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悄悄的互聯網,為什么只剩下雷軍高唱“獨角戲”?

王飽飽 4年前 (2021-08-13)

曾經眾聲喧嘩的互聯網已經轉向沉靜,只剩下雷軍在“獨舞”。

靜悄悄的互聯網,為什么只剩下雷軍高唱“獨角戲”?

和以往的多個夜晚一樣,在明亮、巨大的PPT前面,身著襯衫、牛仔褲和白色運動鞋的雷軍,邊介紹產品,邊從舞臺的中央走到一側、再返回。

對這位已經到了“知天命”年紀的中年男人來說,即使是主持長達三個多小時的年度演講&新品發布會,仍然顯得神采奕奕。

靜悄悄的互聯網,為什么只剩下雷軍高唱“獨角戲”?

像這樣的發布會,雷軍今年已經開過了最少2場。而從整個小米來看,今年大大小小的發布會也已經安排了多場。似乎今年的每一天,你都能刷到關于雷軍、小米公司和小米產品的新聞,曝光度已經拉滿。

不過,雷軍和小米的這種高調和主動或被動的持續曝光,似乎與眼下互聯網江湖的整體氛圍并不契合。

站在互聯網行業的一隅放眼望去,無論是老牌巨頭、中生代翹楚還是江湖新貴,與以往不同,面對著“饑餓”的媒體,他們多多少少都在“失聲”。“低調與緘默”正在成為互聯網行業的心照不宣乃至主旋律。

“悶聲發財”,正成為互聯網大佬們的首選

A civilization has gone with the wind。

毫無聲息的,曾讓大大小小互聯網公司創始人們所興致勃勃追捧的那些主動輸出企業價值觀、樹立個人形象、年會上的“出格”表演和為自家產品站臺乃至吵架等等的高調行為,即所謂的“互聯網公司文化”,正在悄然消逝,速度快的沒有一點預兆。

以作為老牌互聯網巨頭的BAT為例,除了作為顏值擔當的李彥宏還偶有發聲,曾經還“吵過架”的二馬,已經很早就進入了緘默狀態。

說起李彥宏,近年來的最大新聞可能還是2019年那突如而來的一瓶礦泉水,“宏顏獲水”一時成為熱詞。除此之外,幾乎沒什么全網關注的大新聞。除了為自家的自動駕駛和造車業務站站臺,和參加一些必要活動,老李似乎已經很久沒上過頭條和熱搜了。

靜悄悄的互聯網,為什么只剩下雷軍高唱“獨角戲”?

而二馬則比李彥宏還要低調的多。雖然騰訊整體市值在近年來連創新高,但深居簡出似乎已經成為馬化騰的首選。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小馬哥再次缺席,和去年一樣,他發了兩條語音就算是“參會”。

實際上,語音已經成為小馬哥出席活動的“化身”,像“中國網絡媒體論壇”、“網絡誠信大會”、“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等等,馬化騰均是“語音出席”。

靜悄悄的互聯網,為什么只剩下雷軍高唱“獨角戲”?

至于馬云,如果不是雷軍的演講詞被“造謠者”說成和馬太太有關,可能他近期都不會發出任何聲音。

除了老牌巨頭,中生代的翹楚們也在以戲劇性的方式發生著態度的轉變。

以京東的劉強東和美團王興為例,曾經嘴里天天喊著“兄弟們”的熱愛高調輸出企業價值觀的東哥,經過明尼蘇達的那一夜寒風后已經徹底學會了什么叫做低調。王興則是“對外不說,對內話癆”。他自己的“飯否”已經成了他的樹洞,天天隨便想起來點什么都發上去,不過近期因為說話不夠謹慎,他連“飯否”也不怎么更了。

靜悄悄的互聯網,為什么只剩下雷軍高唱“獨角戲”?

而互聯網新貴們相對于這些老大哥就要沉穩的多。拼多多的黃崢和字節跳動的張一鳴,自創業以來對外界發聲就極少,現在還雙雙辭去了CEO職務,對外發聲已無必要。

看起來,也許這是近20年來互聯網江湖最安靜的一段時光了。歷數風流人物,除了現在做直播帶貨這個“靠嘴吃飯”的行業而不得不天天嘚嘚個不停的老羅,就剩下“雷布斯”了。

曝光是小米和“雷布斯”的基因,低調是互聯網大佬們的宿命

“雷布斯”是米粉對雷軍的戲稱,但雷軍可能真這么想過,畢竟他在感人至深的個人演講中特地還提到了幾年前就發下宏愿要超過蘋果、成為世界銷量第一手機的故事。

當然我們得承認,小米做到今天這個成績非常不容易。而細看小米的發展史,“曝光”這個關鍵詞,是小米成功的關鍵之一,甚至可以說是小米與生俱來的基因,這一點尤其在小米的營銷策略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網上曾有人把小米的營銷路線分成了三步:口碑營銷、粉絲營銷、泛娛化營銷。但無論哪一步,都離不開大量的曝光。

靜悄悄的互聯網,為什么只剩下雷軍高唱“獨角戲”?

可能不少人還記得曾經的F碼、《我們的 150 克青春》、路由器DIY、盒子兄弟等等小米的經典營銷案例。最近的例子就在今年的春季發布會上,小米把要造車這件事說的熱血澎湃、蕩氣回腸,雖然還仍在規劃階段,就已經圈粉無數,暢想著“年輕人的第一輛車”了。

除了自造流量&熱點,小米也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蹭熱度的機會。像奧運會剛過去,小米馬上就邀請了蘇炳添做了品牌代言人。小米,的確是家一路在媒體密集的聚光燈下走過來的企業。

靜悄悄的互聯網,為什么只剩下雷軍高唱“獨角戲”?

而從今年的宣傳節奏來看,雷軍正越來越成為小米的“前臺”和門面,小米似乎希望繼續提高雷軍個人IP的影響力,讓“雷布斯”轉型成“雷斯克”,從而把個人的影響力發揮到極致——而這就更不可能保持低調了。

而令人玩味的是,盡管當下不少互聯網巨頭如阿里、拼多多、字節跳動等公司都已經是“接班人”在管理公司,CEO主動選擇了急流勇退,而雷軍好像還沒有尋找“接班人”的意思,有個大事小情,仍然是一馬當先沖在前面。

靜悄悄的互聯網,為什么只剩下雷軍高唱“獨角戲”?

所以,無論是為了營銷,還是從企業經營與管理的角度來說,保持高調都是小米和雷軍的唯一選擇。

但對于其它已經有“接班人”的企業來說,在這互聯網的下半場已經不需要創始人出來擺人設、賺吆喝了。更主要的是,曾經的資本神話已經不會有多少人再去天真的相信,越來越多的吃瓜群眾已經擦亮了眼睛,等待著戳穿一個又一個的虛假面具。

總體來看,無論是負責業務的轉向還是維持“人設”不倒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大佬們學會了通過沉默不語的方式來明哲保身。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沉默是金”或許是他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最需要好好體會的一句話。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