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VR/AR產品線預判:MR頭顯將迎來爆發,XR產業標準已初步完善

jh 3年前 (2023-02-27)

時隔一年再談行業趨勢預測,這次有何不同?

“XR涼了嗎”?

隨著ChatGPT接棒元宇宙成為當下最熱風口、多家大廠收縮XR業務規模,外界開始出現不少唱衰XR的聲音。

但如果仔細留意身邊,可以發現XR的濃度正不斷提升,包括各類AR眼鏡、車載VR以及蘋果等科技巨頭們預熱多時的MR設備等等,XR的熱度依然“保持在線”。

事實上,用業內人士所言,XR行業已經邁進理智探索時代,作為數字經濟體系下的重點產業之一,科技大廠們并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充滿想象力的市場。

2月24日于深圳舉行的FBEC未來商業生態鏈接大會上,多家XR賽道頭部企業對于行業趨勢做出了預判。

這些來自業界的聲音,讓我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行業最新動向。

華為VR/AR產品線預判:MR頭顯將迎來爆發,XR產業標準已初步完善

行業冷靜后,華為VR/AR負責人再談新趨勢

XR是個大概念,涉及產業鏈之廣,技術跨度之大,非??简炓患移髽I的技術研發能力。

因此能同時在VR、AR兩條業務線上齊頭并進的企業并不多,華為可以說是為數不多的一家。

相比于騰訊、字節等“激進派”玩家,華為在XR領域可謂非常低調,不過該有的硬件產品、軟件平臺都沒有缺席。

在去年的未來商業生態鏈接大會上,華為VR/AR產品線總裁李騰躍在演講中提到了XR硬件設備的重要性,表示VR眼鏡將更加輕薄、AR技術更加多樣化。

時隔一年,李騰躍再次提到了三大趨勢:

趨勢一:VR+VST向MR、高清、自然交互、佩戴舒適、輕薄化方向發展;

趨勢二:AR技術蓬勃發展,多形態、多技術方向共同演進;

趨勢三:XR產業標準和產業聯盟蓬勃發展,加速產業和生態發展。

與去年的趨勢預測相比,李騰躍提到了MR(混合現實)技術,同時表示XR產業標準正不斷完善,而元宇宙相關字眼并未被刻意提及。

對于MR來說,這種結合AI、AR與VR等多種技術于一體的新型頭顯概念目前在C端尚未有一款成熟的硬件產品。

不過可以期待的是,在今年下半年,預熱七年之久的蘋果MR頭顯終于要發布了。

華為VR/AR產品線預判:MR頭顯將迎來爆發,XR產業標準已初步完善

據彭博社Mark Gurman消息,蘋果將在今年6月舉行的WWDC開發者大會之前就公布這款硬件產品,而這款硬件的名字可能被命名為“Reality Pro”。

不單是蘋果公司對這款產品寄予了厚望,希望它成為“本年熱門產品”,業內也對MR頭顯的最終形態充滿了好奇。

如果蘋果MR頭顯最終如愿以償成為爆款,那勢必影響整個VR頭顯行業的發展方向。

至于XR產業標準,據李騰躍介紹,元宇宙標準論壇于2022年6月成立,已快速發展超過2300家會員。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業內標準自然越完善,行業也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XR降溫?硬件難做!

元宇宙概念的跌落是不爭的事實,騰訊XR宣布調整、PICO被爆出大裁員,業內領頭羊Meta更是在元宇宙中迷失了方向,近乎深陷泥潭。

從最近的新聞來看大廠似乎都在收縮XR業務,這與業內人士所描述的情況完全是兩個方向。但如果仔細研究這些巨頭的XR業務可以發現,他們遇到的困難都圍繞硬件終端。

以騰訊為例,這家科技巨頭的XR業務線主要圍繞對黑鯊科技的收購上,但這次收購案最終以失敗告終,XR業務的收縮只是時間問題。

而另一家巨頭字節跳動的情況雖比騰訊略好,旗下的Pico系列也有不俗的出貨量,但作為重金推廣的硬件產品,Pico系列的出貨量還是沒有達到字節預期。

不只是這兩家巨頭,整個行業的數據都非常慘淡。

IDC數據顯示,2021年AR/VR頭顯全球出貨量超過1100萬,2022年則下跌至970萬臺。而在國內,根據華西證券報告,2020年國內VR出貨量190萬臺,2022年預測出貨量210萬臺,兩年增長20萬,幾乎等于沒增長。

顯然,在消費電子普遍低迷的背景下,XR硬件這種缺少應用場景的產品自然難以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有業內人士表示,XR行業需要軟件系統、內容生態、硬件終端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結合,才有在消費端爆發基礎。而如今大廠們集體在硬件領域布局,卻沒有補齊軟件系統與內容生態兩大環節,其實是走入一條死胡同里。

事實上,華為也面臨著XR硬件難題,包括本次大會上展示的VisionGlass以及上一代頭戴眼鏡產品,在市場上的銷量也難稱令人滿意。

華為VR/AR產品線預判:MR頭顯將迎來爆發,XR產業標準已初步完善

但XR作為華為消費者業務重點關注的方向,實際上并不只有硬件這一環,在開發平臺以及內容生態上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在現場,李騰躍展示了Reality Studio、AR Engine 4.0、XRKit、Cloud AR四款產品以及與之配套的AR標準規范。

華為VR/AR產品線預判:MR頭顯將迎來爆發,XR產業標準已初步完善

從功能上來看,這些產品各有分工,但大體上都圍繞XR開發者,支持他們進行生態的完善以及應用的創新。

截止目前,華為AR Engine平臺安裝量已經超過19億次,接入的應用超3500個,支持的硬件機型也超過140款。

結語

XR行業的發展,需要多條路徑并行發展,只有基礎硬件的迭代無疑是“空有骨架”,最終還是需要軟件系統、內容生態去“構成血肉”。

另一方面,XR硬件也并不是現實世界連接虛擬世界的唯一接口,隨著腦機接口技術的成熟,XR硬件也會迎來“新物種”挑戰。

總的來看,XR行業的降溫并不是一種壞事,健康穩定的發展顯然更加重要。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