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努比亞線上“互撕”,游戲手機這事兒,靠譜嗎?
游戲手機,可能是個偽命題。
小米和努比亞撕起來啦!
昨日下午,知名數碼博主“數碼閑聊站”發布微博,調侃了一下努比亞將在本月底發布的騰訊紅魔游戲手機6R,暗指其在宣發方面“用力過猛”。沒想到引出雙方高管在線“互撕”。
先是小米公司Redmi產品總監王騰入場聲援,“電池4200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游戲手機?梁靜茹給的勇氣嗎?”
一見到小米跑出來發言,努比亞也坐不住了。努比亞品牌設計總監王匯馬上跳出來對線,還用了同樣的句式予以回擊:“天璣1200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游戲手機?也是梁靜茹給的勇氣嗎?”
隨后,雙方粉絲在留言區開始了友善的交(hu)流(dui),版面上一時充滿了和諧快樂的氣氛。
而最終,雙方更高層的介入結束了這場對撕,不過這一模一樣的勸架語氣,怎么看都不像是很和善的樣子。。。
也難怪小米不高興,鎂客網查看了努比亞手機本次的宣傳海報,確實有對標小米上月底新發布的K40的嫌疑。
圖 | 左1為小米宣傳圖,中間和右側為努比亞宣傳圖
不過,熱鬧瞧完了,一個困惑產生了:到底啥才算真正的游戲手機?
游戲手機,這個類目有點迷
為了發現游戲手機究竟有何不同凡響之處,我們在京東平臺以不同的關鍵詞進行了搜索。
首先是“手機”大類下面,記者發現,京東并沒有把“游戲”及其相關內容,作為其中一個特點加以區分。而在品牌推薦,則基本覆蓋了幾乎市面所有品牌。
圖 | 以關鍵詞“手機”搜索后,并無發現有以游戲作為特點進行區分的選項
如果搜索“游戲手機”,京東給出的搜索結果,在可選性能方面(如CPU型號、運行內存等)的分類并無差別。
圖 | 以關鍵詞“游戲手機”搜索后,可選性能方面并無差別
但是!京東悄咪咪的把蘋果從品牌推薦中的前排悄悄挪到了后面,之前排在蘋果后面的品牌都“向前一步走”。為啥?難道潛在的蘋果手機用戶都不喜歡玩游戲?(手動狗頭)
圖 | 以關鍵詞“游戲手機”搜索后,蘋果悄悄排到了錘子和天語后面
既然官方沒有給出明確的分類,那只能從手機標題上入手,看看游戲手機的區別究竟在哪。
鎂客網隨機找了一些標題中帶有“游戲手機”字樣的產品進行了記錄。通過粗略地統計發現,其中大部分含有“游戲手機”字樣的標題,與普通手機的標題內容并無明顯差異,主要也都是圍繞著芯片、屏幕等參數進行描述。
但標題中一定有游戲相關的詞,如“游戲增強”、“電競”等詞匯。
像一加手機還很智(ji)慧(zei)地寫上了“專業游戲配置”這類較為模糊的詞語。
另外,盡管許多手機在“商品介紹”頁面標注了類似“游戲配置”和“游戲性能”的參數,但當點擊“更多參數”跳到參數詳情時,卻難覓蹤影。其中,只有ROG一家在詳情頁表明了自己是“游戲手機”。
而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到底是不是“游戲手機”,看來只能仁者見仁了。
那么,目前在各項參數等角度尚無一個行業標準“定論”的“游戲手機”,為何成了眾多廠商爭搶的“新法寶”?
集中化加劇、銷量萎縮,手機市場需要一些新故事的刺激
根據創業邦收集的IDC數據顯示,2019年的中國手機市場,留給非五大頭部品牌之外的其它品牌的市場份額,只有可憐的6.5%;而這一數據在2020年則掉到3.5%,總出貨量為1150萬部。
不知道這些小品牌是否和當年的山寨機一樣,體會到了“窒息”的感覺。
而另一方面,國內手機市場的銷售總量,從2019年的3.66億,在2020年則掉到了3.25億,手機市場的疲態已經顯現。
層層重壓下,無論是性價比、高端、屌絲神機等等說法,消費者已經厭倦了。對于廠商來說,急需一些新故事,來繼續承載用戶對生活的夢想。
而手游市場近年來的高速增長,讓手機廠商發現了新的故事線索。
據數據統計,自2014年起,國內手游市場規模和手游用戶數量持續上漲,在“宅經濟”的大背景下,手游市場前途可期。
受此刺激,國內小品牌、大品牌紛紛開始做游戲手機這個垂直領域,力圖找到未來新的增長點。
不過,紅米盧偉冰曾表示,“去年(2020年)其他游戲手機品牌總出貨量在170萬上下”,這個數字對于中國手機市場目前的體量,實在太過渺小??梢?,游戲手機要摸索的路仍然漫長。
而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廠商間的互懟是鬧劇,更像是一場戲碼,為的就是吸引注意力,烘托這個尚在萌芽的市場。
但是,吵架也好,演戲也罷,數數口袋里不多的鈔票,恐怕咱還得先冷靜冷靜再花出去。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