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拜騰畢??担耗暇┕S最終產能將達每年30萬臺

伶軒 7年前 (2018-09-10)

拜騰將于明年量產前完成C輪融資。

當前,傳統汽車技術的發展空間已觸及天花板,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迫在眉睫。而隨著智能、物聯網和新能源等的發展,全球汽車產業迎來了新引擎,電動智能汽車由此成為了升級未來交通出行方式的關鍵。也因此,國內涌現出了一批造車新勢力,拜騰就是其中佼佼者之一。

從今年1月第一款概念車型BYTON M-Byte Concept亮相CES到全球總部在南京正式啟用,再到于亞洲CES前夜發布第二款概念車型BYTON K-Byte Concept,并于近期在成都拉開了BYTON M-Byte Concept的中國路演之旅。拜騰在新能源智能汽車及交互大屏等方面的發展,可謂是非常迅速的。

在剛剛結束的“2018中國人工智能峰會”上,鎂客網對拜騰CEO兼聯合創始人畢???/a>博士進行了一場深入專訪,就創立拜騰的初衷、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與傳統汽車產業的不同及挑戰、拜騰未來的資金和量產規劃等問題,有了一次深入探討。

專訪 | 拜騰畢??担耗暇┕S最終產能將達每年30萬臺

以下,是本次專訪實錄:

鎂客網:您是電動化出行領域的知名專家,擁有機械工程學博士學位。您對“汽車”有著怎樣的認知和看法嗎?以及隨著時代的推進,認知有怎樣的變化?

畢??担?/strong>我在汽車行業已經有20多年的從業經驗,在寶馬工作了20年,在拜騰也已經有了2年多的時間。剛開始加入寶馬的時候,汽車就僅僅指的是機械的那一部分,包括發動機、底盤、車身等,那時候大家對于汽車軟件的認識是非常膚淺的。

當時,我們的關注重點也在汽車機械方面,工程師會做很多的測試,其后進行生產。寶馬在此方面就有著100多年的歷史。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有了第一款電氣汽車設備——ESP,就是車身電子穩定系統,我們也是從這里開始,不斷的將電氣化元件整合到汽車部件當中。

可以看到,很短的時間內,越來越多汽車相關的電氣元件不斷被研發出來。但由此而來的,就是業界普遍面臨的挑戰:多個電氣元器件整合非常困難。大概是到了2005年,汽車電氣化發展至了一個相當復雜的階段,幾乎所有的公司都遇到了瓶頸,因為他們沒有相關的工藝以支持他們實現相關電器元件的整合。

后來,各公司開始在此方面不斷的投入大量資金,包括人力資源的培訓等。最后,終于成功了,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電動汽車。

如今,行業發展越來越迅速,很多新鮮的事物、技術開始出現,包括高速互聯、大屏、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全新的技術,都在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隨著發展速度的加快,其復雜性也在增加,而很多公司卻不能很好的應對這樣的情況。因為這需要企業擁有相關高技能的人才,并且有相應的技術和工藝流程的儲備。

對于傳統的汽車廠商來說,他們本身的人力資源是非常龐大的,可能有10-20萬的員工。如此一來,就沒有辦法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轉型。因此,對于拜騰這樣的初創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我們是全新的,可以從0開始培養需要的人才、研發相應的技術和工藝流程,并且轉化我們的思維方式。

所以說,拜騰不僅僅是一家造車公司,我們更是一家以技術為導向的企業,更是一家以軟件和消費電子技術為核心的企業。我們有相應的人才、技術和工藝流程,發展速度也非常的快。雖然,我們也有著很好的汽車制造能力,但我們的核心依然是一家以軟件、互聯網和消費電子為基礎的企業。

鎂客網:您是怎么看待中國的新能源行業的?拜騰能很好的與之融合嗎?

畢??担?/strong>首先,我們要知道,未來不僅僅是電動車就可以真正改變出行方式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打造一款智能的、互聯的、自動駕駛的汽車。很多公司在這方面不具備優勢,而這是拜騰的優勢。除此之外,我們需要改變商業模式,因為未來我們不僅要銷售車,這可能只是總體業務很小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是把智能汽車作為一個平臺,和消費者產生更多的業務聯系,也為其提供更多出行服務。這才是未來業務的重點。

那么,你可能會問,為什么我們會選擇來中國創立拜騰這家公司呢?為什么一個德國人,甚至連中文都不會說,卻到中國來創業呢?我覺得有四大原因:

一、中國有著全球最大的市場,汽車年銷售達到近3000萬輛。我們希望能在這個市場中占有一定的份額;

二、中國的發展非常的快。我經常把中國和我的家鄉慕尼黑做對比,在慕尼黑,雖然它很美麗,但離開一年后再回到那,可能不會發現任何變化。但是在中國的城市,離開一個月,其變化都有可能是翻天覆地的;

