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中國空間站即將開展9大國際項目合作,沒有美國
預計到2022年前后中國首個空間站即可建成。
英媒報道稱,針對我國首個大型空間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已從42項申請中選擇了來自17個國家的9個項目,其中沒有來自美國的項目。
該報道中表示,美國曾在2011年就開始禁止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人員在未經國會批準的情況下與中國合作。而相關知情人士稱,美國科學家業提交了幾項申請,但最終都沒有入選。
據悉,入選科學項目涉及流體物理與燃燒科學、生物學和天文學領域,和國際空間站的實驗項目類似。除此之外,因中國空間站合作重視發展中國家需求,所以參與這些項目的科學家有來自包括俄羅斯、日本、印度等航天國家,也有來自肯尼亞、墨西哥、秘魯等中低收入國家。
具體到入選項目上,包括由印度和俄羅斯共同執行的“星云氣體的光譜研究”項目、多個歐洲科研機構的“太空中的微重力和輻射如何影響‘類器官’、沙特阿拉伯團隊的“測試太陽能電池在空間站外面的表現”、用于觀測和探測引力波的“POLAR-2”的項目均在入選行列。
今年3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總設計師張柏楠透露,中國目前已經進入到‘空間站工程研制’階段,預計到2022年前后中國首個空間站即可建成。
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前我國將進行空間站核心艙和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為此后的首飛任務及將空間站核心艙帶入太空做準備。據了解,空間站將由3個20噸左右的結構組成,一個核心艙,兩個實驗艙,形成“T”字型結構。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空間站較國際空間站服役時間更長,空間更大,且重量只有后者的四分之一,而國際空間站將于2024年退役。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