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星應聘之死,招聘網站該為毫無技術保障的審核機制反思了

伶軒 8年前 (2017-08-03)

硬科技行業正在發展,“情愿”落伍者趁現在退出舞臺或許會比繼續不作為下去更得人心。

這是一個家庭乃至社會的悲劇,7月14日,年僅23歲的985高校畢業生李文星因誤入傳銷組織,失去了生命;

這也是一個行業的悲劇,各大知名招聘網站明知信息審核機制存在漏洞卻不作為,導致應聘者頻頻被騙,不僅夢想從此夭折,甚至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李文星應聘致死,招聘網站該為毫無技術保障的審核機制反思了

BOSS直聘,你見到的有可能不是BOSS,而是恐怖的李鬼

今年5月15日,東北大學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畢業生李文星在知名求職招聘平臺“BOSS直聘”上一共發送了20份求職簡歷;

5月19日,李文星收到了來自“北京科藍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的聘用通知函,通知李文星前往天津濱海高新區軟件園入職,自此之后,李文星不常與外界聯系,且態度冷漠;

5月20日,李文星從北京前往天津入職;

5月22日至6月8日,李文星先后三次向兩位同學借錢,并在此期間以“不在天津,在石家莊”為由拒絕了妹妹李文月的探望;

7月8日,李文星給母親打了最后一個電話,警示母親不要給任何人打錢;

7月14日,李文星的尸體在天津靜海區被發現。

去天津“報到”后的李文星一反常態,頻繁失聯,且多次借錢,根據他出事前的種種反常的跡象,與李文星同村的大哥李剛毅表示,這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李文星被騙進了傳銷組織,并被控制起來。

李文星碰到的不是工作新機遇,而是遇到了恐怖且要人命的“李鬼”!

誰該為李文星之死買單?招聘求職平臺或已成騙子蝸居點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一次本應是美好新生活開端的應聘之行,卻生生斷送了一個只有23歲的年輕生命,造就了一個家庭的悲劇。然而,就在事件發生并發酵至此之后,除去該傳銷團伙,誰還該為這一悲劇買單卻仍舊沒有定論。

8月2日,BOSS直聘作出回應稱,該公司將在一切水落石出之際,依據法律應當承擔的一切責任,該公司都愿意徹底承擔。

今日凌晨2點41分,BOSS直聘通過微信再次做出回應稱,回顧本次李文星事件,他們意識到自2015年初以來,平臺執行的“只發一個職位,資料合規,可以先發;不觸發舉報,可以招聘”這一機制,存在很大的問題。從8月3日凌晨開始,BOSS直聘全面進行了調整,對所有招聘者執行事先審核認證的流程。不久,在目前材料審核的基礎上,會采取如身份證、人臉識別等更為準確的審核認證措施。

為詳細了解BOSS直聘平臺的這一BUG,鎂客君于今早特意在該平臺注冊了一個賬號,并進行了以下操作:

鎂客君先注冊了一個賬號,在不需要填寫身份證號碼等任何身份驗證信息的情況下,鎂客君隨意取了個“新名字”;然后,在不需要提供公司營業執照等信息的情況下,鎂客君又造了一個“新公司”和“新職位”。

李文星應聘致死,招聘網站該為毫無技術保障的審核機制反思了

李文星應聘致死,招聘網站該為毫無技術保障的審核機制反思了

隨后,鎂客君通過的注冊審核,并成為了“新公司”的第一個“BOSS”,并獲得了發布招聘信息的權限。由于此次賬號注冊只是為了解該平臺的審核BUG,所以鎂客君沒有發布任何招聘信息。但結果很明顯,只要你會操作手機或電腦,就能成為該平臺的“BOSS”。

除BOSS直聘外,58同城、智聯、拉鉤......這些知名招聘求職平臺都或多或少有其審核漏洞。而這些漏洞威脅的不僅是求職者的安全,有時對招聘企業來說,也會造成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此外,BOSS直聘早在2015年就已經發現問題所在,為何直至兩年后的今日,才“承諾”要去修復這個BUG?平臺不作為所導致的悲劇,給予我們應該是警醒!

互聯網平臺應該“與時俱進”,安全保障可以靠硬科技

從目前來看,BOSS直聘還僅是以用戶量達、傳播速度快的互聯網為依托,所制定的安全審核機制也僅需要提供手機號碼和驗證碼即可。在用戶群迅速擴大,各種詐騙團伙頻頻作案的當下,這些顯然不夠“與時俱進”。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身份認證手段早已改革。獲取用戶真實信息,特別是身份證信息等實屬最為基本的審核標準,如支付寶等平臺。此外,基于大數據等的深度學習判斷、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也已在各個領域嶄露頭角。如BOSS直聘這般“簡單者”,實在少見。

不過,我們或許可以從此次悲劇中看到點希望,正如BOSS直聘自己所言,對所有招聘者執行事先審核認證的流程是必要的。而與公安機關一起,采取如身份證、人臉識別等更為準確的審核認證措施也將成為他們未來的重點工作之一。

總結

安全問題一直不容忽視。在“責怪”平臺事先沒有做好保障的同時,我們或許可以從中取得一些進步。悲劇既已發生,除去悲傷,找到癥結所在并努力解決應成為關鍵所在。

時代正在與時俱進,招聘求職平臺沒有道理不知道當下最前沿的安全審核技術手段。硬科技行業正在發展,“情愿”落伍者趁現在退出舞臺或許會比繼續不作為下去更得人心。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