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鉆井,化冰取水”,NASA要在火星鉆井為宇航員拿到液態水
經過估算,研究人員預計該蓄水池每天可以產出380升左右的水,與美國人每天的人均用水量相近。
眾所周知,水是人類生存的必須品。但一直以來,因為火星上沒有水,為保障宇航員安全,登陸并長時間停留在火星一事便沒有被提上日程。
近日,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的一項新研究曝光,研究信息顯示,他們試圖在火星上鉆井,以獲得可維持宇航員在火星生活必須要的液態水。
研究人員認為,火星地表下有大量的冰川,只要在冰上鉆井,就一定會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
據了解,目前人類已經在火星上共計發現8個地點有地下冰川。其中,淺的在地表下1米左右,而深層冰川可達地表下百米以上。研究人員在通過分析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收集的數據后發現,這些地下冰川幾乎都為純冰。也因此,“冰上鉆井,化冰取水”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為此,NASA做了一次模擬研究。
研究人員預備用羅德井的地下蓄水池(從地表鉆井,鉆到冰層上,通過加熱冰層化冰儲水,在阿蒙森-斯科特南京考察站有應用),再以抽水的方式為宇航員提供液態水資源。
經過估算,研究人員預計該蓄水池每天可以產出380升左右的水,與美國人每天的人均用水量相近,但卻是國際空間站航天員每天用水量的10倍,足以滿足登陸火星宇航員的日常所需。研究人員還表示,“這些冰川在著陸點附近,且形成時間相對較晚,地表平坦,不存在其他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鉆井取水技術難度比較小。”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預備對火星車進行改裝,讓其也具備鉆井能力。而一旦在火星鉆井最終得以成功,也將加強人類對火星生命演進和氣候演變的了解。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