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自動駕駛汽車不會緩解交通壓力,需要定價機制給予約束
隨著自動駕駛汽車在外賣、快遞、旅游、打車服務等行業的發展,僵尸車的數量必定會有所提升。
近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交通運輸研究所聯席主管盧·富爾頓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盡管很多人認為自動駕駛技術可有效的改善如今的交通狀況,但實際上它對交通的影響是很小的,而且很有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
富爾頓認為,在有定價系統對自動駕駛車輛進行管控之前,道路上勢必會出現很多零乘員的車輛,即所謂的“僵尸車”。特別是在私人擁有自動駕駛汽車達到一定的普及度時,交通將面臨極大的壓力。
當下,很多正在研發或準備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都表示,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將有效的緩解交通壓力和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頻率,并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大眾的通勤時間。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自動駕駛汽車在外賣、快遞、旅游、打車服務等行業的發展,僵尸車的數量必定會有所提升,且在有有效法律法規約束之前,這一現象不會有所緩解。
富爾頓表示,制定定價機制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的防止零乘員車輛的泛濫。目前,馬薩諸塞州議會已經提交了關于無人駕駛汽車征收稅收,以防止“僵尸車”出現的提案。據悉,一旦這一提案通過,零乘員車輛將需繳納2.5美分/1英里的稅費。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