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屏不行了?600億估值獨角獸「柔宇科技」陷欠薪迷霧,員工曝「連保安、保潔錢都發不出來」

王飽飽 4年前 (2021-12-09)

對于柔宇科技來說,這個冬天有點冷。

柔性屏不行了?明星獨角獸“柔宇科技”陷欠薪迷霧,員工曝連保安、保潔的錢都發不出來

估值曾高達近600億元的柔宇科技,陷入大麻煩了。

繼年初科創板上市受阻并飽受外界質疑后,這家明星企業近日又因疑似“大規模欠薪”而再次陷入輿論風暴。

如此高估值的獨角獸企業,何以連保潔、保安等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來?究竟是企業經營問題,還是柔性屏本身的市場空間過于樂觀?對其背后的投資人來說,難道真的已經走到“暴雷”的前夜了嗎?

明星獨角獸陷入欠薪迷霧,危機近年來早有征兆

昨天,一份人民網上的求助留言,掀開了柔宇欠薪的冰山一角。

記者注意到,12月8日,有自稱“在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單位從事人力方向管理工作”的網友在人民網上向領導留言,稱柔宇科技“已經拖欠近千人工資,從保潔、保安、管理人員薪資,拖欠時間長達近半年不發工資”,該留言迅速引起了眾多媒體和行業人士關注。

柔性屏不行了?明星獨角獸“柔宇科技”陷欠薪迷霧,員工曝連保安、保潔的錢都發不出來

據財新等媒體報道,有多位柔宇員工表示:欠薪情況的確存在,而且目前10月份的工資仍未按承諾補發。為此,公司CEO劉自鴻還罕見的召開了全員大會,來溝通企業目前的資金狀況。但在會上劉自鴻也表示,后續的薪資發放仍有不確定性。

而就在去年,柔宇科技還曾以60億美元的估值躋身于《2020中國新經濟獨角獸200強榜單》前12名,并成為《中國企業家》2020年度”中國科創企業百強榜”的榜首。

頭戴獨角獸光環、估值高達600億元的柔宇科技何至于此?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無論是從業績還是產品方面,外界對柔宇科技的質疑從未停止。尤其在今年年初,柔宇科技沖刺科創板失敗后,質疑聲也達到了一個頂峰。

柔性屏不行了?明星獨角獸“柔宇科技”陷欠薪迷霧,員工曝連保安、保潔的錢都發不出來

根據公開的招股書來看,截至去年年中,柔宇科技遠未實現盈利。從2017年到2020年6月份,柔宇科技營收僅為5億多元,而虧損則達到32億元之多。

并且,柔宇科技希望能募資144億元——這讓其成為繼芯片賽道獨角獸中芯國際之后,科創板上擬募資金額第二高的企業。而在此之前,柔宇科技已經融資10輪,其中不乏深創投、松禾資本、IDG、中信資本等近40家明星機構。

但何時盈利、以何種方式盈利、產能利用率過低如何解決和毛利率較低等問題,始終纏繞著柔宇科技,并成為了其揮之不去的一片陰霾。

頗具戲劇性的是,公司的獨立董事劉姝威,這位曾揭露過“藍田事件”的現任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目前也是萬科、格力電器和中光學的獨立董事,在十幾天前,才剛剛為柔宇科技和其此前的“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進行了長文辯解。

柔性屏不行了?明星獨角獸“柔宇科技”陷欠薪迷霧,員工曝連保安、保潔的錢都發不出來

那么,柔宇科技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押注折疊屏?還是為時過早

拋去自身產品和運營上的失誤,押注“柔性屏幕”的柔宇科技其實更像是整個行業的縮影——在手機巨頭們大肆宣傳多年之后,折疊屏手機市場依然不溫不火。

從購物網站的評論中我們基本總結出折疊屏手機的三個痛點:

首先,柔性屏幕容易損壞;

其次,應用適配差,體驗感不足;

