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極客大獎評選進行時,年度十大消費科技產品花落誰家?

伶軒 8年前 (2017-09-18)

所有充滿期待的喧囂和不確定性的產品,或許及至年底,都將在2017極客大獎(Geek Awards 2017)年度評選的活動中交出一份答卷。

上周蘋果公司的一場發布會吸引了過多的眼球,以至于似乎除了iPhone X,及其帶來的一系列新技術和新爭辯之外,整個消費科技業界再無可說的大事。其實不然,在那前后被蘋果光芒所遮掩的,還有小米的MIX2,三星的Galaxy Note8,夏普的曠視AQUOS 8K電視……甚至,還有打令智能發布的打令VR手機新品V10S、V11S——高達4999元和9999元的定價亦可窺見其“攪局”手機市場的雄心。

2017極客大獎評選進行時,年度十大消費科技產品花落誰家?

消費科技直達用戶,是人們衣食住行的好伴侶,歷來都是檢驗科技公司成色的最佳市場。美國消費技術協會(CTA)的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消費科技產品市場規模7610億美元,其中“七大件”( 電視機、照相機、臺式機、筆記本、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功能手機)占據了78%的份額。預計2017年全球消費科技產品市場的規模將達7540億美元,其中“新七大件”(功能手機被智能手表取代)將占據81%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中國已被CTA認為是消費科技頂級發達國家,在智能制造的企業數量、產品質量、創新程度等方面都位居前列。作為頂級發達國家,中國消費科技的各個領域,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在手機領域,除了小米、蘋果等公司已發布新品引領的全面屏理念外,即將發布的華為Mate 10,搭配上號稱第一款人工智能CPU的麒麟970,將如何重新定義智能手機的智能,或是下半年行業最大的變數。另外,諸如打令的VR手機,ivvi的K5裸眼3D手機,會不會走出噱頭,將炫酷落實到實處,也十分值得期待。

在手表領域,蘋果Watch 3終于加入了人們期待已久蜂窩網絡,讓不少人直呼終于可以一定程度上離開手機了。加上此前的華為手表,兩大巨頭都開始給手表注入更多能力的時候,小米生態鏈企業華米Amazfit米動手表會不會選擇跟進?更進一步,大品牌的力挺能否帶動顯露疲態的可穿戴設備重回聚光燈下,接下來數月或將見分曉。

在PC領域,華為發布的MateBook X等三款本子,能否復制手機的成功路徑,用不錯的質量和高性價比挑戰蘋果MacBook,微軟Surface,以及聯想、華碩等公司的超極本?小米也發布了最新的小米筆記本Pro,目標同樣直至蘋果,兩大網友口水戰中的“宿敵”,為何會不約而同盯上PC這個被宣判為低利潤的行業?

此外,在被CES主辦方美國消費技術協會(The 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定義為消費科技“新七大件”的其他幾個領域,還有哪些玩家在努力耕耘?有什么故事正在發生?還有哪些代表性產品未被發掘?

以上,所有這些充滿期待的喧囂和不確定性,或許及至年底,都將在2017極客大獎(Geek Awards 2017)年度評選的活動中交出一份答卷。公開資料顯示,極客大獎(Geek Awards)是《極客網》牽頭發起的公正而權威的TMT年度評選,集20萬專業讀者、500名自明星(自媒體)作家、評委會專家及極客網編輯團隊之力評選而出。自2015年以來,極客大獎今年已是連續第三年舉行,規格和規模逐年提升,記錄并見證著中國極客們的創造創新歷程。

據介紹,極客大獎年度十大消費科技產品(www.fromgeek.com/awards/2017/xfkj/),將評出那些既有創新也有口碑的消費級電子科技產品。參與評選產品必須滿足兩個基本條件:第一,該產品必須是在2017年發布或在2017年有換代升級的新產品;第二,該產品既要有創新突破也要有用戶口碑,且能代表或部分反映該類產品未來發展的趨勢。具體流程上,評選從9月1日至11月30日,將歷經項目征集、大眾票選、評委會專家評選、頒獎典禮四個環節。其中,項目征集由企業自薦或網友推薦產生;大眾票選為極客網讀者投票,權重占70%;評委會專家由資深自媒體作者、企業及投資機構高管組成,權重占30%;頒獎典禮將于12月初在北京舉行,所有入圍及獲獎企業都將受邀參與。

根據極客大獎官網(www.fromgeek.com/awards/)的信息,除年度十大消費科技產品外,正在進行中的2017極客大獎(Geek Awards 2017)將評選除年度十大新商業企業、年度十大前沿科技產品、年度十大金融科技企業、年度十大企業服務產品、年度十大創客先鋒、年度十大互聯網轉型企業、年度十大人工智能企業、年度十大大數據企業、年度十大云計算企業、年度十大自媒體作者,共12類獎項120個名單,以期能夠全面而系統地地勾勒出風云變幻的2017科技商業版圖。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