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其中一人系二度獲獎
諾貝爾獎歷史上的又一次“梅開二度”。
瑞典當地時間2022年10月5日11時45分(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45分),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評選結果正式揭曉。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美國科學家卡羅琳·貝爾托西 (Carolyn R. Bertozzi)、丹麥科學家摩頓·P·梅爾達爾 (Morten P. Meldal)、美國科學家卡爾·巴里·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獲得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為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諾貝爾化學獎史上第8位女性獲獎者,與第5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得主
卡羅琳·貝爾托西,1966年出生在美國。1993年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
摩頓·P·梅爾達爾出生于丹麥。1986年在丹麥林格比的丹麥技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卡爾·巴里·夏普利斯,1941年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1968年獲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
三人將共同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642萬人民幣)的獎金。
值得關注的是,貝爾托西成為諾貝爾化學獎史上第8位女性獲獎者,而夏普萊斯則成為第5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得主——他曾于2001年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
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里克·桑格曾在1958年和1980年兩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而在桑格之前,只有發明晶體管的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巴?。?956和1972年)、居里夫人(1903和1911年)和萊納斯·鮑林(1954和1963年)兩度獲頒諾貝爾獎。
關于諾貝爾化學獎
據悉,自1901年以來,在本屆諾貝爾化學獎頒發之前,已經頒發了113次。在此前被頒出的113次諾貝爾化學獎中,63次只頒發給一位獲獎者,25次同時頒給兩人,25次同時頒給三人。
其中,最年長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約翰·古迪納夫,他在2019年獲得化學獎時已經97歲。古迪納夫也是目前為止獲得諾貝爾獎時年齡最大的科學家;
諾貝爾化學獎最年輕的得主是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Frédéric Joliot),1935年,他與妻子伊雷娜·約里奧-居里(Irène Joliot-Curie)一同獲獎,當時他年僅35歲。
從諾貝爾化學獎近五年得主分別是: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雅克·迪波什(Jacques Dubochet)、約阿基姆·弗蘭克(Joachim Frank)和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以表彰他們發展了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美國科學家喬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科學家喬治·保羅·溫特(Gregory P. Winter),以表彰他們在“酶的定向進化”以及“多肽與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領域的貢獻;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古迪納夫,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貢獻;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和詹妮弗·杜德納,以表彰她們在“憑借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作出的貢獻;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回歸傳統化學,獎項授予德國科學家本杰明·李斯特 (Benjamin List) 和美國科學家戴維·麥克米倫 (David MacMillan),以表彰他們對不對稱有機催化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