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演智能黃曉南:用最先進技術與算法,構建AI數據未來
AI真正要做的是延展人的能力。
品友互動,現在應該稱之為“深演智能(DEEP ZERO)”了。
8月末,這家已經在智能商業決策領域深耕11年的企業正式宣布,其企業品牌升級為“深演智能”。
“我們這次升級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基于我們的AI平臺,打造中國前沿的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企業決策AI平臺,全方位的幫助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深演智能創始人&CEO黃曉南說。
這也標志著,在深耕現有AI營銷業務的同時,深演智能將把決策智能技術應用到更多場景中,持續幫助企業深化全面AI決策,并在公共決策、疫情預測、商業預測等領域全面發力。
圖 | 深演智能創始人&CEO黃曉南
深度挖掘數據價值,“Zero”源于對AI能力最高境界的追求
從“品友互動”到“深演智能”,不僅是名稱的改變,還是這家公司十余年對AI能力追求的階段性成果。
“深演智能定位為AI賦能決策公司。‘演’語出漢·陸賈《新語·明誡》‘觀天之化,推演萬事之類’ ,‘深演’即寓意著‘深度挖掘數據價值、通過算法建模預測’。而英文名稱中的‘ZERO’則是數字世界的起點,也是我們對AlphaZero所代表的AI能力最高境界的追求——用最先進技術與算法、數據科學賦能決策,構建AI未來。”
其實和2018年相比,今年AI不論在B端還是C端的熱度都明顯有所下降,尤其對于創業公司來說,2019年并不是一個最佳的發展年份,深演選擇在當下進行AI戰略升級,必需身具核心競爭力。
對此黃曉南也直言,深演智能從創立之初就一直堅持用數據和技術幫助企業形成全鏈路的營銷決策,是中國數字營銷技術的布道者。而沉淀了十數年的數據處理行業圖譜、用戶畫像、深度數據挖掘、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除了讓深演智能AI能力越來越強之外,也讓公司業務布局從營銷場景拓展至金融、汽車、零售、公共政策、疫情預測等多個復雜度極高的行業及場景中,并從中積累了大量的客戶和AI決策經驗。
“我們用8年的時間打造了一個‘機器人’,這期間不斷給它‘喂’數據,為此我們打通了BAT線上線下所有擁有活躍數據的國內公司。而在這一強大的數據基礎上,深演智能還通過投資的方式,深入到各個行業以及數據清洗、標簽領域,幫助‘機器人’不斷的進行決策反饋,讓它從最開始什么都不會成長成現在一個極具AI能力的自主決策者。”
而對于當下AI熱度有所減弱以及創業難度增加的現象,黃曉南則看得很透徹,“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很多人對AI的期望值太高了,今天的AI并不是一個絕佳的創業賽道,它更適合有積累的成熟公司,因為很多算法在實際應用之前有很多Dirty Work(沒人干的活)需要人類去完成,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不將主要精力放在感知、認知智能這樣需要長期和大量投入的領域,而選擇容差相對較大的決策智能的主要原因。”
Data for Good,數據和技術將改變企業決策
如果把深演智能這些年的發展歷程做個梳理,會發現它其實和Google很像,都是以數字廣告為核心,再利用數據和技術將“營銷”范圍擴大化。
“數據是所有AI及算法的基礎,而數字廣告領域數據量是最龐大,且類別最多的。”
但這并不代表數據無所不能,相反的,單純的數據沒有任何價值。以AlphaGo為例,如果當年它只是在全球觀眾面前準確無誤的背出上千套棋譜,相比并不會有多少人記住它。而它之所以可以聞名全球,是因為它利用技術模擬人腦,在消化大量數據之后以“機器”之名戰勝了人類圍棋冠軍,用智能決策掀起了一波AI狂潮。也因此,數據和技術缺一不可。
那么,AI決策的價值究竟在哪呢?
“很多人會認為,AI的價值在于替代人類,其實并不是。例如無人駕駛,本質上它和工業自動化沒有什么不同,只是將替代工人轉變成了替代司機,而AI真正要做的是延展人的能力。”為此,深演智能也計劃與哥倫比亞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針對企業決策層的數據科學能力培養等開展產學研培訓專題合作。
除此之外,和無人駕駛這樣尚處于早期的技術相比,僅解決安全問題就是一場耗時持久的攻堅戰。而隨著近年來AI在商業場景中的快速應用,智能決策在效率提升方面的成績有目共睹,也更得企業及市場認可。
“其實2019年對于我們來說是很好的一年,今年的廣告市場整體下滑,在企業增速變慢的時候,他們更需要做精細化決策,Data Science的價值也會越來越高。”
當然,深演智能不僅局限于廣告營銷,從2016年開始他們就幫助企業搭建第一方數據管理平臺,在市場調研后為企業做更好的后鏈路決策。更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私域流量地位的不斷提升,它還能和營銷進行互補,當所有觸點都被管理起來后,數據及AI決策價值將大大提升。
不過,任何涉及到數據的技術和應用都難逃一個問題——隱私保護,尤其在智能推薦深入各大APP的當下,如何權衡和平衡其中的度,也隨之成為了企業必須重視的問題。
“堅持數據向善很重要。”
黃曉南也坦言,千人千面,不同人對隱私界限是不一樣的。以京東和淘寶的智能推薦為例,可能100個人中有90個人并不在意這件事情,而其余10個人卻非常在意,認為自己的隱私被侵犯了。
“所以企業要做的是守住數據應用和數據安全的法律底線,深演智能一直以來都秉持這一點,一直是數據向善的堅定支持者。”
與此同時,黃曉南很認同哥倫比亞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主任周以真教授所堅持的“Data For Good”數據科學精神。
“我們在實踐當中發現人工智能出來的東西如果沒有一個人腦智能,沒有具有行業經驗的人是不能轉換為行動的”,因此黃曉南也強調人工智能實現決策的真正核心應該是‘大數據+小數據,人工智能+人腦智能’。”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