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瓶頸如何突破?“智變與突破——制造業人工智能產業峰會·南京”來獻策

申晨 6年前 (2019-03-01)

3月12日,一起來為人工智能時代下的制造業發展尋找新思路。

最新數據統計顯示,隨著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在傳統行業,尤其是制造行業的賦能和升級,到去年年底我國已初步建成了200多個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預計2020年國內智能制造市場規模將超2200億元。

為什么智能制造能創造這么大的市場價值?

制造業瓶頸如何突破?“智變與突破——制造業人工智能產業峰會·南京”來獻策

智能+制造,賦能及價值創造

毋庸置疑,智能制造就是“智能+制造”,是人工智能為制造業的賦能。

作為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制造業的發展一直以來都備受重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制造業全年GDP達到了264820億元。

然而,隨著社會需求的增加和用戶要求的提升,傳統制造行業在解決產能、人工、產品良品率及多樣性等問題上越來越吃力。此時,人工智能的發展為制造業帶來了新的升級契機。

制造業瓶頸如何突破?“智變與突破——制造業人工智能產業峰會·南京”來獻策

就當前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發展情況看,在人工密集型且生產內容較為單一的崗位上,如質檢、分揀、設備維修預警、物流配送等,AI已經能夠很好的替代人工,在“流水線”上充當著一個完美的24小時高頻、快速的“工作者”角色。

而隨著AI智能度的提高和多種技術的融合,在相對復雜的工作場景下,“機器”也能很好的進行運作,比如格力的鋼琴機器人等。

這也就意味著,在AI的賦能下新制造業不僅能覆蓋當下傳統制造業的市場,還能在產能提升、市場拓寬的前提下創造新的市場價值,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商業價值。由此帶來的經濟、社會價值可以預見。

智變+突破,路漫漫其修遠?

毋庸置疑,智能制造產業前景可期。但實現真的容易嗎?

縱觀AI賦能行業,僅就當前技術發展情況看,AI整體尚處于初級階段,智能度方面尚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目前能被AI完全替代的工種還很有限。且因技術應用案例較少、場景復雜及用戶需求多樣等原因,在早期階段,個別行業實施升級后的人工監督及輔助壓力不增反減。

而相較于技術發展,AI賦能普及所必須面臨的用戶教育成本更是行業發展前路上的高山。僅在前期準備方面,打破固有思想、說服用戶改變傳統生產模式及改造原有生產車間等,就是一項極為耗費人力和精力的事情。以智能倉儲為例,AI調配系統的加入勢必要改造原有倉庫結構、貨架擺放規律和位置,以及安裝所需傳感器等,說服用戶和用戶學習時間往往久于賦能方案實際落地時間。

因此,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最簡單易懂的升級方式為傳統制造業賦能,讓AI的加入既不突兀還能凸顯智能化價值,才是當前制造業升級轉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這就是“智變”。

在智變基礎上,智能制造賦能者和轉型者如何能共同最大化的挖掘智變的價值、共同發掘更多應變適變場景,如何在賦能之外實現破局蛻變,羽化成蝶,是行業參與者必須共同面對,并為之努力的,這就是“突破”。

制造業瓶頸如何突破?“智變與突破——制造業人工智能產業峰會·南京”來獻策

2019年的智能制造業,不應再流浪,須要重落地,我們需要找到新思路。

作為專注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的AI明星企業,創新奇智自2018年成立以來,依托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深厚的人工智能資源和強大的AI技術專家群,于智能制造方面多有鉆研,為行業杰出代表。

3月12日,創新奇智聯合鎂客網共同舉辦的“智變與突破——制造業人工智能產業峰會”將在南京威斯汀大酒店舉行,屆時與會嘉賓將就產業趨勢、行業痛點、前沿技術和成功案例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為人工智能時代下的制造業發展尋找新思路。

制造業瓶頸如何突破?“智變與突破——制造業人工智能產業峰會·南京”來獻策

活動報名鏈接:

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8481495419100?td=2112507862099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