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數據包圍,還有隱私可言嗎?
毫不夸張地說,液態金屬電磁屏蔽涂層材料將會成為一匹黑馬,有望解決現有市場產品的諸多BUG。
“很多人還沒搞清楚什么是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來了,我們還沒搞清楚移動互聯的時候,大數據時代又來了。”——馬云卸任演講
移動支付、網約車出行無疑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們的工作、生活,人們不用再掏錢包付款,拎著大小包狼狽地整理零錢,一部手機即可立即解決所有日常支付;也無需在做了全套小假期出行攻略后無奈堵在自家停車場排隊出庫,打開手機軟件,私人專車隨叫隨到,輕松出行。
但大數據在便捷我們工作生活的同時,一些問題隨之產生:私人信息泄露,個人健康存在隱患,等等。
參加一場促銷活動,第二天就會收到活動主辦方的營銷短信,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相關賣家的促銷信息,注冊的私人手機號已經不知道被變賣幾手,垃圾騷擾短信一波接著一波,讓人苦不堪言。而在前不久,全球最大社交網站 Facebook更是被曝出史上最大數據泄露丑聞,一家接入了Facebook API 接口的數據分析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l) 在未經用戶許可的情況下,盜用了高達 5 千萬用戶的個人數據信息,包括 Facebook 、推特、Snapchat 等美國主要社交網站公司都受到波及。由此可見,全球范圍內的私人信息泄露問題已經十分嚴峻。
與此同時,我們也時刻被手機輻射包圍,手機輻射屬于電磁波輻射的一種(非電離輻射Non-Ionizing radiation),電磁輻射會引起神經衰弱、食欲下降、心悸胸悶、頭暈目眩、精神不振等病癥,甚至可能誘發腦部腫瘤。長時間高頻率使用手機容易使人衰老,就好像常吸煙的人衰老得快一樣??茖W研究員認為,手機輻射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已成定論,現在世界各國的分歧在于手機在什么情況下并在多大程度上損害人體健康。研究人員同時指出:手機的電磁輻射可使人體產生比較嚴重的神經衰弱癥候群,如頭痛、頭暈、乏力等不適,造成植物神經機能紊亂與心血管系統疾病等危害。除了手機輻射以外,常見的筆記本電腦、電吹風、接線板插座、微波爐、電磁爐也都是電磁輻射大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8702-2014 《電磁環境控制限制》明確規定了對公眾曝露電磁場(不包括職業照射和醫療照射)的場量限值和評價方法,明確提出了在1Hz-300GHz頻率范圍的電場、磁場、電磁場的限定標準。
此外,隨著新能源車逐漸在北京、上海、深圳、重慶、杭州等城市的推廣,越來越多的朋友已經加入電動出行的行列,但仍然有不少人在觀望,他們除了對電動汽車的續航、價格等擔憂外,更多是對電動汽車電磁輻射的擔憂。就連手機的電磁輻射對人體都有一定傷害,更何況體積更大的電池組和電動機系統呢。經測試,某品牌電動車最大磁感應強度是18.7μT,低于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WHO)的標準(100μT),但這并不代表長時間使用是絕對安全的,特別是對電磁感應比較敏感的兒童或孕婦。而且,未來隨著電動汽車功率的進一步增強,續航里程和智能化程度的進一步提升,這個方面的安全隱患不得輕易忽視。
為了解決電磁污染的問題,避免用戶裸奔于高度發達的信息文明社會,一系列的電磁屏蔽產品應需求而生。
就產品形態而言,目前主流的電磁屏蔽產品包括剛性板材、柔性屏蔽薄膜、泡棉、金屬屏蔽網等。這些不同類型的電磁屏蔽產品由于形態性能各異,所表現出屏蔽效果及適用領域也不盡相同。用一張表格縱橫對比如下。
各類屏蔽涂層材料技術特點比較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板材和屏蔽膜在小尺寸電磁屏蔽上具有較好的應用性,然而針對大面積、且表面結構復雜的建筑物墻體而言存在著剛性強、不易剪裁、焊接施工成本高、美觀度差,鉚接存在縫隙且耐久性低、不適合于曲面等缺點。泡棉和屏蔽網雖具有一定的柔性,但由于其存在孔隙,對于頻率較高(18GHz以上)的電磁波屏蔽效能較低。泡棉如達到理想屏蔽效果使用的厚度一般較大,空間占用率較高。
電磁屏蔽涂層材料可以涂覆于任意結構的基材表面,形成均勻致密的薄膜,具有施工方便、快捷、實用性強及性價比高等特點,是在建筑上進行屏蔽施工的較好選擇,但其屏蔽效果僅能達到或接近泡棉、屏蔽網和屏蔽薄膜的水平,無法滿足人們較高要求的電磁屏蔽需求,無法完全取代板材的地位。
