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點用AI,寶馬MINI可否避免“冰淇淋引發的慘案”?
那些認為AI不可能替代人類的,該醒醒了。
4月20日,寶馬公司在上海車展上的“冰淇淋事件”引發網友熱議。寶馬MINI展臺的工作人員疑似在發放冰淇淋時有區別對待的行為。消息一經傳出,便很快占領熱搜。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后,寶馬汽車公司股價一天內跌超3%,市值蒸發21.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63億元)??梢哉f是“一個價值百億的冰淇淋”了。
因AI下崗恐已成現實
讓廣大網友熱議的除了這件事本身,還包括后來寶馬MINI的一系列堪稱“災難級公關”的回復。有趣的是,有好事者將此次事件的始末作為提示詞輸入了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得到的公關聲明如下:
不得不嘆服,這篇公關聲明措辭之嚴謹、邏輯之清晰、認錯態度之懇切、解決方法之明確都恰到好處。如果寶馬官方原封不動直接照搬,都能很大程度平息網民的怒火,體現作為國際大廠的擔當,可惜沒有……
緊隨其后的道歉更是被AI一針見血得指出“注重解釋和辯解,而忽略了向受害者道歉和補償的重要性”。
“如果幾個月前,你跟我講,不久的未來AI能夠取代我這個創意行業的人,我是一定不信的,但現在我信了,甚至有些害怕……”一位第三方廣告承包商從業者如是說。
其實早在本月中旬,知名公關及廣告服務商藍色光標,就已經在其內部郵件中有所行動——
“為了遏制核心能力空心化的勢頭,也為了給全面擁抱AIGC打下基礎,管理層決定無期限全面停止創意設計、方案撰寫、文案撰寫、短期雇員四類相關外包支出。”
原先的解讀大多是圍繞“降本增效”,AI只是添頭,但看完了ChatGPT給寶馬的這幾條文案,我相信“AI代替人類”也許真不是一句空談。
你以為的“無可替代”,其實脆弱不堪
人工智能的概念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已經被提出,隨后1977年IBM深藍戰勝人類國際象棋冠軍、2017年AlphaGo大勝柯潔,都無一彰顯著在某些領域人腦終究難敵電腦。
雖然我們印象中的人工智能大多還是一個“蠢蠢”的樣子,但事實是,從移動互聯網普及到數字化建設大量開展的這十幾年里,在金融、零售、服務等等行業中已經有大量人工被智能取代。
在幾年前,大家討論到可能被AI取代的職業時,大多認為“具備大量重復性勞動或是涉及大量邏輯運算”類的職業會被替代,比如電話客服、會計等等。
像文學藝術工作者等具有創意性需求的職業往往都處在“難以替代”的安全區。但事實是,隨著ChatGPT等AI大模型落地,像畫師,像今天寶馬MINI的公關等等職業瞬間面臨了失業的職業危機。
暫緩并非禁止,出路何在?
雖然在AI大模型剛剛興起的現在,就已經有眾多國家立法進行限制,也有行業專家呼吁暫緩研發,但暫緩并非禁止,作出限制的原因大多也是出于大模型的數據安全問題和訓練結果的不可控性,而并非AI擠占了“人的飯碗”。
如此形勢之下,自有人開始未雨綢繆。有業內人士提出,之后“AI提示詞工程師”將可能作為新興職業躥紅,但也有人并不看好,因為這最終可能被自動產生提升的AI模型取代;也有人提到一些涉及人文關懷的職業難以被取代,比如心理咨詢師等等……
但未來畢竟未曾到來,人工智能代替的也只是能力而非職業,杞人憂天大可不必。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