最關鍵的一點,價格依然太貴。

于是,即便市面上的折疊屏手機形態前衛、黑科技滿滿,但在現實問題面前,折疊屏手機的亮點基本上被掩蓋。

就目前的柔性屏幕而言,除了柔宇科技以外,幾乎所有廠家選擇了低溫多晶硅技術(LTPS)方案,并且絕大多數都采用三星旗下的柔性OLED屏幕模組。這項技術已經打磨超過20年,生產工藝成熟且產能爬坡穩定,但偏偏在良品率上存在問題。

柔性屏不行了?明星獨角獸“柔宇科技”陷欠薪迷霧,員工曝連保安、保潔的錢都發不出來

因此手機廠家只能希望通過工藝結構上的創新來彌補屏幕質量上的問題。

例如華為Mate X2就在鉸鏈部分做文章,希望減少對于屏幕的磨損。但從測評和消費者反饋來看,質量耗損問題依然不能避免,且維修價格昂貴。

柔性屏不行了?明星獨角獸“柔宇科技”陷欠薪迷霧,員工曝連保安、保潔的錢都發不出來

柔宇科技則是選擇了不含硅材料的超低溫非硅制程集成技術(ULT-NSSP),雖然這項技術提高了良品率,但由于技術過于超前,沒有任何一家主流手機廠商愿意采用。

柔性屏不行了?明星獨角獸“柔宇科技”陷欠薪迷霧,員工曝連保安、保潔的錢都發不出來

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柔宇科技在新技術推廣上過于保守。有研究機構認為,柔宇在商業模式上過于面向B端市場,忽視了在C端市場的推廣,直到手機巨頭們紛紛推出自家折疊屏手機,先入局的柔宇科技反倒在折疊屏手機市場失去了話語權,從而讓新技術的推廣“雪上加霜”。

除了屏幕質量以外,在應用適配性上,當前的折疊屏手機會存在顯示不全、顯示比例錯誤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平板電腦這一硬件上就被詬病多年。時至今日,有關安卓平板電腦適配差的問題依然沒得到軟件廠商的重視。

那么,在被稱“縮小版平板電腦”的折疊屏手機上,這種問題可能很長時間都難以解決。

柔性屏不行了?明星獨角獸“柔宇科技”陷欠薪迷霧,員工曝連保安、保潔的錢都發不出來

最終,這些問題都反映在折疊手機的價格上,動輒上萬的價格只讓消費者們“捂緊錢包”。

據統計,在某東手機商城,包括柔宇在內目前共有8款折疊屏手機在售,其中價格最低的摩托羅拉折疊屏手機優惠后接近7000元,價格最貴的三星W22甚至高達17000元。在這個價格區間里,頂配版iPhone13 Pro Max反而顯得“性價比十足”。

另外,維修手機同樣價格不菲,根據售后零部件價格來看,三星Galaxy Z Fold3更換整塊屏幕達到5380元,這樣的價格,都可能在“雙11”等節日里下單一部嶄新的iPhone了。

而同樣是旗艦手機的三星S21 Ultra只要不到2000元,差價足足兩倍之多。

結語

根據市調機構DSCC的最新出貨報告,今年第三季度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達到了260萬臺,相比之下,全球第三季度智能手機總銷量高達3.4億部,折疊手機的銷量簡直“慘不忍睹”。

而在這260萬臺手機中,三星和華為更是包攬下99%的市場份額。

柔性屏不行了?明星獨角獸“柔宇科技”陷欠薪迷霧,員工曝連保安、保潔的錢都發不出來

總的來說,柔性屏產業依然是未來的大趨勢,但就目前而言尚處萌芽期,市場依然小眾,距離快速發展至少還需要3~5年時間,而距離產業生態成熟則至少還有8~10年的過程。

對于三星、華為來說,折疊屏手機更像是展示新技術的手段,他們有足夠的實力承擔折疊屏手機發展過程中的成本,但對于柔宇科技來說,押注柔性屏的風險的確太大了。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