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俊和他的VBike:做終極形態的智能公共自行車
有一種自行車叫VBike,它的使用方便性可以達到“最后一米”。
【導讀】有一種自行車叫VBike。相比于傳統的公共自行車,它無需車樁、可隨時預約、可隨意停放,甚至可以用積分免費使用——總而言之,它的使用方便性可以達到“最后一米”。
霍俊說:“我們是做自行車的。我們希望我們的VBike(智能共享自行車)能為大眾帶來一種更方便、更安全、真正實現點到點的出行方式。未來,經過改造升級的城市公共自行車也將納入這一體系,為更多的人帶來便利。”
VBike團隊:專家和大牛的組合
霍俊,南京迅之蜂智能科技CEO、VBike創始人,碩士研究生,首席執行官,資深創客,2012年畢業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創立南京迅之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組織研發Zebra智能自行車項目,并獲得百萬美金級融資。參加IBDC國際自行車設計大賽榮獲Excellent Award大獎,并獲邀參加臺北國際自行車展;郭則宇,迅之蜂COO、VBike聯合創始人?;艨⌒愿癯练€睿智,而郭則宇充滿激情和狼性,這兩位湊到一起,讓人不禁聯想到《亮劍》里的趙剛和李云龍。
VBike的團隊成員也是各有所長,從研發、生產到市場、管理,都是各領域的精英。
VBike緣起:交通工具更迭,自行車二度受寵
人類的出行代步工具從腳到馬再到車,經歷了上千年的更迭,而 “車”的更迭呈現出了一個有趣的循環:自行車——電動車——汽車——自行車。如今的城市交通,一個字形容,慘。早上堵完晚上堵、堵過了高架堵街道,很多時候,你坐在車里看“堵景”,騎自行車的人在車外微笑飛馳。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什么時候最需要自行車?”
“除去現在大家極力提倡的綠色、健康出行,人們選擇自行車出行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選擇公共交通出行的人群,自行車成為其公交地鐵換乘的主要交通工具;
第二,有車一族在目的地交通擁堵或者停車不便的情況下,自行車出行也是其選擇之一
第三,日常出行中,目的地走路太遠,開車或打車太近的情況下。
公眾在選擇代步工具時,首要考量的就是“便捷”二字。出門辦個事,距離不遠的情況下,騎自行車在很多時候確實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便利。但自行車日常使用頻率不高、自行車停車位緊缺、頻繁失竊等問題人們讓自行車又愛又恨。因此,為了給人們提供一種低成本、低風險、高效率的出行方式,公共自行車就應運而生。
VBike契機:中國式公共自行車,尷尬的不止一點點
“我第一次騎公共自行車,就因為剎車系統故障,摔得凄慘無比。”一提到現有的城市公共自行車,霍俊立馬就想起了他那段遍體鱗傷的經歷。
“是啊,我就記得有一次晚上出門,走了快一公里才找到公共自行車點,卻發現一輛車也沒有。最后沒辦法,只好打了個起步價去目的地,郁悶的來!”郭則宇也被勾起了回憶,操著一口南京話抱怨道。
然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中國式公共自行車,尷尬的卻不止這一點點。
即便是沒有用過公共自行車的人應該也知道,想要完成公共自行車的使用流程,需要四步走:辦卡——找車樁刷卡取車——使用——找車樁還車。除去辦卡的繁瑣,“找車樁”成為了最大的麻煩。
“我們做過一些調查,自己也親身實踐過。以南京為例,2016年公共自行車覆蓋數量達30000量。但是這個數字并不能保證我們出門就有車騎,甚至有時候找車的時間比騎車的時間還長。”然而,這樣的尷尬只是對于公眾而言的,對于政府和代理公司來說,他們還要頭痛選點、站臺搭建、供電、維護、以及成本高等一系列問題。
此外,現有的公共自行車管理系統不具備數據統計的功能和離樁后的數據采集功能,這一缺陷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丟車”和“車況差”。
VBike格調:不僅僅是升級版的公共自行車
“這是一款名為“斑馬”的智能時尚自行車,擁有包括雙邊力矩傳感器、低噪音電機、能量回收系統、坡道緩降系統、智能安全系統等多項技術,為用戶帶來非凡的騎行體驗,可以說是VBike的前身。”談起智能自行車項目,不善言辭的霍俊卻是充滿了自信。“但它10000+人民幣的價格注定了它只能成為小眾化的時尚單品。同時由于是和荷蘭的團隊共同打造的,因此從設計之初,就更加具有濃郁的歐洲風格,更加適合歐美市場。”
如何讓智能自行車的服務層面從小眾轉至大眾,讓創業成為一種可以為社會創造價值的行為?霍俊和他的團隊想到了“VBike智能共享自行車”。
VBike智能共享自行,可以解決傳統公共自行車的問題、提高傳統公共自行車性能、增加傳統公共自行車功能。顯然,他們做到了這一點。
“剛剛說到,公眾對現有自行車最大的不滿就是車樁定點的問題,你們是怎么解決這一問題的呢?”
