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C 2017:VR新技術搶了游戲的風頭,成了大會最大寵兒
各大廠商已經開始重點部署他們在虛擬現實相關技術方面的研發工作,并為此進行強強聯合。
GDC(游戲產業大會)一直是公認的全球最大的游戲產業大會,每年都會有數萬名游戲開發者前去參加,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最新成果。
2017年的GDC已于上月27日在美國舊金山莫斯康展覽中心開幕,本屆大會分為虛擬現實開發者大會(VRDC)、游戲展覽、技術交流、獎項頒發四個部分。今天,鎂客君就帶大家看看,那些正在或即將GDC 2017上大放異彩的虛擬現實游戲開發者們。
OpenXR標準出臺,AR/VR“碎片化”亂象即將終結
去年年底,計算機圖形行業規范組織Khronos發起了VR規范化行動,此舉還獲得了包括谷歌、Intel、Epic等在內的知名企業的支持。在GDC 2017上,該項目被正式命名為OpenXR。
現今AR/VR行業存在明顯的應用程序雜亂且支持設備單一的問題,OpenXR便是致力于制定有關VR/AR標準API(應用程序接口),為開發者打造一次編寫、處處運行的開發環境,以及為消費者節省游戲成本等。
Tobii新演示,眼球追蹤技術在VR社交中具有強勁潛力
很多人在體驗VR社交后都有死板、不生動的感覺,那是因為現在大多數的VR社交無法做到靈動交流,例如無法滿足體驗者在社交過程中對眼神、肢體交流的需求。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Tobii專門為他們即將在GDC 2017展示的眼球追蹤技術做了一段簡短而精致的預告短片,以證明眼球追蹤技術在VR社交中的強勁潛力。
視頻分為兩個部分,虛擬角色分別站在左右兩面鏡子中,進行在不使用眼球追蹤技術和使用了眼球追蹤技術體檢下的動作演示對比。此外,視頻中還演示了利用VR手柄仿真唇部、頭部、收手部的運動,極大地加強了VR社交人性化程度。
索尼的新動畫系統程序,讓NPC動了起來
另一個在GDC 2017上展示他們在VR社交上的突破性進展的就是索尼Magic Lab實驗室,此次他們帶來的是一個全新的動畫系統程序。
從這一動畫系統程序的演示可以看出,游戲中的NPC不僅可以進行極其逼真的眼睛、頭部和身體運動,還可以在理解環境的聲音變化和玩家的聲音、動作的變化后給予玩家一定的回應,極大地提高了玩家與NPC的互動性。
AMD與FOVE聯手,共同打造VR的多級精度渲染
VR頭顯無法在現在全面普及的原因,除了內容匱乏、硬件舒適度有限外,還包括畫面不清晰這一重要原因。試想,當你玩游戲時畫面極其模糊,你還有心情玩下去嗎?
但是高精度圖像的渲染素來對芯片、內存的要求極高,相應的,其難度和成本也就極高。所以,硬件和芯片作為圖像渲染中重要的兩環,必須要在產品性能上有所突破。這不,AMD與FOVE就在GDC 2017上宣布聯手,共同打造VR的多級精度渲染。AMD VR總監Darryl Sartain表示,FOVE借助AMD顯卡,其GPC的性能提高了至少有30%。
AMD宣布重新啟用舊技術
除了與FOVE聯手,AMD還宣布將重新啟用正向渲染技術。
正向渲染技術曾被應用于早期的渲染中,但是隨著延遲渲染技術的出現和應用,為了節省更多的時間,正向渲染技術逐漸被開發者淘汰出局。然而,AMD決定重新啟用這一“老舊”的圖像渲染技術。
雖然延遲渲染技術可以將碎片化的幾何圖形和光照計算置于不同的路徑中,以節省計算和渲染時間,但延遲渲染對于硬件的內存要求很高,具體操作過程中又有很多不便之處。相比延遲渲染,正向渲染雖然比較“老實”,但內存占用率低,可以極大的提高GPU的運行效率和渲染的效果,更能保障體驗的流暢性。
SMI與Valve將推出帶有眼球追蹤功能的HTC Vive頭顯
SMI在官方新聞稿中表示,將與Valve合作,把眼球追蹤技術帶到 OpenVR上。
SM商務經理Christian Villwock表示,他們即將在GDC 2017上推出更新的HTC Vive頭顯,并對新的OpenVR 眼動追蹤功能進行演示。
LG將展示他們的VR頭盔原型
LG將在本次GDC的Valve展區展示一款VR頭盔的原型,為其最終的商用產品收集專業反饋意見。
據了解,LG的這款頭盔已經使用了Valve的Lighthouse激光定位追蹤技術,此外,LG希望能夠打造“高保真的下一代VR體驗”。
Genvid將展示VR直播新技術
VR直播從第一次推出到現在,一直沒能得到大眾好評,因為它真的很無趣。
為了能讓VR直播打破觀看角度的限制,Genvid宣布將在GDC 2017上用HTC Vive演示一個新的VR直播技術,這一技術可以滿足觀眾多角度觀看的需求,以增強直播的互動性。
結語
從本屆GDC可以看出,各大廠商已經開始重點部署他們在虛擬現實相關技術方面的研發工作,并為此進行強強聯合。然而從目前公開的現場消息看,這些VR技術還遠不能夠滿足大眾對VR的需求,但相信只要VR一直在這樣的積極的環境中成長,早晚會真正的走入我們的生活的。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