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英科迪:在顯示行業“紅?!崩?,如何用創新抓住“藍?!睓C遇

jh 4周前 (07-21)

在當今的生活里,大“屏幕”總是無處不在,在一般人看起來,中大尺寸顯示似乎已經是傳統行業和紅海市場,然而現實...

在當今的生活里,大“屏幕”總是無處不在,在一般人看起來,中大尺寸顯示似乎已經是傳統行業和紅海市場,然而現實是顯示產業在近幾年進入"技術變革和井噴周期",國內外頭部面板制造商和顯示系統開發商們不斷推出擁有更高畫質的大尺寸顯示屏技術。其中MiniLED背光技術經過三四年的發展已經被市場和消費者所認可,因其高對比度、高色域、高可靠性等特點,已經漸漸成為中大尺寸顯示市場最有競爭力的前沿技術。

據CINNO research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四季度MiniLED背光電視機產品已經達到30%的滲透率,2025年將有望超過40%的滲透率。這意味著MiniLED背光技術已經開始從傳統意義上的高端顯示產品往中端顯示產品快速滲透。

在這場技術迭代加速的顯示產業追逐賽中,技術創新已成為企業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維度。作為國內新興顯示技術賽道的領跑者,英科迪憑借前瞻性的技術路徑選擇與系統性戰略部署,積極探索差異化發展的破局之道。

創業緣起:從外企高管到自主創業的跨界轉型

英科迪的創立,源于創始人王鑫深厚的行業積淀與敏銳的市場洞察。

王鑫告訴鎂客網,在創業前,自己已經擁有十余年國際知名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技術研發與管理經驗,曾在硅谷數模(Analogix)從最年輕的工程師做到研發負責人,參與或主導了多條核心產品線從零開始到實現規模盈利的過程,將硅谷數模的顯示控制芯片(TCON)做到公司營收最大的產品線,并搭建了各個產品線主要的底層架構和專利。離開硅谷數模后,他加入京東方,并參與半導體投資基金的建立和投資工作,也赴聯發科出任研發處長,積累了跨領域的技術研發、產業投資與戰略規劃經驗。這段機緣巧合的多元化職業歷程,為其決心創業埋下伏筆。

王鑫表示,一方面,他渴望從投資回歸技術研發一線,踐行"從0到1"的創新實踐;另一方面,2019-2020年全球顯示行業處于技術迭代關鍵期,MiniLED背光技術在LCD領域的應用前景在行業內引發巨大爭議。盡管業內普遍認為MiniLED存在成本高、技術不成熟等短板,但王鑫通過深度調研后,依然堅信MiniLED背光技術有光明的前景。

在2020年左右,當時主流觀點認為,OLED憑借高對比度、高色域等性能優勢將快速提升滲透率并主導市場,但英科迪創始人王鑫通過分析全球面板廠商產能布局和戰略后發現:OLED產能、良率和技術缺陷在大尺寸顯示應用上有明顯短板,幾年內都難以滿足大尺寸顯示產品市場的主流性價比需求;例如,技術上其高分子發光材料存在燒屏、壽命等可靠性瓶頸,實際上到今天依然難以突破。反觀中國LCD產業已形成全球70%的產能規模,技術成熟度高,成本低。中國的LED產業鏈同樣成熟且成本優勢顯著。MiniLED背光技術通過精準控光、控色可顯著提升LCD顯示畫質,且隨著技術普及成本下降空間巨大?;诖伺袛?,王鑫將創業方向鎖定在MiniLED背光顯示技術的研發上,2021年英科迪由此誕生,并將“通過技術創新使MiniLED背光LCD顯示產品的畫質與OLED相媲美”作為短期戰略目標。

創新算法與仿真軟件的自研之路

在確定以MiniLED背光技術提升LCD畫質的技術方向后,英科迪面臨的首要挑戰是如何在畫質表現上媲美OLED。這背后涉及到復雜的光學算法、圖像像素優化算法等多種算法,同時也需要跨學科的系統級協同設計。

