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慣壞了特斯拉?

王飽飽 4年前 (2021-04-20)

依舊“嘴硬”的特斯拉,何時能夠學會“幡然悔悟”?

躲過了315的特斯拉,到底還是沒躲過419。

4月19日上午,三位身穿印有“剎車失靈”“隱形殺手”字樣衣服的女車主,在2021上海國際車展的特斯拉展臺上,上演了一出“維權大戲”。

其中一位張姓女車主站在特斯拉車頂,高喊“特斯拉剎車失靈”,引起現場無數圍觀,后被安保人員強制帶出會場。值得一提的是,4/19和4/20兩天,是車展的專屬媒體日,僅接待新聞媒體入場。這也使得該事件得以迅速發酵。

誰慣壞了特斯拉?

據此前媒體報道,在今年2月21日,張某的父親駕駛特斯拉汽車載家人從旅游區返程,途中疑似因剎車失靈而遭遇撞擊,當時車上還有一名1歲女童。

對于本次車主高調的維權行為,特斯拉直接用一則“甩鍋”公告作出回應。在該回應中,特斯拉態度強硬且沒有表達任何對消費者的歉意。

誰慣壞了特斯拉?

回顧過往,特斯拉的疑似故障并非首次,而“甩鍋”更是早已成為習慣。

據媒體《消費者報道》統計,僅去年和今年,媒體公開報道過的特斯拉疑似“失控”事件就達14起。

誰慣壞了特斯拉?

而面對如此多的事故,特斯拉的各種回應簡直讓人啼笑皆非。

誰慣壞了特斯拉?

這不禁引人沉思:出了事就“甩鍋”國家電網等、“硬懟”消費者,特斯拉“迷之操作”的原因究竟打哪來?

領頭羊的優越感

回首2020,在中國乃至世界,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于方興未艾之時,而成立于2003年的特斯拉正感受著這個行業最美好的時光。

這一年,特斯拉的全球銷售額接近50萬輛,遠超2019年的36.8萬輛。而這還是特斯拉經歷了全球新冠疫情困擾后交出的成績。有分析樂觀指出,預計今年特斯拉的全球銷量將達到89萬輛。

在全球市場中,除了美國,中國市場是特斯拉最大的倚仗。據統計,僅2020年,特斯拉就在中國銷售了13.7萬輛車,占比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達到30%以上,繼續坐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頭把交椅上。

誰慣壞了特斯拉?

并且,從銷量趨勢上來看,國內除了五菱汽車旗下的宏光miniEV,其它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的車型,均無法在短期內對特斯拉發起挑戰。也就是說,如果從從眾心理的角度講,中國消費者并沒有太多合適的選項。

誰慣壞了特斯拉?

領頭羊的優越感大概是特斯拉最大的底氣。在本次維權事件發生后,特斯拉副總裁陶琳也這樣表示,“我們有一些自己做的客戶畫像,大概有90%多的客戶都愿意再一次選擇特斯拉。”

就算所言非虛,那10%不滿意的客戶呢?

而除了對產品的不滿,對特斯拉乃至馬斯克本人的信任的喪失,才是其最大的危機。

神話鋼鐵俠

在一段時間里,被譽為真人版“鋼鐵俠”的馬斯克,在中國成為了繼喬布斯后又一個“神話”,成為了一眾創業者的偶像。就在前段時間小米在宣布造車時,董事長雷軍還曬出了當年他與馬斯克的合影,以顯示馬斯克對他的影響之深。

誰慣壞了特斯拉?

其實早在2013年的兩度造訪特斯拉后,雷軍就特地把與馬斯克的對話寫成長文。雷軍表示“和Elon Musk比起來,我們干的好像都是別人能干的事情,但他干的別人想都想不到”,足見其對馬斯克的肯定與崇拜。而馮侖等企業家也紛紛表示了對馬斯克的認可。

這股崇拜之風也逐漸蔓延到了普通人中間。在知乎上,關于馬斯克的問題多是“如何看待現在年輕人對馬斯克的崇拜?”“馬斯克和喬布斯誰更牛?”以及“怎樣看待馬斯克正把人類幻想變成現實,國內互聯網巨頭卻搶小販飯碗”等等,細看下面多條回答,其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誰慣壞了特斯拉?

而馬斯克“人設”的成功,無論是否是主動營銷行為,都不能不與特斯拉在國內的成功聯系在一起。

“人設”是一把雙刃劍,曾經愛有多深,以后的恨就有多重。在特斯拉多次“甩鍋”,撇清自己責任、對新冠疫情發表不當言論后,馬斯克的風評已經逐漸轉向。

誰慣壞了特斯拉?

更糟糕的是,與個別一些“洋企業”一樣,特斯拉染上了區別對待中國市場的惡習,也就難免輕視中國的消費者。

染上了“區別對待”的壞毛病

去年3月,數十位國產Model 3車主表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所購買的國產Model 3應配置的自動駕駛硬件HW3.0版本被“減配”,換為性能相差21倍的HW2.5版本。該次事件被稱為“減配門”。在工信部的約談下,特斯拉才給出提供免費更換HW3.0的解決方案。

去年8月,又有微博博主指出,特斯拉此前承諾的V3充電樁不會被周邊汽車分享功率的承諾在中國官網被取消,而美國官網則明確承諾V3充電樁不會被分享。對此,雖然陶琳在微博上做出了解釋,但從網絡反映來看,仍未打消用戶的疑慮。

誰慣壞了特斯拉?

客觀地說,“區別對待”中國市場的企業不只是特斯拉一家,然而前車之鑒諸如三星、奔馳等,都付出了退出中國市場、誠意道歉并給出解決方案等等為代價。只是不知道,依舊“嘴硬”的特斯拉,何時能夠學會“幡然悔悟”。

結語

對女車主高調而又無奈的維權事件,新華社發文表示:“從網絡輿情來看,特斯拉高管的傲慢回應,讓很多人感到費解”,“如果車企不能提供質量過硬的產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務,不能保障消費者安全行駛,甚至惡意猜測維權者的動機,可能會砸了自己的招牌。”

的確,對于被“慣壞”了的特斯拉和馬斯克來說,是時候清醒清醒了。無論何時何地,被“供起來”的都應該是消費者,而不能是企業。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