市場上常規的屏蔽涂料多是通過特殊的工藝將導電顆粒在溶劑存在的情況下均勻的分散在高分子粘結劑中,隨著溶劑揮發而固化成型。目前普遍被市場認可的涂層材料分為銀系、銅系、鎳系、碳系四大類。其中銅在使用初期導電性能優異,但由于抗氧化性能差,無法滿足長期使用的需求,而隨著產品氧化的程度越大,其導電性會隨之下降。銀系屏蔽涂料成本高,每公斤6000-12000元不等,而其僅適用于中等頻率電磁屏蔽場景。比較之下,碳系產品雖然抗氧化表現優異,成本很低,但其初始導電性能低,屏蔽效能極低,也無法滿足人們對電磁屏蔽涂料綜合表現優秀的預期。各類市售電磁屏蔽涂料無法滿足軍事雷達區的指揮室、涉密會議室、機要室的屏蔽需求。
各類屏蔽涂料厚度與屏蔽效能關系
而與以上電磁屏蔽涂料相比,液態金屬電磁屏蔽涂層材料無疑具有更高的綜合性價比。液態金屬電磁屏蔽涂層材料能夠有效阻擋超過99.9999%的電磁輻射。在封閉空間內涂刷20微米涂層后,內部污染源的電磁干擾僅剩百萬分之一。與市場上常見的基于有機溶劑的傳統電磁屏蔽涂層材料相比,具有電導率高、電磁屏蔽效能高、屏蔽頻率范圍寬、有效成分含量高等突出優勢。液態金屬電磁屏蔽材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達到軍工B級(GJB5792-2006)的柔性涂層材料。(注:A級為軍工入門級別,B級顯著優于A級)
MZM-S10B的屏蔽效能曲線(與GJB5792-2006標準對比)
MZM-S10B在(1-40GHz)屏蔽效能曲線(連續測試)
系列產品屏蔽效能數據與市售產品對比
系列產品導電性數據及與市售產品對比
電磁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與電導率、磁導率直接相關。
液態金屬電磁屏蔽涂層材料的高電磁屏蔽效能一方面來自于其極高的導電性。電導率接近純鐵的電導率,是一般電磁屏蔽涂層材料的20-50倍、導電銀漿的2-10倍。
液態金屬電磁屏蔽涂層材料對于涂刷基材適應性廣泛、附著力高,可在混凝土、塑料、木頭、玻璃等多種基材表面涂刷,同時具有比其他材料更高的附著力。
另一方面液態金屬屏蔽涂料中填充了大量磁性功能材料,可有效對10kHz-200KHz左右的磁場、電場實現有效屏蔽。
在室內任意空間單獨涂刷液態金屬電磁屏蔽涂層材料,可在獨立屏蔽Wi-Fi信號、手機信號、GPS信號的同時,不影響其他空間對于各類信號的使用,以滿足特殊醫療設備運行、精密儀器電磁潔凈環境。在機房與其他辦公區域間隔的墻體涂刷,既可避免電磁波對人員健康及電子設備影響,又可防止空間電磁信號及外部電子設備對機房的影響。
利用液態金屬電磁屏蔽涂層材料在非平整表面均勻涂覆成膜的能力,可直接應用于存放或攜帶精密儀器的柔性包裹及防震箱內,一方面可以防止儀器設備中信號源對人群造成電磁干擾,亦可防止包內設備被干擾源破壞。
目前需要電磁屏蔽的機要單位建筑風格多為哥特式、巴洛克式、羅馬式、伊斯蘭風格,其多使用穹頂或尖頂,顯然鋼板屏蔽很難滿足這一高要求,而液態金屬兼具導電性、流動性和粘結性的特點,復合流體導電屏蔽材料可在外力作用下受控形變并可抵抗重力定型,實現自支撐。
多種基材表面印刷及附著(百格測試)效果圖
注:百格測試主要適用于涂層材料附著力的測定。不僅適用于實驗室,也可用于各種條件下的施工現場。以百格刀和標準膠帶為工具,將涂層做格陣圖形切割并穿透,劃格完成的圖形按六級分類(ISO標準0-5級),評定涂層從底材分離的抗性。本產品附著力為0級(最高級別)。
墻體長時間實驗效果圖
圖片中在對墻體表面做基層處理后,將液態金屬電磁屏蔽涂層材料刷至其表面,在其表面再刷一層乳膠漆加固保護,屏蔽效果不受影響。
普通導電屏蔽涂料也同樣面臨“保質期”的問題,在涂刷一段時間后,其屏蔽效果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弱,為保證較好的屏蔽效果,我們需要不斷在原有表面進行重復涂刷。而液態金屬電磁屏蔽涂層材料在1000小時濕熱測試過程中電阻變化不超過10%,可以滿足日常條件下長達3-5年的正常使用。
產品耐濕熱、耐候性實驗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液態金屬電磁屏蔽涂層材料可在任意表面均勻涂覆并牢固附著,實現對電磁輻射源或被保護物體的有效屏蔽,隨身攜帶的大量銀行卡、ID卡等可以借此避免掉存在的相互干擾消磁的風險,甚至銀行卡被不法分子通過特殊設備盜刷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液態金屬電磁屏蔽涂層材料還可進一步加工制備成電磁屏蔽服裝、電磁屏蔽窗簾、電磁屏蔽建材、電磁屏蔽帳篷等,廣泛運用于軍事、電子、航空航天、建筑等多個領域,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液態金屬電磁屏蔽涂層材料將會成為一匹黑馬,有望解決現有市場產品的諸多BUG。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