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航科技楚詠焱:毫米波雷達不可或缺,在“國產化”道路上砥礪前行

王飽飽 4年前 (2021-09-06)

楚航科技,砥礪前行的國產毫米波雷達領跑者。

楚航科技楚詠焱:毫米波雷達不可或缺,在“國產化”道路上砥礪前行

風起云涌的自動駕駛時代催生了無數的話題,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次全新的變革。而作為自動駕駛最為核心的感知系統,當仁不讓的成為了風云的中心。

通俗來說,汽車傳感器是為“自動駕駛系統”或“輔助駕駛系統”提供感知能力的重要零部件。近年來,隨著“自動駕駛”的概念深入人心,傳感器在汽車界的地位也正迎來突破性的“水漲船高”。甚至圍繞著采用哪種傳感器才是自動駕駛感知系統最好的解決方案,也日益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

而作為主流車載傳感器之一的毫米波雷達,正受到國內主機廠和資本市場的密切關注。原因在于,從市場角度來看,相比于其它傳感器,毫米波雷達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國產替代空間。因此,近年來涌現出不少專門發力毫米波雷達方向的國產廠商。

楚航科技楚詠焱:毫米波雷達不可或缺,在“國產化”道路上砥礪前行

鎂客網注意到,在今年9月9日就將創業滿三年的楚航科技,是該賽道中的頭部玩家:其創始團隊主要出身于德國博世集團,擁有頗為雄厚的技術實力、豐富的行業經驗與強大的行業人脈資源。歸國創業不到三年,已與國內較多主機廠商達成了合作意向。

經過努力,我們有幸與楚航科技創始人兼CEO楚詠焱,一起探討了關于自動駕駛與毫米波雷達的發展現狀,其“國產化”替代的市場前景,以及關于楚航科技團隊的一些話題。

楚航科技楚詠焱:毫米波雷達不可或缺,在“國產化”道路上砥礪前行

圖 |楚航科技創始人兼CEO 楚詠焱

毫米波雷達,“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標配

今年五月,特斯拉在其最新發布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中取消了對毫米波雷達的應用,盡管這一舉動向外界傳遞了特斯拉執著于“純視覺方案”的決心,但也加深了外界對特斯拉“過于激進”的印象。

楚航科技楚詠焱:毫米波雷達不可或缺,在“國產化”道路上砥礪前行

那么,毫米波雷達對于自動駕駛來說,真的可以隨意去除嗎?

記者發現,業內普遍認為,從安全的角度出發,鑒于自動駕駛領域當前的技術水平,毫米波雷達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傳感器設備。原因在于,相對于攝像頭、激光雷達和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有其獨特的優勢。

毫米波雷達是目前主流4款傳感器當中唯一一個可以全天候運作的,不管是晚上或者是大霧天,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優點;另外,因為毫米波雷達基于多普勒效應的工作原理,可以準確感知到物體的速度,這也是比其他傳感器更優越的地方。”楚詠焱這樣告訴記者。

楚航科技楚詠焱:毫米波雷達不可或缺,在“國產化”道路上砥礪前行

鎂客網注意到,目前除了特斯拉以外,鑒于毫米波雷達全天候工作及精準測速這兩大獨特優勢,國內外絕大多數主機廠仍在使用毫米波雷達作為傳感器。而對于激光雷達和攝像頭來說,雨霧風沙的惡劣環境,明暗交替的光線瞬間變化都是會影響正常工作的。

而從感知目標物體的距離和速度的角度來說,毫米波雷達更是“鶴立雞群”。其能夠在測距的同時就計算出物體的速度,并且成本不高。從這個方向來看,相較于不夠靈敏的攝像頭和昂貴的激光雷達而言,毫米波雷達的優勢也就凸顯出來了。

因此,盡管特斯拉的方案在營銷上“賺足眼球”,但毫米波雷達的優勢作用目前仍無可替代,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它也仍將會是汽車界感知領域的主流選擇。

國產化,中國毫米波雷達產業的大方向

鎂客網注意到,在毫米波雷達這一領域,其核心技術原先一直由ABCD( 奧托立夫Autoliv,博世Bosch,大陸Continental,德爾福Delphi)等歐美企業壟斷,今年隨著維寧爾(后被麥格納收購)、安波福、Denso日本電裝、Fujitsu Ten富士通天(日本電裝前身)、Hella海拉、Valeo法雷奧等外企裝機率的后來者居上,該領域的“江湖”也出現了復雜的變化,海外大廠仍擁有較強的毫米波雷達領域話語權。但楚詠焱認為,全球巨頭品牌的產品對于國內廠商來說,也存在著諸多不便利的現象。

楚航科技楚詠焱:毫米波雷達不可或缺,在“國產化”道路上砥礪前行

其實毫米波雷達跟普通的一些車上的結構件或者是內飾件不太一樣,它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傳感器。現在我們汽車領域內的一些自主品牌,因為體量較小等原因,在和博世、大陸等國外品牌去采購毫米波雷達時,對方只會提供一個所謂的“黑盒”。也就是說,國內整車廠只有使用權,但對產品內部的構造與適配卻是不夠了解的。”

