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工廠李欽:制造業產業互聯的基礎是云化和全鏈路數字化
未來工業軟件云化、制造環節智能化是一個趨勢,在這一點上存在彎道超車的機會。
在“產業互聯網”賦能安防、教育、零售、家居等領域,帶來行業極速發展的同時,傳至傳統制造業也成為了一種必然。如今新制造、工業互聯網已然成為了熱詞,擁有技術積累的創企和巨頭企業等也都紛紛瞄準了這一賽道,進行核心戰略的布局,云工廠就是其中之一。
在云工廠創始人兼CEO李欽看來:“中國工業雖然發展起來了,但工業軟件應用還是比較落后。未來工業軟件云化、制造環節智能化是一個趨勢,在這一點上存在彎道超車的機會。”
圖 | 云工廠創始人兼CEO李欽
未來制造服務一定是高度在線化、智能化、自動化的
作為首個在線制造平臺,云工廠開創了零件和整機在線制造的工業互聯網模式,以此實現制造從圖紙到產品的全流程在線化。
創立云工廠之前,李欽在上汽通用從事了長達七年精益生產方面的工作,工作過程中,累計走訪了數千家工廠,這讓他對制造企業、制造環節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與認知。
“我發現很多制造可以實現高度自動化,未來各種各樣的制造都會少人、無人化,對于制造企業來說要實現高度自動化、信息化,不可能每家公司都去自己做一個在線平臺來獲取客戶、進行交易,所以最終將會由一個一體化的大平臺將所有制造產能連接起來。”簡單來說,李欽認為,制造產業需要一個類似于“亞馬遜”的平臺。
圖 | 云工廠在線制造平臺
云工廠目前就承擔了這樣的角色,其主要針對的市場是非標零部件和產品的組裝制造。平臺的兩端分別是非標零部件采購商以及非標件加工廠。對于非標零部件采購商而言,僅在尋找適合的工廠的階段就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一方面工廠未實現品牌化,而且電商化程度低,因此采購商需要甄別工廠能做哪些類型的產品、產品品質和能夠交付的時間;另一方面,全球結構件制造工廠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如果是異地采購商不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還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
李欽介紹:“非標零部件制造具有特定的業務流程,從產品的圖紙發送到最終交付涉及工廠報價、雙方議價、合同簽訂、保密協議簽署、下單支付、發票、訂單跟蹤、交付驗收、質量跟蹤等環節,非?,嵥?、繁雜,因此需要耗費大量溝通、人力、物力、資金等成本,整體效率也很低。”
結構件這一市場現狀的背后,是信息的不對稱、不透明以及繁瑣的執行過程。而云工廠要做的正是以平臺形式,幫助工廠實現數字化、在線化,讓工廠更加輕松、便利地獲客接單,進行訂單執行;同時整個非標零部件的制造過程實現全閉環和數字化,也是將原來看似非標、復雜瑣碎的執行過程在線化,變成一套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服務流程。
目前云工廠平臺商的采購商達到了數十萬家,鏈接的制造工廠有數千家。
把工業軟件做深,用數字化賦能產業鏈
云工廠所強調制造全流程數字化閉環,具體來說是將采購商最初的產品設計圖紙、交由工廠變成實物,再從打樣、量產、出貨、賣給客戶、售后、需求反饋產品迭代這一整個業務流打通。
“我們做的是特定業務流,希望用戶在我們的系統當中能夠做研發、項目協同、客戶管理、財務管理、倉庫管理、業務流的審批、供應商管理,更詳細的包括接單、做制造,同時也能夠將制造過程中的數據快速反饋給用戶,實現在一個系統里搞定一個業務流。”
簡而言之,采購商與制造相關的一切都能夠在云工廠這個平臺上進行,并且能夠快速、即時的獲得相關反饋。
“我們從創立之初到現在一直打磨的就是這樣一個系統。”
當然他們在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問題,包括圖紙上傳、報價、訂單跟蹤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云工廠利用大數據、AI等技術推出了智能報價系統、訂單跟蹤系統、小齒輪MES系統、SaaS系統產品Sdear等產品。
圖 | Sdear與傳統ERP系統
以Sdear為例,產品由富士康聯合研發,是一款鏈接企業內部產品研發、制造、流通以及與可對外部工廠制造過程的業務流進行管理的SaaS系統產品。采購商可以利用該產品管理企業財務、采購、生產、庫存、銷售等業務,同時Sdear還能與云MES互聯互通,實現對OA、HR、CRM等系統的規范化管理。
另外,Sdear還能將采購商與云工廠平臺的第三方供應商打通,采購商可以通過Sdear對接平臺所有供應商數據,從而優化供應鏈關系和流程,實現跨企業信息交互,了解整個系統內所有供應商制造產能,合理判斷并選擇適合自己的制造供應商,并全方位跟進制造生產進度與量產要求,提升整個制造供應鏈效率。
目前,云工廠已經完成了多輪融資,在今年3月最新一輪融資中,它獲得了制造產業巨頭富士康的青睞。談及未來,李欽表示:“工業軟件云化、制造環節智能化是一個趨勢。公司的整體大方向是將工業軟件不斷做深,用云端平臺工具鏈接業務流,提升各業務場景的聯通度和運營效率,用數字化深度賦能產業鏈。”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