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機智能劉智勇:無人配送是一個必然走向,機器人將成為新的“快遞員”

伶軒 8年前 (2018-01-30)

真機智能新一輪融資即將在春節后立馬開啟。

“無人配送是物流行業發展的必然走向。” 真機智能創始人&CEO劉智勇說。

真機智能劉智勇:無人配送是一個必然走向,機器人將成為新的“快遞員”

真機智能創始人&CEO劉智勇

能解決問題的事情就是大事情,勞動力遷移就是真機智能的大事情

劉智勇曾就讀于愛因斯坦的母校——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計算機系攻讀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作為最佳論文獎獲得者,劉智勇真正的夢想一直是創立一家技術公司,讓科技得以真正地落地,所以他選擇了休學。                                  

“我沒有冒然地去創業,也拒絕了蘇黎世谷歌工程師的工作機會,回國加入了阿里巴巴團隊,并帶領一個人工智能團隊,負責一個核心人工智能項目的研發,學習中國企業的運營管理模式。”

在阿里巴巴任職兩年后,2016年7月,劉智勇在母校清華大學x-lab正式創立真機智能——中國第一個專注于最后一公里無人配送機器人的公司,希望能通過機器人解決傳統的互聯網所不能解決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和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積累,為創立公司打下了基礎。

對于為什么要改變當前的物流配送現狀,劉智勇用三個數據,解釋了當前無人配送代的價值:

18%,在中國物流占整個GDP的比重是18%;

50%,物流行業中有超過50%的成本是人力成本;

200萬,物流行業末端配送的人員有200多萬。

而劉智勇要做的,就是用機器人取代人類,逐步取代現有快遞配送員的工作。

用機器管理機器,真機智能已經實現了全智能化

“從2016年成立至今,我們完成了種子和天使兩輪融資,團隊擴充到30多人,產品已經經歷了4次迭代了。從最初的SLAM視覺技術開發,到對激光雷達進行探索、設計研開發具有友好形象、受歡迎、可量產的硬件產品,最后真正實現零干預、高速實時調度系統的閉環,我們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

真機智能所開發的“真機小黃馬”,有著萌萌的黃色外表,是一輛高不過1米的六輪小車。此外,該無人送貨機器人可承重30KG,行駛速度為6-10公里每小時,電池續航8小時,且能夠完成封閉園區3-5公里范圍內的配送任務。

真機智能劉智勇:無人配送是一個必然走向,機器人將成為新的“快遞員”

劉智勇告訴鎂客網記者,公司的核心是公司自研的ZROS (Zhen Robotics Operating System),集成了平臺無關而又功能抽象的感知和決策算法。另外一個技術核心是調度大腦,采用機器學習模型來做調度決策,用機器來管理機器。真機智能正是通過打造這兩個技術核心,構建了局部配送網絡。

“用機器來管理機器。我們通過兩個技術核心,構建了局部配送網絡。除此之外,真機智能還是一家擁有全棧技術的公司。從機械底盤、核心電路到算法系統和云端系統,都是團隊自主完成的,機器人的成本也因此大幅降低。”

目前,真機智能新一代無人配送機器人已陸續在清華大學、中關村智造大街、多處高檔小區完成了3000公里路測。

標桿客戶樹立,用復制的方法即可實現快速擴張

有些意想不到,劉智勇將產品落地應用的第一站,選在了高檔物業園區。

“未來,無人配送網絡一定會形成一個全局性的網絡。但在行業初期,我們需要通過大客戶驅動行業發展,加快發展進程。因此,從局部網絡出發至全局網絡時一條可行之路。而高檔物業園區就是這個可以推動行業發展的‘大客戶’。”

的確,在行業大方向相對朦朧的情況下,選對切入點十分關鍵。從高端地產切入,具有可落地性、付費意愿強和可復制性。

目前,大多高檔小區、別墅區和高檔樓宇是不希望快遞員和外賣員進去的。機器人正好可以解決封閉區域的配送問題,也能通過高新科技為客戶提升品牌價值。

目前,真機智能已經和多家高檔物業園區達成了合作。根據不同園區業主的需求,他們還特意開發了兩款機器人,一款能直接從收發室取貨并送至業主樓下,業主下樓取即可;另一款機器人則擁有跨樓層送貨功能,可以將貨物送到業主家門口。

除此之外,劉智勇說,因為搭載了多線激光雷達,新一代的機器人已經可以在夜間自主巡航,真正實現了24小時的配送服務。與此同時,他們的機器人還可以和人進行智能化的交互,用戶可以約定送貨的時間和地點,獲得更加標準化的服務。

“2018年,我們會繼續在高檔園區、別墅區、高檔樓宇尋求更大的突破口,進行快速的復制,強化無人配送機器人第一品牌的定位。未來,我們的機器人還會走出園區,通過連接無人配送局部網絡,逐漸構建出一個巨大的無人配送全局網絡。”

總結

電商的興起,為很大一部分人解決了就業難題。但傳統的勞動力工作方式是有其弊端的,尤其是在物流行業高速發展的當下,僅人力成本就是一項非常大的開銷。機器人的出現,確實能夠很好的緩解物流行業的勞動力成本問題,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對現有勞動力的就業威脅了。

劉智勇坦言,新事物的出現必將伴隨著舊事物的滅亡。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崛起會帶來勞動力的遷移,遷移到更有人文關懷的事物當中去。整個社會的價值會大幅的提升,人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劉智勇告訴記者,為了更快的擴大業務,真機智能新一輪融資即將在春節后開啟。


【鎂客·請講】專注于報道科技創新項目;我們敞開心扉面對每一位創業者,力求為您呈現一群鮮活、有性格的品牌和人物;我們傾聽創業故事和人生經歷、探討商業模式和行業趨勢、對接資本市場和供需雙方,以期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歡迎做客【鎂客·請講】,欄目合作請發送郵件至:post@im2maker.com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