楚詠焱表示,在當前“軟件定義汽車”的大方向下,主機廠需要完整收集所有傳感器的信號,便于自產系統做出相應的決策和控制,以掌握更多的主動權。但在“黑盒”的情況下,這部分的信息是缺失的。主機廠商難以了解毫米波傳感器內部的操作,也就難以完成系統內部的互動。

所以,從中國汽車行業未來長久發展的角度來看,毫米波雷達“國產化替代“勢在必行。

楚詠焱還表示,“國產雷達跟進口雷達相比,成本雖然也是優勢的一部分,但更多地還是在于技術支持服務方面。怎么樣去配合主機廠商提供原始數據?怎么樣去配合系統供應商優化系統?這些都是國產毫米波雷達廠商的能力與優勢,也是國產化的意義所在。”

楚航科技楚詠焱:毫米波雷達不可或缺,在“國產化”道路上砥礪前行

記者了解到,作為毫米波雷達國產廠商中的佼佼者,目前楚航科技的多款產品已實現了量產。其中77GHz前向雷達、角雷達是楚航科技的兩款主打產品。僅2021年上半年,楚航科技就已拿到一汽盛騰、江鈴、海馬、上汽依維柯紅巖、東風乘用車等7個定點,以及4個供應商代碼,比行業內的發展速度快了一倍。

同時,基于對國際市場和應用場景的敏銳洞察,楚航科技還開發了車規級的“生命體征檢測雷達”和“商用車盲區監測系統”等多款產品和解決方案。

楚航科技楚詠焱:毫米波雷達不可或缺,在“國產化”道路上砥礪前行

據楚詠焱介紹,為了避免長時間將兒童、寵物等生命體遺忘在車內而造成悲劇,生命體征檢測雷達可以在車門上鎖時,實時監測后排乘客的呼吸與心跳,并會通過系統為駕駛員輸出報警信息。

據了解,僅在歐洲因兒童被鎖車內造成的事故,每年就有上百起,歐洲和美國已經要求海外車企從2025年起強制安裝具有同等功能的車內生命體征探測產品。

而商用車盲區監測系統,是楚航科技開發的針對商用車盲區較多、高速駕駛安全隱患多而設計的綜合解決方案。

楚航科技楚詠焱:毫米波雷達不可或缺,在“國產化”道路上砥礪前行

當大卡車、大客車右轉的時候,會出現特定區域中的盲區,會影響司機對側前方、側方以及側后方區域內的車輛、行人、二輪車及障礙物等判斷。而該系統會對駕駛員及時進行燈光提示和蜂鳴器報警,從而幫助駕駛員更好地判斷路況,做出合理決策,避免事故的發生。

周年,新起點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在做毫米波雷達方向的廠商,據統計至少在35家以上。在這其中,楚航科技因其團隊具有豐富的技術與行業經驗,已較快速度成為了“頭部玩家”。雖然創業時間僅三年,但楚航科技卻已經在國內市場份額占有率方面處在第一陣營,同時產品技術方向上,楚航科技更是處于國內領跑位置。

除了積極打入國內市場以外,有著多年海外從業經驗的楚航團隊也在為開拓海外市場而努力。但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出海”,自有其難點。

楚詠焱表示,“我們在德國待了15年,對于歐洲的整個汽車行業還是比較了解的。目前來看,像德國等國家在自動駕駛、輔助駕駛等領域還是比較保守的。中國產品想進來,像是打入大眾或者是奧迪等主機廠的體系,并不容易”。

楚航科技楚詠焱:毫米波雷達不可或缺,在“國產化”道路上砥礪前行

雖然困難重重,但楚航科技已經找到了一個切入點,就是前文提到的車規級“生命體征檢測雷達”。

“生命體征檢測雷達是智能座艙的一部分,因為智能座艙本身對技術安全等級的要求相對寬松,而且我們現在這款產品也正在申請CE認證。一方面是想尋求歐洲的一些客戶,另一方面也是想和國內做出口海外的客戶進行合作。”楚詠焱說道。

據了解,目前楚航科技已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這對于車載毫米波雷達賽道上,一個創業剛滿三年的公司來說,是資本方對其的極大認可。

楚航科技楚詠焱:毫米波雷達不可或缺,在“國產化”道路上砥礪前行

值得注意地是,楚航科技對融資的節奏把控地非常沉穩?,F階段,他們更關注地是產業資本,希望通過產業聯動、產業生態圈等方式,能夠更多地助力自身的快速發展,也能夠對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提供幫助。這也反映出,楚航科技這支團隊除了在技術和行業經驗上占據優勢,在商業運作上也保持著冷靜與成熟。

對于楚航科技來說,第一個三年即將成為過去。在下一個三年或者五年國產毫米波雷達產業將會是怎樣的態勢?楚航科技又將做出哪些成績?值得我們更多期待與觀察。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