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普勒望遠鏡正式退役,其龐大數據庫仍將推動地球上的發現

溫暖 7年前 (2018-11-01)

服役9年中,開普勒望遠鏡共計觀測到了50萬顆恒星。

據外媒報道,日前,美國NASA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將正式“退役”,未來在燃料耗盡之后,它將會在安全軌道上漂移。而它的龐大數據庫將繼續幫助地球上的科學家探索可發現太空更多未知的秘密。

據悉,開普勒望遠鏡在2009年發射,它運行時間預定為3年多,主要用于盯著一小片天空,觀察每顆恒星的細微變化,而這些變化可能表明某顆行星會短暫地擋住它的光線。開普勒望遠鏡圓滿的完成了這項任務,在投入使用之后,它開始產生了數以萬計的系外行星數據。其中,有些行星比天文學家們所預期的還要接近地球,這表明與地球體積相似的巖石行星并非那么罕見。

2014年,開普勒望遠鏡的最初設定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但它依舊完好的繼續在運轉,這是由于其強勁的結構和節約燃料的使用方式,讓它的壽命得以更長久的延續。于是,開普勒擔任了第二次任務,該任務命名為K2,與第一次的任務不同,這一次開普勒望遠鏡的任務是每隔3個月把視線轉移到一個新的位置,而不再是幾年只盯著一片天空觀測。因此,被觀測并且被編入目錄的恒星數量直線上升。

開普勒望遠鏡正式退役,其龐大數據庫仍將推動地球上的發現

至今,服役9年的時間里,開普勒望遠鏡共計觀測到了50萬顆恒星,并在這些恒星周圍發現了數以千計的行星。但由于服役時間過長,此前,開普勒望遠鏡已經丟失了四個反應輪中的一個,而這些反應輪就是用來幫助它在太陽和其他力量作用下重新定位望遠鏡的方向。不過,好在它的設計支持它在反應輪不全的情況下繼續工作。但是,后來開普勒望遠鏡的另一個反應輪也發生了故障,這導致K2的使用受到了嚴格的限制。

由于沒有反應輪來改變它所在的三個軸上的方向,開普勒望遠鏡就不得不再每次需要改變視角或者旋轉以此將數據傳回地球的時候,燃燒它身上的寶貴的燃料。而即便沒有燃料,開普勒望遠鏡仍然在大量收集數據,科學家們表示,在這段期間內,它又發現了1200多顆系外行星。

如今,開普勒望遠鏡的任務就要結束了,而它也將用最后存儲的燃料機動到預期位置,通過深空網絡作為中繼發送了最后一批數據。這些數據將如同以往提供給科學家、研究組織以及NASA自己的團隊。而開普勒望遠鏡已經完成了它的最后一項任務,現在它進入了退役狀態。

人類尋找系外行星的行動仍在繼續,今年前夕,發射了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已經開始運作。而作為開普勒望遠鏡項目的首席研究員威廉·博魯奇則表示:“35年前,當我們開始構思這項任務的時候,我們并不知道太陽系外還有其他行星,現在我們知道行星無處不在,開普勒已經為我們開辟了一條新道路,讓我們的子孫后代能夠探索我們的星系。”

最后,感謝開普勒望遠鏡一直以來的貢獻!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