而從對外的角度來說,陳更新也有自己的看法。

“節奏快是當下這個環境的主題,但對我們做實業的人來說,認真踏實地把業務落地、把想法變成能解決客戶問題的、好用的乃至客戶愿意復購的產品,是我們目前在做的事情。”

踏實,是陳更新在采訪反復提到的詞匯。從世界半導體大會上的演講分享,到這次難得的電話采訪,誠懇、踏實與耐心是陳更新給外界最直接的感受。知微見著,有這樣的領航舵手,在人工智能賽道上拼搏的宙心科技,怎能不越走越順呢?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