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探海劉維:做“水下的大疆”,為用戶提供最具性價比的高清海洋裝備

溫暖 7年前 (2018-08-13)

現在解決海洋探查問題,是從平臺和探查設備一體化的思路出發,給用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

四年前,馬航MH370失聯,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日前,針對馬航MH370的調查也正式停止,直到如今都沒有發現飛機的殘骸和黑匣子。這令不少人意識到,海洋探查及水下搜索工作的難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迄今為止,全球大部分海洋中仍缺少詳細的海底測深數據。甚至有人疑惑我們對海洋的了解程度,還不及對月球、對宇宙的探索。

如今,伴隨著水下機器人、水下探查等設備的發展,也許它們能夠在未來的搜救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專注于水下探查的中科探海就是其中之一。

被一場海洋展改變的人生

劉維作為中科探海的創始人,大學時代便與海洋結下了密切的聯系。在哈爾濱工程大學本碩連讀的他堅定地選擇了未來的鉆研方向——船舶與海洋工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專業(水下機器人研究方向)。

畢業以后,他進入中國科學院攻讀博士并任職工作。此外,他先后在澳大利亞科學院、比利時皇家軍事學院等國際知名海洋裝備研究機構從事訪問學者和博士后研究工作。在此期間,他主要從事水聲成像系統研制、水聲信號處理和水下高清聲學成像理論研究。因為具備國內外知名海洋裝備研究機構的工作歷程,讓他有機會將國外和國內海洋裝備的相關理論研究、技術路線和工程時間進行對照。通過對照得出兩點深刻體會:一是國內工業集團、科研院所和大學每年培養的專業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均不遜于歐美;二是國內高新海洋裝備的發展的速度和高度均遠遠被歐美甩開。這種巨大的反差,促使他思考問題的根源:“坐而論道”,還是“起而行之”?

最終劉維“起而行之”,從歐洲回到了國內,與一批志同道合的創始人,開始了他們的“海洋智能高清探查”的創業之路。

一場海洋展成為了他的契機。

2013年,劉維和他的伙伴們在上海參加了第一屆中國(上海)國際海洋技術與工程設備展覽會。他們在當時參展的過程中發現,展會中高清海洋裝備領域幾乎沒有國產裝備的身影,同時,在展會上的國內各方參展人士對高清海洋裝備有高漲而迫切的需求。

為何不見國產裝備?

劉維認為:“主要因為工程化程度不夠(坐而論道者多,起而行之者少),當樣機研發出來之后,沒有迅速投入廣泛而迫切的實際應用中。并且,國產設備由于和客戶對接不足,若只是單純從技術層面考慮問題,將無法保證設備在多種多樣的實際應用場景中設備得以發揮其可靠性與穩定性。”

綜合上述因素后,他確信海洋智能高清探查設備有著迫切的市場需求,只缺工程化、批量生產和商業化應用的東風,而他們的創始團隊有扎實的技術基礎,因此,他們決定投身其中。

目前,中科探海的主要方向就是為用戶研發、生產海洋智能高清探查設備,這些產品主要應用于水下地形測繪和地貌成像、海洋環境監測、水下小目標探測/識別/定位、石油管線和海底光電纜巡檢等場景。

中科探海劉維:只做水下探查,從800億的市場中分一杯羹

高清海洋裝備需求在哪里?

我國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全長18000多公里。近海大陸架石油資源量約為240余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約為14萬億立方米、濱海砂礦儲量為31億噸,海洋資源相當豐富。

但資源豐富,并不意味著有效利用。

2014年,國家海洋局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海洋發展報告》中指出,我國對于海洋資源的部分過度開發與缺少利用并存、海洋科技創新引領和支持能力不足,導致我國并不是海洋資源利用強國。

如今,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與廣泛的商業化應用,繼無人機、民營火箭上天,人臉識別、機器人入世后,“下海”成為了科技公司瞄上的“新藍海”,并計劃運用智能技術進一步促進海洋資源的有效利用,再次強調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對海洋的探查。

