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的 AI 部門又“大換血”了——新成立僅兩個多月的超級智能實驗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Meta 的 AI 部門又“大換血”了——新成立僅兩個多月的超級智能實驗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深陷人事漩渦,多位天才研究人員及核心領導者接連離職,該團隊架構大概率再次推倒重來。
要知道在今年上半年,Meta 搶 AI 人才可謂踩死了油門,直接用高薪挖來各種頂尖 AI 人才。
據WIRED報道,Avi Verma 和 Ethan Knight 兩人均在 Meta 任職不足一個月便返回 OpenAI。同時,長期負責 Meta 生成式 AI 研發的 Chaya Nayak 也將加入 OpenAI,相關離職原因尚未公開。
這樣一折騰,小扎的“鈔能力”四舍五入全打了水漂。
讓我們回到年初這場 AI 競賽,為了在通用人工智能研發上追趕并超越 OpenAI 等對手,Meta CEO 馬克?扎克伯格親自推動成立超級智能實驗室。該實驗室匯聚了眾多來自 OpenAI、谷歌 DeepMind 和蘋果等行業頭部企業的頂尖人才,幾乎獨立于 Meta 其他部門運作,直接向扎克伯格匯報,并可無限制使用 Meta 的強大基礎設施。
在核心領導層,Scale AI 創始人汪滔(Alexandr Wang)執掌MSL。值得注意的是,Meta 長期的 AI 負責人、FAIR 實驗室負責人 Yann LeCun 也得向年僅28歲的 Alexandr Wang 匯報。有報道稱,因 Alexandr Wang 個人的領導方式,Meta 內部員工關系非常緊張,或者從一開始就注定了MSL的“悲慘”結局。
為推進 AI 戰略,Meta 除了重金吸引人才,各個方面都不惜血本。在硬件設施方面,計劃 2025 年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上投入 660 億至 720 億美元,這一中值相較上一年同比增長約 300 億美元,且投入增長趨勢將延續至 2026 年 。
此外,Meta宣布建設兩大“泰坦”集群,其中位于俄亥俄州的 Prometheus 集群預計 2026 年上線,將成為首批計算能力達 1 千兆瓦的 AI 超級集群之一;而路易斯安那州的 Hyperion 集群規模預計與曼哈頓相當,未來數年計算能力有望擴展至 5 千兆瓦。不僅如此,扎克伯格宣稱要投資 “數千億美元” 建設多個超大規模 AI 數據中心,為超級智能研發提供支撐。
在人才吸引策略上,Meta更是驚動了整個行業。這其中就包括以超過 2 億美元的薪酬挖走蘋果人工智能模型團隊負責人 Ruoming Pang,給部分 AI 人才開出的四年薪酬禮包高達 3 億美元,其中簽約禮包就達 1 億美元。
扎克伯格更是親自參與頂級 AI 人才的招募,試圖以高額薪資構建一支精英團隊。
然而,重金投入之下,實驗室開局卻不盡人意。至少三名研究人員已從 Meta 辭職,其中 Avi Verma 和 Ethan Knight 都有 OpenAI 工作經歷,在 Meta 任職不足一個月便重返 OpenAI,Ethan Knight 此前還曾效力于埃隆?馬斯克的 xAI 公司。第三名研究員 Rishabh Agarwal,曾就職于 Google Brain、DeepMind,今年 4 月加入 Meta 后轉入超級智能團隊,本周在 X上表示,盡管實驗室人才濟濟、技術資源豐富,但仍決定離職,迎接新挑戰。
除研究人員流失外,Meta 還失去一位關鍵領導者。長期負責公司生成式 AI 研發的生成式 AI 產品管理總監 Chaya Nayak,已確定加入 OpenAI 從事特別項目。
面對此次集中離職潮,Meta 公司發言人 Dave Arnold 稱,激烈招聘后有人選擇留任原職屬正?,F象。
但此次多起離職事件,無疑給投入巨大的超級智能實驗室敲響警鐘。此前扎克伯格期望借高額薪酬迅速縮小在人工智能通用性研究上與對手的差距,如今人員流失,勢必沖擊實驗室發展。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