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飛上枝頭」
回望交付量成功反超蔚理的2021,小鵬是逆襲成功,還是一直被低估了?
作為“蔚小理”中昔日的三弟,小鵬的財報比兩位“哥哥”來得稍晚了一些。
昨天夜里,美股開盤之前,小鵬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2021全年財報,對比同為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的蔚來和理想,可謂亮點不斷。
2021年,小鵬營業收入達209.9億元人民幣(合32.935億美元),同比上漲259.1%,其中第四季度營業收入85.6億元,超出了預期中的81.2億元;全年毛利率達12.5%,較上一年增加7.9%。全年凈虧損48.631億元,其中第四季度凈虧損12.9億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小鵬現金儲備為人民幣435.439億元(合68.33億美元)。
最值得一提的當然是交付量。2021年,小鵬汽車以98155輛的總交付量超越了蔚來和理想(這也是小鵬第一次年交付量超越蔚來),較2020年的27041輛增長了263%;其中,第四季度交付量為41751輛,這也創下了小鵬單季度交付量的歷史新高。
在隨后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還表示,今年2月下旬以及3月中上旬,新增訂單迅速恢復到去年12月旺季水平,盡管疫情影響了部分地區的交付節奏,3月交付量仍接近去年的峰值水平。小鵬汽車2022年一季度交付指引33500-34000臺。這意味著,小鵬在Q1季度正大幅超出理想、蔚來的交付指引,有望連續第三個季度蟬聯造車新勢力中的交付冠軍。
對于這樣一份財報,資本市場的反應頗為積極,當日美股,小鵬股價盤前漲超6%,最終收盤時,小鵬報收27.13美元。
目前來看,蔚小理的傳統格局正在被打破,小鵬隱隱有著“自成一派”的趨勢。
一款車型打天下,小鵬急需更多的“P7”
2021年,哪款車型讓小鵬起飛?答案自然是小鵬曾“孤注一擲”的P7。
數據顯示,2021年,小鵬P7累計交付量為60569輛,同比上升302%,遠超P5的7865輛。并且從一季度開始,P7的增速也在不斷提高。
如果加上2022年前兩個月的數據,截至2022年2月28日,P7累計交付量超過85000輛,同時小鵬累計智能電動汽車總交付量超過157000輛??梢哉f,P7正以一己之力,撐起了小鵬的“半壁江山”。
對于這樣一款王牌產品,急需擴大規模效應的小鵬自然會持續讓其放量。3月28日,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在2021年財報業績電話會中透露,2022年,小鵬汽車將沖擊P7單月銷量突破一萬輛的目標。目前,小鵬P7第10萬臺車已經于上周正式下線,成為首個突破10萬量產的純電新勢力車型。同時,小鵬還發布了黑色特別版車型小鵬P7 562E Black Label Edition。
不過小鵬畢竟不是理想,不會長久依靠一款車型打天下。在財報業績電話會上,何小鵬也透露,小鵬汽車將在2023年推出兩個全新車型平臺及其首款車型,分別是C級車平臺和B級車平臺。新平臺會繼承和發展小鵬汽車持續領先的美學設計能力、電動化和智能駕駛能力,以及先進制造工藝,新平臺將幫助小鵬汽車獲得極強的成本控制能力,并在增長潛力巨大的中高端市場覆蓋更廣泛的用戶群體。
并且,外界關注度一直很高的小鵬汽車首款中大型SUV小鵬G9,目前進展順利,PT生產樣車已經從工廠下線,將在今年三季度如期正式上市發售,預計在今年4月份召開的北京車展上正式開啟預售。但記者注意到,超出很多人意料的是,G9定位上是一款大五座SUV,沒有6座和7座版本。這也意味著,在SUV市場,小鵬和理想暫時不會“硬碰硬”。
對于G9,何小鵬寄予厚望,他表示,G9“有望是P7成為爆款之后,小鵬在智能純電中大型SUV市場的又一大殺器。”
持續增長的研發,撐起小鵬未來的想象空間
作為號稱中國首個智能駕駛全棧自研的企業,研發投入,向來是外界對小鵬比較關注的數據。
據財報顯示,2021年,小鵬全年研發投入41.1億元人民幣,超過了此前40億元的研發投入預估,同比增長138.4%。
分季度來看,小鵬第一季度研發投入為5.351億元,第二季度8.635億元,第三季度12.642億元,第四季度為14.51億元。
在前幾天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何小鵬表示,小鵬汽車已經累計為研發投入了90億元人民幣,目前研發人員占比已經達到小鵬員工總量的40%。
錢都花到哪里呢?按年報中的說法,研發投入的同比和環比增長主要是由于研發人員增加導致員工薪酬增加、開發新車型相關費用增加所致——這也和G9等新車型的開發進度相符合。
記者認為,除去新車型的開發,小鵬的NGP功能升級優化和智能輔助系統Xpilot 4.0應該在研發投入中占據重要位置。
其中NGP功能在小鵬的Xpilot3.5版本中即將推出重要升級——增加了新的核心功能城市NGP,意味著小鵬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應用了全新的規劃算法,其服務能力開始從高速場景來到了城市場景;而小鵬預計將在2023年推出的Xpilot 4.0則將實現高速和城市內全場景的智能輔助駕駛,并預計其在銷售車型中的滲透率將超過50%。
另外,回望過去這一年,小鵬生態企業中的黑科技層出不窮,從小鵬機器馬到飛行汽車,無疑給了市場更多的想象空間。
盡管和蔚來與理想相比,小鵬的研發投入只占據中間位置(蔚來2021年研發投入45億元人民幣,理想32.9億元人民幣),但小鵬以19.58%的研發營收比占據了“三傻”中的首席,理想和蔚來分別以12.18%和12.71%排名二三,相比之下,小鵬還是“三傻”中更舍得花錢的那個。
亮眼中亦有隱患
盡管小鵬這份財報可圈可點,但不少隱患仍然藏在背后。
首先,毛利率仍然是小鵬的軟肋。對比蔚來和理想20%左右的毛利率,小鵬的12.5%差距較大,而回望過去,去年表現最好的三季度,其毛利率也未超過14%。尤其在交付量最好的第四季度,受到供應鏈成本上漲的壓力,小鵬的毛利率下滑到了10.9%。
何小鵬對此自然心知肚明,這也是其在財報電話會上強調包括G9等新車型的毛利率以及公司整體的毛利率將會結構性改善的原因。按其說法,小鵬汽車的中長期目標是將公司整體的毛利率提升到25%以上。并且在規模效應和經營杠桿的幫助下,各項費用率將會持續下降。
另外,持續的虧損依然是小鵬亟需解決的問題。而對比蔚來、理想等車企,成本控制目前是小鵬的短板。以交付量表現最好的第四季度為例,拋去研發成本不提,小鵬的銷售成本高企至75.327億元人民幣,較2020年同期的26.408億元增長了185.2%,較2021年第三季度的48.991億元增長了53.8%。
盡管何小鵬在2021年財報業績電話會上強調,在規模效應和經營杠桿的幫助下,各項費用率將會持續下降。但考慮到小鵬目前正在積極布局直營店、授權加盟店的比例不斷下降的大背景,對于小鵬來說,控制成本之路仍會走得較為艱辛。
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何小鵬稱智能駕駛的下半場很快就會到來。而對于從“尾席”到“首席”的小鵬來說,面對補貼退去和供應鏈成本的不斷攀升,新的“下半場”也已經拉開帷幕。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