目前,面向B端市場的海洋智能高清探查機器人的企業在暗暗發力,首先突破核心技術實現高新海洋裝備國產化,隨后滿足國內廣泛破解的應用需求,打破歐美壟斷和封鎖。

以中科探海為例。據劉維介紹:“水下機器人B端市場主要集中在AUV(自主式水下機器人)和ROV(纜控水下機器人)兩類設備為主。在AUV領域產品主要用于探查,機器人可以對指定區域進行搜索測繪;ROV領域競爭較為激烈,產品則主要用于作業,譬如,水下打撈等。”

中科探海的水下自主探查機器人系列產品就屬于AUV領域。劉維表示,當前其公司自主研發的技術包括,負責水下機器人穩定性、可靠性的水下平臺,水下機器人的大腦部分(智能駕駛單元),水下高清聲學成像部分等。

從公司創立伊始,劉維和他的伙伴們就把產品對標于歐美的同類型產品,他們希望能夠在全球高清海洋裝備中自己的產品都不輸于歐美的產品。事實上,他們也做到了。

中科探海劉維:只做水下探查,從800億的市場中分一杯羹

劉維說,“像我們P200這款產品,就是世界范圍內唯一一款能夠同時提供地形地貌數據的產品。這相當于一次探查就能提供兩種結果,可以幫用戶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摸清水底的情況。此外,我們的水下機器人和聲學設備也能夠做到在數百米的距離中可以達到厘米級的成像精度。這對于水域渾濁的區域非常適用。并且,其部分產品可搭載水聲通訊設備實現‘蜂群’作業。”

他告訴鎂客網,當前采購其產品的主要包括水利、交通、漁業、油氣、安防等多個行業的客戶。他們的產品已經在歐洲、南美、澳洲、我國南海、東海、黃渤海、長江、千島湖、丹江口、三峽等多類典型的海域和內陸江河湖水域取得應用。

“海洋高清裝備的市場空間很大,現在可能1%都沒做完。”他對未來充滿信心,具有對海洋設備發展前景的洞察力。

高清海裝備能夠滿足客戶需求,正在考慮下一輪融資

據國泰君安證券的研究數據表明,目前中國整個無人潛器的市場規模近800億級別,軍用無人潛器在2020年將達到300億,民用toB的市場則會達到430億。其中,搜索救援類市場規模將達到60億,資源勘查類市場規模將達到225億,而鋪設線纜市場規模將達到2億,安全監測市場規模將達到137億。

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從現有的技術來看,劉維表示:現在AUV完全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

“AUV需要滿足幾個條件才能進行工作,包括,不會丟失、自主避障、以及面對異常情況能夠進行應急處置措施、能夠高效替代現有的偵查手段。目前,AUV在水里能夠完全避障;它有一套應急處置系統能夠保證其在工作中遇到特殊情況可以自動上浮并返回指定地點;同時,它的智能控制系統也保證了它能夠按照用戶輸入的模式完成規劃作業,并且,也可以根據水下探查情況重新自主規劃路線?,F在,AUV可以完成水下的掃測、搜索、偵查、探查等任務,能夠完全滿足用戶的需求。”

目前階段是各系列產品已經逐步成熟,批量化生產和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在國內外快速展開。

現今,中科探海正在推進下一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的資金主要用于其多個線產品的批量生產以及國內和國際市場的規?;膽?。劉維表示,在未來的無人設備應用取得好成績后,利用其支持“蜂群”作業的優勢與其合作伙伴將這一領域的大數據建立起來。

結尾:

劉維扎根于高端海工裝備行業十五年,一直踐行著“開創中國高端海工裝備品牌”的理念?,F在,雖然國內水下機器人的應用情況和歐美有所差距,但在劉維看來這是因為國內研發人員、單位將產品研發出來后很少投入商業化使用所導致的。而伴隨著國內海洋價值逐漸受到重視,像中科探海這樣致力于將產品商業化落地的公司將會發展得更穩固,未來不論是在行業領域,還是市場領域,他們為國產智能海洋設備的未來所鑄造的基石將會使這個領域的發展走向全新時代。


【鎂客·請講】專注于報道科技創新項目;我們敞開心扉面對每一位創業者,力求為您呈現一群鮮活、有性格的品牌和人物;我們傾聽創業故事和人生經歷、探討商業模式和行業趨勢、對接資本市場和供需雙方,以期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歡迎做客【鎂客·請講】,欄目合作請發送郵件至:post@im2maker.com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