三、中國是一片創業的熱土,這里有很多投資者都愿意投資早期項目,尤其是對團隊和夢想的投資。這在歐洲、美國都是很難見的;

四、中國政府支持力度很大,愿意在這方面提供大力的支持。我們要做的是智能互聯的自動駕駛電動汽車,這不僅僅能給消費者帶去便捷,更為重要的是,這是汽車行業第一次為社會創附加價值。以往,雖然很多人很喜歡買車,但汽車會帶來的污染、交通事故,也會占用很多的交通空間,這是很大的資源浪費。而電動汽車是可持續發展的,不會帶來污染。而且有數據顯示,自動駕駛汽車還能減少至少90%的交通事故。對于互聯汽車來說,則可以減少50%的停車位需求。因此,政府和相關政策才會大力支持電動車和互聯智能汽車的發展。

所以,基于以上所說的四大原因,把拜騰建立在中國就很好理解了,而中國也會成為這場變革的領導者。

專訪 | 拜騰畢??担耗暇┕S最終產能將達每年30萬臺

鎂客網:拜騰不同于傳統車企,你們的團隊來自汽車、互聯網等多個領域,這樣的組成結構對拜騰來說最大的益處是什么?在管理上和之前寶馬有何不同嗎?

畢??担?/strong>其實不能說是益處,這是做智能電動車的前提。我們需要一個多元化的團隊,因為我們最終要做的是在四個車輪上的智能終端,所以我們需要在軟件、用戶界面、電器化和互聯網等有從業背景的人才。

但是無論如何,智能電動車依然是汽車,很多初創企業會忽視汽車制造部分的重要性。實際上,智能汽車還是有很多工程化、工業化、生產的部分,只有做好這些,才能保證大批量生產。所以,工業化才是這個行業中最復雜艱難的事情。

我們的團隊,既有來自高端汽車制造行業、對汽車有著巨大熱忱的專業人才,同時也有來自于消費類電子、互聯網汽車行業的人才。

而在管理這類初創企業中,最大的挑戰是,我們不僅僅要打造公司的汽車企業文化,更為重要的是要創造一個有消費類電子和互聯網思維的企業文化。因為對于傳統汽車行業來說,在量產前兩年就會對汽車整個功能進行固化,其后的改變很少,尤其在銷售之后,幾乎不會有任何改變,但這個時候,對于市場來說,兩年前就設計好的汽車已經過時了。

所以,我們需要有不同的運營方式。先落實相應的硬件,當消費者購買產品后就可以一鍵升級。比如,我們可以短周期對軟件及功能進行更新和升級,甚至可以實時的解決一些問題。但這些,是傳統汽車制造人才很難去做的,因為他們的思維是固化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消費類電子文化、互聯網思維與傳統汽車很好的整合起來。

專訪 | 拜騰畢??担耗暇┕S最終產能將達每年30萬臺

鎂客網:新能源汽車前期投入資金非常巨大,拜騰有資金方面的規劃嗎?量產的計劃可以談談嗎 ?

畢??担?/strong>我們剛剛完成了5億美元的B輪融資,而去年我們也拿到了2.4億美元的融資。預計到明年年底,我們會進行量產,在此之前,我們會進行C輪融資,大約在明年年初開始。

因為新能源智能汽車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的行業,所以我們需要大量融資。另外,我們在南京的工廠最終的產能將達到每年30萬臺,我們將基于同一個技術平臺生產三款不同的汽車,預計需要四年時間進行產能爬坡。

我們的第一款車在今年的拉斯維加斯、北京車展等均有亮相,是一款SUV,名為BYTON M-Byte Concept。第二款車則在今年的亞洲CES上亮相,是一款名為BYTON K-Byte Concept的轎車,外形十分美觀。

鎂客網:在南京建立全球生產總部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呢?

畢??担?/strong>中國不同省份、技術對于擁有新技術的初創企業都是很友好的,因為新技術代表著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也和很多市政府進行了相關探討,考慮了很多因素,例如政府給予的支持、物流條件、提供的辦公場地以及和相關市場的發展狀況。綜合考慮下來,我們認為南京是最為合適的,我們也很高興拜騰的全球總部落戶在了南京,得到了南京政府的大力支持。

鎂客網:您這樣的創業者是非常忙的,您是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呢?

畢??担?/strong>其實平衡是非常難的,工作已經幾乎成為了我全部的生活,二者之間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我是為了拜騰而生的。

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平衡是一個挑戰,雖然現在還沒找到那個平衡點,但我在盡可能做到最好。我可以說是嫁給了拜騰,我的家庭成員應該不會很喜歡我這樣,但他們是知道我對汽車是有熱情和情懷的,所以都在大力的支持我。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