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首款推理AI芯片正式發布,算力強到顛覆,1個含光800直逼10個GPU

伶軒 6年前 (2019-09-25)

含光800已經正式流片。

“含而不露,光而不耀”,今天的云棲大會,因“含光”刷屏了。繼“玄鐵”、“無劍”之后,阿里重磅發布了旗下首款NPU芯片“含光800”。

沒有馬云的第一屆云棲大會,仍在為我們帶來驚喜。

NPU芯片“含光800”重磅發布,已正式流片

一年前,阿里承諾會在今年發布一款NPU芯片,終于在今天兌現了。

大會現場,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發布了全球最高性能推理AI芯片——含光800,基于RISC-V和阿里自有算法,性能達78563 IPS,能效達500 IPS。

阿里方面表示,“該款芯片取名寓意深遠,‘含光’為上古三大神劍之一,含而不露,光而不耀。”張建鋒現場介紹稱,含光800的算力是傳統GPU的10倍以上,例如原本拍立淘每天處理10億張圖片需要1個小時,應用含光800后僅需5分鐘。

與此同時,阿里還宣布基于含光800的AI云服務已經上線,基于此可實現100%的性能提升。

張建鋒還表示,“含光800已經正式流片。”

去年的云棲大會,阿里宣布成立平頭哥,正式進軍芯片領域。到今年年初,阿里就宣布2018年達摩院芯片出貨量已突破2億片。7月,平頭哥又發布了首款玄鐵910芯片,號稱是目前業界性能最強的RISC-V架構芯片之一。前不久,AIoT芯片平臺“無劍”的發布更是可幫助芯片設計企業將成本降低50%,設計周期壓縮至原本的一半。

可以看到,一年時間阿里在芯片,尤其是AI芯片領域成果頻頻,張建鋒也在現場表示,“數字經濟時代,全球AI芯片出貨量已達29億片,AI芯片未來可期。”

芯片之外,張建鋒還從數字化升級方面介紹了阿里當前的四大技術戰略布局:

可靠易用的云,即云是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上云是一號戰略決策;

全局智能的大數據,用全鏈路處理讓數據產生價值,通過數據大集中發揮最大效能;

云端一提的智聯網,一切設備在線化、實時化,客戶要關心的只有一件事,“怎么在云端開發應用”;

隨時隨地的移動協同,重塑企業運營管理流程,如釘釘上已經有了1000萬組織,也就是已有1000萬企業實現了企業的在線化和移動化。

而在前沿技術新進展上,張建鋒透露,達摩院目前已經實現了第一個可控的量子比特,自動駕駛技術已達L4等級,區塊鏈技術專利數量為全球之最。

從“五新”到“百新”,我們已經全面邁入數字經濟時代

前不久阿里剛剛度過了20歲生日,20年間公司的使命從“讓天下沒有難賣的產品”升級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大數據和智能化則帶來的云計算、大數據平臺、物流化、數字化營銷、銷售和分銷、品牌建設、智能制造,以及新的用戶運營、渠道管理方式的革新,已經讓阿里形成了云智能+數據技術、融服務、物流&供應鏈管理到消費者的商業大循環,也就是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CEO張勇表示,“我們已經全面邁入數字經濟時代。”他認為,在數字經濟時代有兩個不可或缺的要素,“數”和“智”,每一輛車、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小鎮都會被數字化,也會因數字化走向更大的空間,成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驅動力。

與此同時,張勇還提出了“百新”新概念。2016年,馬云在云棲大會上提出了五新,分別是: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能源,宣告阿里云將成為“五新”的經濟基礎設施。而這五新的背后,就是“數”和”智“。

三年后,“五新”已經滲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通過大數據和智能化驅動,走向了“百新”,越來越多的用戶需求正在被探知、感知,供給側也在發生改變。

舉個例子,人造肉的出現,正是因為很多人“既想吃肉又不想變胖”新需求的出現,才讓供給側有了這樣的創造性想法。因此,“新”并不僅是將“傳統數字化”,還需要“創造”。

最后:

“云棲”10年,它已經成為科技發展的風向標之一。從“飛天”到達摩院、羅漢堂,從平頭哥到今天的含光800,阿里這幾年在高科技產業和未來技術方面動作頻頻。不難看出,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正在快速向科技公司轉變。

阿里20年,馬云已經退休了,而因大數據、云計算、芯片、量子計算、區塊鏈等創造的未來依然可期。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