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聚焦氣候變化與技術創新
他們獲獎的理由是:將氣候變化和技術革新的因素融入了宏觀經濟學分析之中。
繼生理學/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之后,剛剛,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頒布。獲獎者為William D. Nordhaus和Paul M. Romer,他們獲獎的理由是:將氣候變化和技術革新的因素融入了宏觀經濟學分析之中。
新晉經濟學獎得主
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
出生于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開克,本科畢業于耶魯大學,1967年在麻省理工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師從保羅·薩謬爾遜和羅伯特·索羅。從1967年起,他一直在耶魯大學任教,并在1973年被聘為終身教授?,F任耶魯大學惠特尼·格里斯伍爾德經濟學教授和考爾斯經濟學研究基金會理事。William D.Nordhaus在耶魯大學主講經濟學原理課程。
William D.Nordhaus的經濟學研究范圍很廣,包括環境、價格、能源、技術變革、經濟增長、利潤和生產率的增長趨勢。其主要研究領域:增長經濟學、工資與價格、生態管理經濟學、轉型經濟學。除此之外,他是美國最有影響的50名經濟學家之一,全球研究氣候變化經濟學的頂級分析師之一。
1972年,William D.Nordhaus和同樣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的托賓提出凈經濟福利指標(Net Economic Welfare)。他們主張應該把都市中的污染等經濟行為所產生的社會成本從GDP中扣除;同時,加上一直被忽略的家政活動、社會義務等經濟活動。
William D. Nordhaus的研究表明,對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問題最有效的補救措施是對所有國家統一征收的全球碳稅計劃。下圖顯示了根據他的模擬,四種氣候政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保羅·羅默(Paul M.Romer)
生于1955年,美國經濟學家,曾任斯坦福大學教授,目前為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經濟學教授。他被認為是經濟增長方面的專家并且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有力候選人。Paul M.Romer在1977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并于1983年在該校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被《時代雜志》選為1997年美國最具影響力的25人之一。
Paul M.Romer在芝加哥大學本科所學的專業是數學和物理,由于想轉到法學院,在大學四年級學習了他的第一門經濟學課程。在授課教師的影響和鼓勵下,Paul M.Romer放棄了學習法律的念頭,轉而走上了經濟學的求索之道。大學畢業后,他轉到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在那時開始了經濟增長理論的研究,1982年轉回到芝加哥大學,1983年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先后擔任羅切斯特大學助理教授、芝加哥大學教授和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教授、現任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Paul M.Romer在1986年建立了內生經濟增長模型,把知識完整納入到經濟和技術體系之內,使其做為經濟增長的內生變量,也就是四要素增長理論,即新古典經濟學中的資本和勞動(非技術勞動)外,又加上了人力資本(以受教育的年限衡量)和新思想(用專利來衡量,強調創新)。
Paul M. Romer的研究表明,思想的積累如何維持長期的經濟增長。他展示了經濟力量如何管理公司產生新想法和創新的意愿。
下面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一些不可不知的“數字”
1、諾貝爾經濟學獎設立于1968年;
2、從1969年首次頒獎到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頒發了50次,獲獎者共81人。其中,有25次為單人獲獎,19次為雙人獲獎,6次為三人獲獎;
3、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的平均獲獎年齡在67歲左右;
4、最年輕的經濟學獎獲獎者是Kenneth J. Arrow,他在1972年獲獎時僅51歲;
5、最年長的經濟學獎獲獎者是Leonid Hurwicz,他在2007年獲獎時已經90歲高齡;
6、在以往歷屆的經濟學獎獲獎者中,只有1位是女性,她就是2009年的獲獎者Elinor Ostrom,她的獲獎理由是:因對經濟管理行為的卓越分析。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