而在當時,顯示行業內缺乏適配MiniLED背光特性的專用仿真軟件,大企業仍舊依賴傳統通用光學仿真軟件和經驗進行系統級設計。雖然傳統工業設計和芯片設計相關的EDA、CAD工具鏈已經相當成熟,但在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是MiniLED背光、光學膜層、液晶特性、光波色彩學的聯合仿真方面,仍然是一張白紙。

也正是由于工具鏈的缺失,中國顯示產業鏈廠商在底層光學建模、圖像處理算法開發能力上與國際領先水平存在差距,亟需突破性工具提升研發效能。

為此,英科迪在公司成立前就下決心進行光學和色彩學結合的仿真軟件的自主研發計劃,并將軟件命名為VQS(Visual QualitySystem)。經過近兩年的默默開發,VQS推出后就被英科迪應用到光學和畫質處理算法的開發中,并受到行業內頭部大企業的關注,目前已經與頭部多家國內國際公司簽署軟件授權協議,成為公司的產品線之一。

VQS軟件通過構建涵蓋背光模組、液晶面板、光學膜層的數字化模型,實現了多物理場耦合仿真,突破了光學大尺度、多光源、多層反射折射快速建模計算,多波長光波能量計算等核心底層問題。顯示系統開發者可利用VQS將LED分區發光特性、LCD面板特性、光學膜材參數等輸入系統,模擬不同工況、不同輸入圖像下的顯示效果,并量化評估關鍵指標(如對比度、色域、均勻性、光暈、色差等等)。這一創新工具將光學和圖像處理算法驗證周期大大縮短,并顯著降低了開發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才戰略上,英科迪圍繞"芯片+算法+軟件"三位一體架構組建團隊。核心算法團隊由知名大學博士后、斯坦福訪問學者領銜,成員兼具軟硬件開發能力與光學、色彩學專業知識。芯片設計工程團隊主要成員同樣具有國際化特征,且具有二十年以上的產品研發經驗。另外,英科迪還有多名顯示行業內擁有國際化經驗的顧問。

產品布局:以底層核心技術為基礎的系統化布局

從面板系統架構來看,一套完整的顯示方案需集成多類型芯片:背光控制芯片(T-con模塊)負責LCD面板像素分配和時序控制;驅動芯片(Source Driver)完成液晶的精確電壓驅動;電源管理芯片(PMIC)則面板提供精準穩定的電壓供給;背光控制和驅動芯片(BCON+dimmer)負責背光點亮和光學基礎效果。

英科迪當前的產品戰略聚焦于MiniLED背光LCD顯示系統,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終端畫質表現。其核心產品矩陣涵蓋顯示控制芯片、背光控制及驅動芯片、電源管理芯片。通過系統級產品定義、軟硬件協同設計等方法的創新幫助客戶顯著提升系統效能并最終提升畫質。

在背光芯片組領域,英科迪采用系統級產品定義思想,為解決背光板單層走線必須簡化線路連接的問題和實時雙向高速通訊問題,自主開發了專利技術ABC-L通訊協議,使得連接走線大大簡化,背光板無源器件數量大幅度減少,且保證雙向通訊實時高效。英科迪開發的一系列利用AI技術的光學優化算法集成進背光控制芯片中,在行業內第一個實現通過背光光學優化提升顯示畫質的目標。在MiniLED背光驅動行業內友商們陷入嚴重的價格戰和低層次同質化競爭的情況下,英科迪憑借底層技術創新依然創造出不一樣的產品競爭力。

