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智科技張磊:從AEBS切入,做出了適合中國道路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溫暖 7年前 (2018-07-18)

清智科技以智能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特定場景自動駕駛汽車為核心產品。

根據2016年12月,國家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推薦性交通運輸行業標準《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JT/T1094-2016)規定:2018年4月1日起,新生產車超過9米的營運車都要加裝符合JT/T883要求的LDW(車道偏離預警系統)和AEBS(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的前撞預警功能;2019年4月1日起,新生產車應具有AEBS的其他功能。

據悉,政策中強制安裝的LDW、AEBS等都是智能駕駛輔助系統(ADAS)所包含的眾多系統中的一部分。因此可以看到,政策的推行不僅為AEBS打開市場,更意味著在政策層面ADAS正在逐步被認可,從而也為身在其中的企業帶來了更多機遇。

清智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清智科技張磊:從AEBS切入,做出了適合中國道路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圖 | 清智科技CEO 張磊

敏銳嗅到時機,利用技術優勢出發

2016年前后,作為身在汽車行業十多年并且很早接觸智能汽車方向研究的清智創始團隊成員意識到,伴隨著技術的成熟、智能化技術在汽車應用上的普及和國外的先行應用,國內外產業界、資本、乃至國家對于智能汽車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他們敏銳意識到這是進入的時機,于是在2016年初組建了清智科技。公司研發的第一款產品就是商用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S)。

至于,為何選擇AEBS切入?

張磊表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AEBS是一個技術門檻較高的產品。該系統涉及到復雜的信息感知,包括周圍車輛信息、道路信息、決策、與駕駛員的操作行為不能有沖突等,同時,需要對車輛進行穩定可靠的控制。如果AEBS系統一旦出現誤操作、誤制動,將可能造成更大的危險。而我們團隊在這一領域具有原始技術的積累,所以,選擇這個高技術門檻的產品能充分發揮我們團隊技術優勢。”

另一方面,他們希望享受到政策紅利,即上述提到的國家出臺的強制安裝政策。據了解,雖然許多ADAS產品的效果和性能市場反饋都很好,但對于市場中的用戶而言安裝成本依舊是橫亙在中間的很大阻礙,用戶并沒有強烈的安裝意愿。因此,強制安裝的政策出臺極大的推動了整個ADAS產品的發展,也為其中的企業帶來了機遇。

清智科技張磊:從AEBS切入,做出了適合中國道路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產品更適合中國道路環境,安全但不干擾駕駛員操作

不過,看到這種機遇的并非僅清智科技一家。隨著政策、技術等多方面的發展,布局進入ADAS領域的傳統汽車公司和新型創業公司逐漸增加。清智科技與之相比優勢在哪里?

據了解,清智科技目前的核心產品主要是智能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特定場景自動駕駛汽車。清智團隊認為,他們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

一、清智科技的產品是根據中國道路路況場景進行研發設計,更適合中國的道路環境。當前,中國道路環境復雜,與歐美、日本、韓國等有極大的不同。譬如,中國道路上有很多不同的護欄,還有很多隧道、橋梁.....加上考慮到行人、非機動車輛等多種因素,面向國內市場的ADAS產品因此必須要在國內不同的道路上進行大量測試。據悉,清智科技的AEBS產品至今已經累計了接近10萬公里的國內道路測試里程。

二、團隊對于車輛和車輛運行環境的理解,尤其是在控制端。因為汽車與手機、電腦等產品不同,是極為復雜的物理對象,并且,汽車本身的結構復雜。所以,要想很好的控制車輛不僅取決于軟硬件設備如控制雷達、攝像頭、人工智能等方面,還取決于ADAS產品能否和車輛進行良好的匹配,以此對車底盤進行控制。

于是,在產品的研發設計環節,他們明確邊界,讓產品在特定的使用場景下融合團隊對于汽車行業的多維度理解,同時,將先進的感知、決策、控制技術等逐步融入進來,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不斷推進。

對于清智科技而言,希望推出的產品能夠既保證安全,又不干擾駕駛員的操作。他們認為,這是一個輔助駕駛系統最核心的設計理念。目前,他們所推出的AEBS產品就是經過國家客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測試符合ECE R131歐盟標準的產品。張磊透露,該產品如今已經進行了小規模的量產。

清智科技張磊:從AEBS切入,做出了適合中國道路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面向前裝市場,成為技術領先的智能汽車產品供應商

在ADAS領域,此前,企業在市場方面的選擇無非是在前裝市場、后裝市場或者兩者兼中擇其一。但近年來可以看到,無論是像Mobileye這樣的知名巨頭還是創業型公司都越發看重前裝市場。

張磊表示:“前裝市場可以介入汽車控制,能夠獲取產品安裝、使用反饋的信息,從而根據用戶體驗再回到產品的設計研發提升的層面,在產品的性能方面可以做到完美。而后裝雖然門檻低,可以把銷售安裝售后服務環境交給銷售商、代理商或者4S店,但同時也因此失去了對安裝效果、使用反饋等信息的了解,并且無法接入汽車控制端,很多技術層面上的東西無法實現。”

清智科技主要瞄準前裝市場,并且目標明確:希望成為一家技術領先并面向前裝市場的智能汽車產品供應商。然而,要想進入前裝市場也并不容易。張磊透露,進入前裝市場會面臨以下三種挑戰:

一、團隊能否承擔得起長周期研發帶來的壓力和挑戰。因為汽車設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而要進入前裝市場,作為傳統車廠的重要供應商,必須要了解汽車設計、汽車電子設計的體系,并且要將自己的產品進行很好的融合;

二、團隊是否有足夠的技術、資源、資金、人才支撐去做長周期的研發;

三、團隊能否承擔得起正式配套之后大規模量產、配套能力、售后服務、供貨保證交期等。

雖然,進入前裝市場門檻很高,但清智科技當前已經得到了一些機會。張磊透露:“迄今為止,在ADAS產品方面,公司已經和部分汽車廠商達成了合作,在一些整車廠獲得了試裝、安裝的機會。同時,一些報警類產品也在部分整車廠實現了量產。”

接下來,清智科技計劃還是從商務車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開始,在打牢基礎的同時逐步擴展客戶,根據用戶反饋繼續改進產品性能和新的ADAS性能擴展研發。此外,在自動駕駛領域,他們也將繼續把在輔助駕駛系統上積累的經驗和對車輛、智能化融合的理解進行綜合,持續完成自動駕駛產品的迭代。

結語:

去年,清智科技在一年的時間中快速完成了兩輪融資,其中,A輪融資更是高達1億元。對于今年的融資考慮,張磊表示,2018年,公司同樣期待有價值觀理念一致的投資人加入。據悉,新一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產品研發,以及量產后對公司現金流的健康和生產備貨方面的需求。


【鎂客·請講】專注于報道科技創新項目;我們敞開心扉面對每一位創業者,力求為您呈現一群鮮活、有性格的品牌和人物;我們傾聽創業故事和人生經歷、探討商業模式和行業趨勢、對接資本市場和供需雙方,以期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歡迎做客【鎂客·請講】,欄目合作請發送郵件至:post@im2maker.com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