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美元或許只是噱頭,但印度進軍芯片制造的決心難以估量

王飽飽 4年前 (2021-04-02)

全球“缺芯潮”驚醒了印度,堅定了其進軍芯片制造的決心。

外媒消息,印度計劃向每家來設立芯片工廠的企業提供10億美元現金,并保證政府和當地私企會購買所產出的芯片。盡管有行業專家指出,10億美元的現金補貼對芯片制造廠商來說尚不具有足夠的吸引力,但這至少表明了印度試圖向外發出積極的信號——其希望在芯片制造業有所作為的決心。

目前作為世界第二大手機制造國的印度,在本次全球“缺芯潮”之前就意識到芯片的重要性,尤其對印度總理莫迪的“印度制造”計劃來說,目前芯片公司是這一計劃中急需填補的空白。

10億美元或許只是噱頭,但印度進軍芯片制造的決心難以估量

早在2018年,印度就開始準備其“芯片戰略計劃”。該計劃希望印度能在2020年實現芯片完全國產化,獲得技術自主,并計劃在每個邦都建立以個特大經濟區以服務于印度的芯片制造業。

印度希望發展自己的芯片制造業并不是異想天開,而是有其獨特的優勢。

首先,過去20年間,像高通、英特爾和德州儀器等許多全球半導體公司,都在印度建立了設計和軟件開發基礎設施,在追求低人力成本運營的同時,幫助培養了一批了解芯片開發的關鍵人才。

10億美元或許只是噱頭,但印度進軍芯片制造的決心難以估量

人才在手,印度的一些本地公司和學術—產業界孵化器,就在全國各地迅速發展起來,設計和測試芯片組、微處理器,以及可用于商業用途的相關技術。目前有幾家公司已經制造出小型芯片,這些芯片可以用于機頂盒和使用物聯網的解決方案。

其次,印度政府并不掩蓋其在電子制造業方面的雄心,早在2012年,印度就已經出臺了非常具體的電子制造業扶持計劃,向本土的電子制造類企業提供政策和資金扶持。去年4月,印度連續發布兩項促進電子產業發展計劃,鼓勵芯片和電子產業在本土發展。

10億美元或許只是噱頭,但印度進軍芯片制造的決心難以估量

但兩年過去了,印度仍沒有培養出成功的本土芯片企業,也沒有吸引到國外芯片大廠來印度落戶。這里面,基礎設施落后、無法保證電力穩定供應、貿易保護與官僚體制、沒有可持續性的計劃等都是原因??雌饋?,距離完成印度所設想的“芯片戰略計劃”看起來似乎還有點遙遠。

而此次全球“缺芯潮”同樣波及到了印度的智能手機與汽車制造業。相信受刺激的印度政府,針對芯片制造業會有更多的舉動。10億美元的獎勵,可能只是個開始。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