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3億元!華為2019上半年成績單來了,全力“補洞”將是下半年課題
今年上半年華為總體發展尚還穩定,智能終端、5G、智慧生態等業務均有增長。
“今年上半年,美國對華為進行了打擊,但我們沒有一天停止生產,也沒有一天停止發貨,我們仍在堅韌的飛行。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為4013億元,同比增長23.3%。”
30日下午,華為召開2019年上半年業績發布會,華為董事長梁華直面華為當前的困境,表示“今年5月之前公司發展是良好的,這之后雖然受到了一些干擾,但影響可控,主力產品基本沒有受到影響。”
重壓之下,華為收獲了什么?
華為2018年年報顯示,去年全年華為總營收為7212億元,由此來看,今年上半年華為整體的發展是高速的。
具體到業務上,梁華著重對消費者業務、5G、智慧生態進行了闡述:
消費者業務方面,今年上半年華為智能手機總出貨量達1.18億臺,同比增長24%,而PC、平板、智能穿戴等產品也均呈現健康穩定的增長;
5G方面,目前華為已經在30多個國家共獲得了50個商業合同,并同步部署了150000個基站;
智慧生態方面,華為云上的開發者已超80萬,用戶超5億。
梁華總結稱,“客戶的訂單和消費者的選擇是對華為最大的認可。”當然,華為當前仍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其中智能計算、服務器、海外消費者業務受到的影響較大。為此,華為今年將在研發方面投入1200億元。
梁華現場表示,“在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前,我們的發展是快速的;5月16日后,由于市場的慣性華為業務依舊在穩健增長。但今年下半年到明年,華為確實會迎來很大的挑戰,有很多的‘洞’要補,例如版本的切換、供應鏈連續管理等。目前華為已大致完善了運營商業務,當前主要任務就是補消費者業務的‘洞’。”
這個“洞”有多大?梁華強調,“雖然目前有少量廠商恢復了和華為的合作,但關鍵的合作尚未恢復,如智能手機方面,尤其是海外業務接下來將會面臨巨大的挑戰。”
任正非此前也承認,特殊情況下華為手機確實存在銷量下跌情況,尤其海外業務下跌了40%。對此梁華表示,“即便最終谷歌沒有恢復和華為的合作,華為也有能力發展自己的操作系統和生態,從手機整體業務上看,目前已經恢復到去年年底80%的水平。”
而在備受關注的5G業務方面,梁華稱“華為暫時尚未受到影響,即便是‘實體清單’事件之后華為還拿到了11個商業合同。”
求生存中謀發展,似乎是華為當前最真實的寫照,“面臨壓力,也是潛力得以最大發揮的時候,這讓我們的目標更明確,各個部門的協作更順暢,內部更加有活力。華為沒有退路,我們選擇了一條艱難的道路,但堅信會取得勝利。”
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華為總體發展尚還穩定,智能終端、5G、智慧生態等業務均有增長,但眾所周知,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
半年的極限挑戰,自強自立的生存之路
毫不夸張的說,今年上半年,華為經歷的是一場“極限挑戰”,更是“生死之戰”。
今年1月初華為先后重磅發布了鯤鵬920、業界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天罡芯片、5G多模終端芯片Balong 5000(巴龍5000),以及基于該芯片的首款5G商用終端5G CPE Pro等,一切都在表明華為在高端技術上的領先性。
但與此同時,華爾街日報稱美國聯邦檢查官正在對華為進行刑事調查,原因是華為涉嫌竊取美國公司T-Mobile的商業機密;華為在加拿大的高級副總裁斯科特·布拉德利宣布離職;連牛津大學都停止接受華為的資助和捐贈。
為此已經74歲的任正非不得不“出山”,首次接受電視媒體專訪,直面回應“華為遭到部分國家打壓”問題,用一句“這并不是史上最艱難時刻,今年營收至少增長20%”,給華為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不過一封由任正非簽發的《總裁辦電子郵件》中卻提到,“公司已進入了戰時狀態,戰略方針與組織結構都需做調整”。但這并不妨礙華為既定規劃,如約亮相MWC大會,發布業界期盼已久的5G折疊屏手機——華為Mate X。
緊接著3月,華為宣布決定起訴美國聯邦政府,并表示有證據表明美國政府涉嫌入侵華為服務器,“反擊戰”正式打響。與此同時,“HiLink生態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宣布,“為以防萬一,華為正在自研操作系統”。
接下來一個多月時間里,Mate X成首款獲CE認證的5G手機、P30系列手機的強勢發布,以及宣布2018年全球銷售收入7212億元的成績、公布40個5G商用合同成果、推出Tech4All計劃等都在展示著華為正在高速發展。
一切的準備都是有原因的,最艱難的時刻終究還是來了。美國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進入緊急狀態,美國企業就不得使用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企業所生產的電信設備,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列入管制實體名單。
針對此事,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發表《海思總裁致員工的一封信》,信中稱:公司在多年前便為“極限生存”做好了準備,海思曾經打造的所有“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緊隨其后,谷歌斷了華為的Android使用許可,華為宣布自研操作系統“鴻蒙”即將發布,英國主要芯片設計公司ARM宣布暫停與華為及海思的一切業務往來;IEEE內部郵件曝光,禁止華為員工作為旗下期刊雜志的編輯和審稿人,最終在學術界強烈抗議下IEEE道歉;西部數據中斷與華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美國多家芯片廠商停止與華為的合作......
當然,受影響的不止華為,英特爾、高通、賽靈思等在內的美國芯片制造商均受到了很大影響,路透社最新消息稱,目前美國已經同意了7家芯片公司繼續為華為供貨的請求。
但正如梁華所說,雖然已有部分廠商恢復了與華為的合作,但關鍵供應并未恢復。在市場慣性逐漸減弱之后,華為接下來的業務發展將越來越難,“補洞”勢在必行,我們也將看到更多的“備胎”轉正。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