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從深情的智能,到AI的濫用
AI無處不在,不管你怎么努力,你都無法在今年的CES展上避開AI。很有可能,在2025年剩下的時間里,你也無法做到這一點。似乎每家公司都在宣傳自己的AI能力。
準備好讓AI參與我們的生活。
AI無處不在,不管你怎么努力,你都無法在今年的CES展上避開AI。很有可能,在2025年剩下的時間里,你也無法做到這一點。
似乎每家公司都在宣傳自己的AI能力。雖然機器人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還需要一段時間,但科技行業正寄望于它們成為主流,AI技術的硬件落地,成為本屆CES展的熱門主題。
對比去年CES那些野心勃勃但最終慘敗的AI硬件,今年的AI硬件大多基于可靠的產品邏輯或是迭代產品。拿玩家扎堆入局的AI眼鏡賽道來說,本次CES上有超過80家中國AI眼鏡(包括XR)廠商參與展出,輕量化(不足50g)、與眼鏡廠商合作、搭載端側AI、自帶顯示功能、價格接近普通眼鏡等標簽,已經成了AI眼鏡的標配。消費者高漲的熱情,意味著越來越多公司即將下場。
而從可以從貨架上取糖果的機器人、可以熱情握手的人形機器人,再到能提供“深情的智能”的家電產品、各種陪伴類型的機器寵物,我們可以看到,AI功能已經不再是AI硬件的全部賣點,AI功能與真實生活場景的結合,成為本次CES上最常見的產品策略。
圍繞本次CES的重大創新,世界經理人重點關注了三個方面:哪些創新最佳?哪些產品濫用了AI技術?以及中國企業進軍全球的信心來自于哪里?
最佳:最有用的創新
雖然由于AI+硬件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算力、模型性能、硬件性能、軟件體驗,都還未達到很高的水平,因此目前消費者對AI的感知并不強,但不可否認,CES 2025仍帶來了令人震驚的概念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解決方案。
在權威專家看來,能獲得“CES最佳產品和服務”的榮譽,至少應能滿足以下標準之一:
包含一個引人注目的新概念或想法;
解決了一個重要的消費者問題;
在性能或質量上設定了新的標準。
為此,我們找到了以下細分領域的最佳:

最差:危險與浪費
但并不是所有的創新都是好的。當幾乎所有的硬件產品都打上了“AI”的標簽時,我們對那些AI植物箱、AI桑拿房、AI電解質水壺、AI對話機器人產生了懷疑,它們更多的是流于表面的工業設計,以及對AI概念的濫用。隱私倡導者說,“展會中最差”的產品會讓你的數據處于危險之中,并造成浪費。外國媒體列出的最差產品,顯示出消費者們對于AI應用的態度。

中國企業:不出海,就出局
“不出海,就出局”,這成為中國企業心中的六字箴言,因此參加CES不只是參與一個展會那么簡單,對于試圖在國際市場大展拳腳的企業,CES是與渠道商、開發者、KOL溝通合作的最佳窗口。
中國企業再次大舉出現在今年的CES展上,根據展會網站上的一份名單,1300多家中國公司在這次大型科技博覽會上展示了他們的最新產品,超過總參展商數量的四分之一。中國企業在智能眼鏡(包含XR設備)、機器人、智能家居等領域大出風頭。

雖然中國企業的前景被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提高關稅的威脅蒙上陰影,但大多數中國企業的信心來自于自主創新的技術進步。深圳豪企坦所科技有限公司的相關人士預測,即使征收新的關稅,其產品也會吸引美國客戶,“因為它們很有價值,它們真的能幫助人們。”
中國企業在AI應用創新方面的優勢,不僅體現在技術的成熟度上,還體現在他們對市場需求的準確理解和快速反應能力上。在這些富有想象力的產品背后,是中國強大的制造業基礎。透過中國硬件在本次展會的表現,我們總結了中國智能產品出海的三大趨勢:
1.本地化適配
全球化進程中有很多挑戰。不同市場對AI技術的理解和需求差異很大,教育用戶、構建生態是一個長期工程。
消費級AR眼鏡科技公司XREAL計劃加速在日本、韓國等AR技術接受度較高市場的本地化進程,增強產品的市場契合度,同時推動與全球科技平臺的合作,尤其是與Google等全球巨頭的深度協作,保持在全球AR技術生態中的話語權,并參與全球最前沿的技術分工。
2.不再依靠性價比
以價換量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尤其在國際合作存在諸多不確定的情況下,科技企業的全球化發展一定需要錨定高端市場。
作為智能清潔行業的頭部領導品牌,追覓帶來了擦窗機器人等新品類。技術創新的持續性,使其在全球化過程中,越來越有機會在高端市場穩住地位,同時向下覆蓋多個價位段。
3.組織扁平化
AI時代,曾經的信息不對稱在快速消失,產品創造者和用戶之間的扁平化逐漸加強。這種情況更要求出海企業從經營布局上更本土化,運營更精細。
九號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創新短交通和服務機器人企業,已經參加了10次CES展會。由于各個地區對產品形態、技術的需求差別很大,公司建立了強大的運營和渠道網絡資源,與各地消費者進行思想的碰撞。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