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建造26年,俄“臥室+廁所”終迎發射,重量超過24公噸
26歲”高齡“的實驗艙,即將被俄羅斯發射升空。
在太空運行多年的國際空間站,是由包括俄羅斯、美國、日本等16個國家共同設計建造和使用的太空空間國際合作項目。
近日,據俄羅斯新聞社等媒體報道,一座由俄羅斯設計、建造長達26年的實驗艙“Nauka”(俄語,意為“科學”),即將在本月被發射升空,并與國際空間站進行對接。
根據俄羅斯航天局的官方聲明,“Nauka”實驗艙將運達至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200號發射場,最終搭載質子-M運載火箭進行發射。發射日期定于7月21日,備份日期分別為7月22、23日。
據預測,“Nauka”實驗艙在成功發射后,將需要8天時間來到達國際空間站,之后將??吭诙砹_斯”Zvezda”服務艙的底端端口,并預計在7月29日9時25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3時25分),該艙將與空間實驗室對接。
據悉,“Nauka”實驗艙將為俄羅斯宇航員提供第二個廁所(第一個位于”Zvezda”艙內),并為第三個宇航員提供一個房間。它還將使用歐洲機械臂(ERA),這將有助于執行除太空行走外的一些操作。
并且,作為一個多功能實驗室模塊,“Nauka”被指定用于實施俄羅斯的應用研究和實驗計劃。例如種植晶體和安裝生物反應器等等,這有助于開展在零重力條件下制造晶體的實驗,以及研究使用3D生物打印機在太空軌道上打印3D物體。
實際上,“Nauka”實驗艙始建于1995年,曾經是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實驗艙“曙光號”的地面備份。服役多年的“Nauka”在2004年被改造成新的實驗艙,但俄羅斯因為各種原因遲遲未能發射。
美國媒體認為,俄羅斯發射“Nauka”的真實原因可能是為了繼續獲得美國在太空方面對俄的支持。
此前,俄羅斯已經宣布將在2025年退出國際空間站項目,那么,為什么要在離開空間站前幾年繼續向國際空間站發射實驗艙呢?
美媒認為,隨著馬斯克旗下SpaceX的"龍"號機組的成功和波音星際客機的技術進步,美國宇航局已經不再每年向俄羅斯航天公司支付數億美元,來購買俄羅斯的“聯盟號”座椅,以便進入空間站,而這實際上是俄羅斯太空計劃的重要資金來源。
然而,美國宇航局希望國際空間站仍能繼續服役十年以上。而在技術、資源等方面的和俄羅斯的相互依賴,讓美俄在國際空間站方面的合作極為緊密,“Nauka”的發射可能會讓俄羅斯尋求美國提供“維護”資金,以換取俄羅斯的支持和填補“聯盟號”停止合作帶來的損失。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