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要完蛋,了解網約車各地新政細則看這篇就夠了
各地細則相繼出臺,滴滴這下要坐不住了。
早在9月21日,鎂客君就撰文《當網約車被“出租車化”,滴滴或將淪為共享出行的試驗品》(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點擊標題,移步閱讀),當中就曾經說過“網約車的春天”將成為過去式,現在看來,這一觀點已基本被驗證。
北上廣深新政細則與交通部細則對比
細則出臺后的網約車漲價幾乎成為定局
各地的細則中,幾乎都對車輛配置及車牌、司機戶籍設立了較高門檻,隨之帶來網約車數量驟減的情況也是可以想見。與此同時,細則還將帶來如下這些運行成本的增加:
線下成本提高
此前,網約車平臺多以“輕資產”著稱,Uber更是以每座城市的人少業務多著稱。細則落地后,這種“輕資產”模式顯然難以為繼。四地細則均顯示,網約車平臺需要在當地增設辦公場所、服務網點和管理人員,以處理好服務司機、用戶投訴、審查合規等問題。
保險成本提高
各地細則中明確規定,網約車“應當按照營運客車類保險費率,投保交強險、賠付額度不低于100萬元的第三者責任險和乘客意外傷害險”,深圳還增設了承運人責任險。業內人士測算顯示,按此購買保險,每車每年的保險費用將增數千元。
稅收增加
此前網約車繳稅一直都是互聯出行行業的一個灰色地帶,也是傳統出租車行業一直抱怨的問題之一。如今,地方細則均明確依法納稅。網約車司機繳稅標準從千分之六到百分之二十都有可能,相比之下,京滬等地出租車司機的繳稅額并不高。
所以,隨著網約車數量的減少以及運行成本的大幅增加,再加上網約車實行的市場定價機制,網約車漲價在所難免。不過,此處鎂客君有一個大膽預測:未來網約車將會大副漲價之后再給予適當優惠,但是其出行成本將基本高于傳統出租車水平。(或許這也是北上廣深四地制定細則的初衷之一)
滴滴“一家獨大”夢碎
就在各地細則出臺后,滴滴平臺也迅速做出回應,其聲明中關于各地細則將對滴滴平臺網約車的影響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1、網約車數量將驟減
2、網約車司機大幅減少
3、網約車將被迫漲價
4、出行效率降低
然而有意思的是,滴滴的競爭對手們,易到、神州等卻紛紛表示,會積極貫徹落實各地細則,并且認為細則對其影響不大,甚至沒有影響。所以不難看出,這種和滴滴態度迥異的回應說明了滴滴將被大幅度的限制,而神州、易到等平臺因為之前本身的出行市場定位就相對高端、司機和車輛準入門檻較高而影響不大。
最新數據顯示,在滴滴和Uber合并之后,滴滴占有出行市場95%左右的份額,基本上是處于“一家獨大”的地位。而各地細則的出臺,完全捏住了滴滴的兩大命門:網約車車輛和車主??梢哉f,滴滴之所以可以占據如此高的市場份額,離不開其平臺更加倚重私家車主兼職。
所以,網約車細則意見稿一旦落地實施,所有的兼職私家車主將被拒之“網約車”門外,滴滴將會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和不可估量的損失。
共享經濟下的出行領域或將消失
請注意,共享出行或將消失不再是危言聳聽的一個理論,有很大可能性成為現實。
此前,鎂客君就寫到:共享出行的本質上就是一種便利、實惠、多贏、大眾化的經濟模式。細則中種種規定無形中,完全將網約車“出租車化”,成為一種新形式“出租車”,比方說統一標識、提供出租車發票等等。共享經濟的一旦被“束縛”的過多,其失去存在的意義只是時間問題。
此外,隨著北上廣深的網約車細則意見稿的出臺,很可能成為全國其他各地方制定當地細則的風向標。那么面對如此高門檻的細則,滴滴該如何應對?坐以待斃還是積極求變?這也是共享出行領域接下來最值得期待的。
如果按照細則意見稿進行改變,滴滴平臺必將會被“閹割”,從而轉型高端市場,就像易到和神州一樣面對高端用戶。這樣一來,共享出行最重要的本質:大眾化,將不復存在。所以,在共享經濟趨勢下,“共享出行”未來是否還會再出現,又會以何種形式出現?這也讓我們充滿期待。
最后的最后,鎂客君其實也沒什么好說的了,只是想到了一個梗:以后北上廣深的單身人士相親的時候,只要問對方是否有資格開滴滴就可以了。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