霍:“我們的VBike停放不需要車樁,可隨意停放,而且支持使用途中臨時停放。當然,這里說的隨意不是完全意義上的隨意,而是在我們劃定的GPS虛擬區域內有序停放。其實這也是一種引導和鼓勵,既方便我們管理也有助于正確社會風氣的形成。”
郭:“此外,VBike的租用流程采用的是手機APP預約、掃碼租用的方式。這樣一來,用戶不用吭哧吭哧找車,提高了使用效率,增加了用戶體驗,同時也確保車輛的利用率。”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丟車的經歷,反正我是丟過的。VBike正式投入使用后,肯定會有這方面的困擾,你們做了哪些預防準備呢?”
“防盜這一方面是我們重點考慮的,我們從以下幾點入手,確保車輛的防盜性:
1.非標準配件,全車小到螺釘螺母,大到輪胎座墊,全部都是非標準配件。換而言之,作為單獨的部件,沒有任何使用消費價值;此外,專利的防拆卸設計,也可以保證部件的安全。因此,可以徹底解決局部配件損壞或者偷竊的行為;
2.遠程可控智能車鎖。我們在自主研發的車鎖控制系統和安全系統基礎上,和歐盟最大鎖具生產商合作研發的遠程可控電磁鎖,沒有鎖芯,無法技術開鎖;同時鎖具擁有極高的穩定性和耐剪切破環能力,確保無法暴力開鎖。除此以外,我們的每把鎖都有保險,如果因車鎖原因導致的車輛失竊,保險公司將進行全額賠付。
3.內置智能防盜系統。我們獨立研發的自主防盜系統,可以在車輛鎖定狀態下檢測非法位移,予以現場和服務器報警;同時,內置的GPS模塊在車輛進入盜竊模式時會實時發送位置信息;還有,超強的低功耗設計可以讓GPS在沒有外部供電的情況下確保3個月以上的喚醒狀態,確保能夠找回車輛。
VBike還有一點與公共自行車不同的就是,大數據收集,這在后期管理維護方面尤為重要。而對于在自行車管理方面采用積分獎懲的方式,郭則宇說,“我們希望,用這樣一款智能共享自行車,引導大家養成良好的出行習慣,以正社會風氣。”
由點及面,可行性共享勢將迎來國內爆點
由點及面、病毒式擴散,布局布的就是戰局。VBike選擇由點及面,從高校、園區、景區和小區開始,逐漸將點連城片,逐步實現全范圍覆蓋。結合對于傳統公共自行車的無樁式改造和個人自行車共享的加入,VBIKE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享經濟圈,“毛主席教導我們要農村包圍城市,老人家的話我們不敢忘”郭則宇半開玩笑的說。
以高校為例,宿舍、教室、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是大學生們的主要生活方式。而隨著現在大學校園的越建越大,區域劃分越來越規范,想在這三點間來回穿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借車還車方便、價格低廉等優勢,VBike想要攻克大學校園想必不是難事。
“我的好多朋友是南師大的,他們常和我們抱怨,學校從校門口到交通要道的距離很長,大家都感覺到特別不方便。所以學校到公交站、地鐵口這一段路成為了我們布局的第二步。”霍俊說。“此外,學校到學校,到附近的景點、商業區、住宅區等都是我們第二部的主攻對象,然后就是對傳統公共自行車的改造,組后加入個人自行車的共享,等這些點都實現后,面自然就形成了。”
在這種布局形成的同時,VBike同期將會進行廣告布局,車身廣告和APP廣告,伴隨者規模的逐步擴大,在后期將成為VBIKE主要的盈利來源。“我們想逐漸讓用戶實現免費使用,把最大化的利益留給我們的消費者,是我們努力的目標”郭則宇說這句話的時候,可以看的出對于未來充滿著期望。
然而,這是一種可行性的共享布局,卻不是即刻就有回報的業務。目前,國內對于各類交通工具的管理還沒有完全規范化,特別是在電動摩托車(電瓶車)和電動助力車的劃分上,沒有明確的規定。
但是我們也能看到,近兩年來各地對于交通工具的所實施的管控越來越規范,同時國家對于自行車出行的扶持力度也越來越大,專用自行車道的規劃,智能停車位的設計和建造。。。。。。未來5年內,規范化出行將改變用戶的使用習慣。而那個時候,就是國內自行車爆發的時間。
創業者的夢想不應該是金錢,而是擁有希望和創造價值
“你們都曾在自己的領域干的風生水起,為什么會選擇出來走創業這一條路?”
郭:“在我們看來,所有的創業者或者說創業團隊,其創業的最終目的都不應該是金錢,而應該擁有夢想,為社會創造價值。”
作為VBike項目創始人,霍俊對未來有清晰的認識:“我們希望VBike可以在實現夢想的同時,能收獲價值。如果你是為大眾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就必然會得到更多的目光和關注。”
【鎂客·請講】專注于報道科技創新項目;我們敞開心扉面對每一位創業者,力求為您呈現一群鮮活、有性格的品牌和人物;我們傾聽創業故事和人生經歷、探討商業模式和行業趨勢、對接資本市場和供需雙方,以期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歡迎做客【鎂客·請講】,欄目合作請發送郵件至:post@im2maker.com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