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人工智能峰會盛大開幕,李開復、胡郁等大咖云集現場
李開復表示,無人駕駛可能成為核心應用,其中催化的技術可以把機器人等應用推動起來。
12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聯合舉辦的2017中國人工智能峰會在南京國際博覽會議中心盛大開幕,現場嘉賓云集。
據鎂客網記者現場報道,上午期間,中國科技部發展司領導吳向、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等領導分別就我國、南京市的人工智能的現狀和未來的戰略計劃作了說明。隨后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郁、“遞歸神經網絡之父”尤爾根·施米德胡貝、南京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周志華、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等人分別就AI的技術與發展進行了主題演講。
在演講期間,胡郁向大家介紹了訊飛超腦項目,并特別指出超腦這一概念。對此,他表示,我們如果能挖掘真正學習的奧妙也就是智能動力學,就能夠造出比大腦更優秀的人工智能系統,即超腦。
同時,就人工智能是否能替代人類這一問題,胡郁明確表示:“當人工智能具備感知智能、認知智能,它們可以替代一些工作,但是一些啟發性、原創性的工作是不可替代的。準確的說,人工智能不是替代人類工作,而是替代工作中的某些技能。”
隨后,尤爾根·施米德胡貝就《人工智能如何能改變人類的文明》進行了主題演講,演講中,他特別介紹了自己提出的長短時記憶(LSTM)理論,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是一種時間遞歸神經網絡,適合于處理和預測時間序列中間隔和延遲相對較長的重要事件。通過LSTM,機器可以實現一些自我學習、深度學習,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智慧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該理論讓機器像孩子一樣,自主學習,也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智能。
目前,亞馬遜、facebook等都用到該理論,甚至像自然語言處理,比如谷歌翻譯,也或多或少用到了LSTM。
關于自己初創公司Nnaisense的愿景,尤爾根·施米德胡貝表示,他希望建立一個通用的AI平臺,讓大家可以借助該平臺做很多事。
最后,關于人工智能,李開復特別強調了三點:硬件加速非常重要;識別和理解是兩回事;無人駕駛可能成為核心應用,其中催化的技術可以把機器人等應用推動起來。
更多會議精彩內容,鎂客網將會持續為大家帶來報道。
直播鏈接:
http://mklive.im2maker.com/lives/15?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