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二號再入大氣層,正式告別中國科學

溫暖 6年前 (2019-07-20)

天宮二號實驗室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也是我國載人飛行時間最長的航天器。

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7月19日晚間,我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在天空運行了1037天后,受控離軌并再次進入大氣層,化作夜空中流星與科學家告別,少量殘骸墜入了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

據悉,天宮二號實驗室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也是我國載人飛行時間最長的航天器,它從軌道設計到任務要求都為我國未來空間站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我國多許多科學實驗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正式發射入軌,隨后它先后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完成4次交會對接,并且成功支持2名航天員在軌生活了30天,助力我國掌握了航天員中期駐留、推進劑在軌補加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

此外,天宮二號還搭載了植物培養箱,里面種植了稻和擬南芥。過去太空植物培養試驗周期都不超過20天,只能展開幼苗階段的實驗,而在天宮二號上,我國首次在空間站完成了“從種子到種子”全過程的空間植物培養實驗。

由于天宮二號已經完成了所有要完成的任務和實驗,讓其繼續飛行下去的話,只能檢驗天宮二號自身平臺可靠性,同時還要占用大量資源,因此在綜合考慮之下,安排它主動離軌是較好的選擇。而天宮二號的發射入軌再到如今完成任務之后的告別,這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了空間站的時代。

昨日,國際化科學雜志《新科學家》網站對“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了相關報道,馬斯克對這篇報道進行了評論,他表示:“這是一件好事。中國在空間領域取得了驚人的進步,火箭和空間站技術上迭代迅速,對此表示敬意。”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