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爭斗”之下,“漁翁得利”的會是新能源汽車后市場嗎?
造車的不賺錢,賺錢的不造車?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6月份,新能源汽車產出為63.8萬輛,同比增長了34.6%,雖然出貨量持續上升,但無論是業界領頭羊特斯拉,還是排得上號的國產造車新勢力們,截止目前都未能實現盈利。整車廠且如此,那么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的企業究竟有沒有已經賺到錢的呢?
答案是肯定的,新能源汽車后市場就是其中之一。
悶聲發大財
作為整個汽車產業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汽車后市場主要承擔汽車銷售后的維修、保養等工作,而正如傳統燃油車有著萬億級別的汽車后市場規模,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應運而生,且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麥肯錫權威報告當顯示,目前全球汽車后市場的體量是8000億歐元,到2030年將達到1.2萬億歐元。其中隨著下一代新能源汽車的興起,汽車后市場也產生新的變化:大數據分析將成為新的價值、用戶獲取的渠道和入口也將走向數字化、新興玩家將入場、行業整合速度加快。這將導致行業價值鏈的重塑、終端客戶獲取方式轉變以及利潤池的轉移。
簡而言之,在電動車、網聯汽車、電子商務等趨勢的影響之下,到2030年,預計整個新能源汽車后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000億歐元。
與此同時,嗅覺更加敏銳的傳統汽車后市場企業已經開始轉型走向新能源汽車后市場。目前造車新勢力們主要業務集中于汽車本身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環節,而當汽車被制造出來賣給消費者后就會面臨售后服務、維修保養的問題,由于造車新勢力并不具備像傳統燃油車企那樣完備的產業鏈體系,于是無法親力親為,這給予了新能源汽車后市場企業發力的機會。
作為其中的佼佼者,德師傅創始人張久鵬透露:“目前傳統燃油車在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業務會選擇自己做一部分,同時另一部分會和第三方專業的新能源汽車后市場企業合作。而新興的造車企業,現在根本沒有精力來做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服務,幾乎都是同我們這樣的第三方合作。”
截至目前,德師傅就與特斯拉、蔚來汽車、威馬汽車等達成合作,承接了這些新能源汽車整車廠的售后服務。不久前,小鵬汽車也與華勝達成戰略合作,成立了第一家授權售后維修中心,華勝東莞厚街店承接了小鵬汽車在東莞地區的保養、鈑噴以及附帶機電維修、廢舊電池存放等相關業務。
那么,這些承接了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業務的第三方企業主要會提供哪些服務呢?
據張久鵬介紹,他們目前主要為車主提供汽車維修、保養服務。具體來說除了基礎的更換輪胎、雨刷受損等零部件更換、板金噴漆之外,與傳統汽車后市場提供的服務不同在于,新能源汽車后市場的服務還包括電池的檢查維修、電控部分的升級、汽車性能的調試等。
前面已經提到,不少新能源汽車后市場中的企業都是從傳統的燃油車后市場轉型而來,由于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在許多方面有很大的差異,這些轉型的企業也遇到了不少難題。譬如,人員的技術培訓、早期高額投入等。
張久鵬直言:“我們相當于從零開始,最初涉足新能源汽車后市場增添了許多專用設備,這一塊投入很高。同時,由于新能源汽車后市場剛起步,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全球都沒有一個成熟的體系,因為在體系建設等方面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新能源汽車比傳統燃油車更省錢?
許多新能源汽車在對外的宣傳中都提到,新能源汽車在維修保養、車輛損耗方面相較于傳統的燃油車具有明顯的優勢,養護成本更低,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目前新能源汽車整車廠為了獲取更多的客戶,在市場競爭中占優,往往會采取諸多售后服務層面的措施。比如特斯拉在近期為其兩款高端車型Model X和Model S的車主提供“不限額度免費超級充電服務”,這意味著,車主進行一次完整的充電,能夠節省200元。此外,威馬汽車也推出了動力電池終身免費質保的服務,這一舉動也被外界戲稱是要“逼死同行”。
可見,整車廠為了吸引用戶、提升旗下車型的競爭力,已經將部分售后服務納入了自己承擔的范圍。在張久鵬看來,新能源汽車的養護成本也并非絕對低額,只是有些原本需要由車主掏錢的部分,如今被急切獲取大量用戶的整車廠分攤了。
“新能源汽車比傳統燃油車唯一成本低的是,把原來加油的錢省下來了。”
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從共享單車亦或者打車出行平臺的發展之路都能夠看到,最初企業在競爭之時,為了獲取用戶瘋狂砸錢、進行補貼,但當瘋狂的市場從競爭趨于穩定之時,產品服務的售價最終會回歸正常的區間,新能源汽車同樣如此。雖然整車廠們當下可以拼服務、拼充電價格,但長遠看來,這種方式難以為繼,市場最終將回歸理性,屆時售后服務這部分的成本,也將由車主來買單。
不過對于新能源汽車后市場中的企業,無論整車廠買單亦或者車主買單都不重要,核心點在于只要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上路,他們的市場就會越來越大,賺到的錢也就越來越多,并且,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才剛剛開始,能夠拓展的市場、延伸的服務還有許多。
據了解,目前新能源汽車電池維修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車主所在的城市維修點少,對車主而言非常不便;另一方面,當電池出現問題時,維修店無法對電池進行維修只能為車輛更換電池,然后將原來的電池包返廠維修,但對于用戶來說,新換的電池并非原廠配置,仍難以放心。這對于偌大的新能源汽車后市場,顯然是一個急需攻克的難題。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隨著新能源汽車自燃的現象備受關注,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保險也成為了消費迫切的需求。而傳統燃油車領域,車險業務占據了保險公司60%的業務,針對燃油車的保險條例也非常完整,新能源汽車的車險、保險條例的制定與完善,也將擁有巨大的市場前景,能夠讓新能源汽車車主得到保障。
總而言之,未來新能源汽車后市場在電池的更換、租賃、汽車保險、二手車等方面還有很多可以拓展延伸的方向和機會。而隨著新能源汽車主流市場,如今提前入局的企業已然先下一城。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