在畫質優化領域,傳統方案多采用預設參數模板應對不同顯示場景,但受限于畫面內容的復雜性與主觀評價差異,往往陷入“按下葫蘆浮起瓢”的困境。對此,英科迪創新性地引入AI深度學習技術,通過建立基于神經網絡的特征分析模型,在物理層面對光學和圖像質量進行動態調校,實現像素級畫質增強,并大幅度降低光暈、減少色差。相較于行業內大部分企業為了實現AIPQ的概念,將硬件規模很大的通用CPU、GPU、NPU集成于顯示主控芯片,雖然強調了紙面算力的強大,但成本、功耗、軟件開發及服務都很難適應顯示終端產品多樣化、差異化、快速迭代、高效服務等特性。在這個問題上,英科迪同樣采用底層技術創新來達到性價比提升,即自主研發專門針對顯示場景落地的輕量化AI畫質推理模塊并結合MiniLED背光光學和畫質優化算法形成整體AIPQ畫質平臺(英科迪命名為aid-vivid畫質平臺),且自主搭建AI訓練平臺持續迭代算法模型,同時通過開放訓練數據、開發結合AI的專用光學和畫質調試工具軟件等方式,幫助客戶提升畫質調試效率、降低成本。2025年英科迪開發的包含aid-vivid算法平臺的顯示控制芯片已在多家頭部企業進行了畫質測試,畫質對比結果超過客戶預期。

這種自主創新、著重場景落地的AIPQ研發成果,在保障顯示效果躍升的同時,有效控制了終端成本,為客戶打造高性價比的顯示解決方案提供了全新選擇。

差異化競爭策略,構建技術護城河

在當前中國大陸顯示產業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英科迪聚焦于通過MiniLED背光技術下的畫質優化技術實現差異化突圍。簡單來說,英科迪憑借自主研發的VQS仿真工具形成算法開發的底層研發方法學的技術壁壘——該軟件可顯著提升客戶在產品開發、調校階段的效率,降低開發門檻。同時在背光芯片組和顯示控制芯片中,均采用自主開發的AIPQ算法平臺,構成了高畫質、低成本的畫質優化技術壁壘。

面向未來,車規級顯示芯片將成為投入方向之一。依托股東公司在車載顯示模組的產業協同優勢,英科迪的背光芯片已通過實驗室驗證。未來,這一細分市場的突破將帶來雙重價值:既可緩解消費電子領域的價格戰壓力,又能搶占智能座艙升級的市場先機。

行業層面,王鑫認為短期內Mini LED背光LCD顯示技術在與OLED的競爭中仍具有較大優勢。RGB彩色背光技術的推出更進一步縮小了LCD顯示與OLED顯示在畫質上的差距,甚至在某些指標上已經超越OLED顯示效果。英科迪已經完成結合AI技術的RGB彩色背光畫質優化算法的開發,并在頭部客戶完成測試。而因為OLED在產能和材料等問題上仍然進展有限,使得其在大尺寸應用上短期內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中國面板廠在大尺寸OLED面板布局上剛剛起步,技術能力和盈利能力尚不確定。

然而,從長遠來看,技術發展充滿變數,OLED和Micro LED等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因此中長期來看,英科迪將密切關注行業動態,基于自身在AIPQ、基礎光學和色彩學方面的核心技術,適時布局相關領域,確保在不同技術路線下都能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以應對潛在的技術路線變革。

結語

用王鑫的話來說,英科迪在顯示行業的發展歷程,是一部“在紅海市場中尋找藍海機會”的奮斗史。

通過對技術的執著追求和對市場的敏銳洞察,英科迪正逐步構建起自身在顯示行業這個紅海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有望在未來的顯示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為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活力與變革。目前英科迪已經與翰博高新、創維等多家頭部客戶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2025年7月,英科迪完成了新一輪數千萬元融資,本輪融資將進一步使英科迪在通過技術創新建立真正的產品競爭力,加速產品推出落地,擴大客戶群等方面加速發展。

英科迪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對顯示技術的深刻理解和創新能力。憑借創始人王鑫多年的經驗和技術積累,創業團隊自成立四年來一直專注于Mini LED背光LCD顯示系統畫質技術的研發,通過自主研發的仿真軟件和AIPQ算法,解決了傳統顯示技術中的諸多痛點,這種對技術的執著追求,使得英科迪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同時,英科迪的企業價值觀也體現在其對客戶和市場的尊重上。他們不追求短期的利益,而是注重長期的技術布局和客戶關系的建立。通過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和完整軟硬件解決方案,英科迪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和支持,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