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iPhone拍出6.3萬美元天價;華為與江淮將合作造車?
16年間,初代iPhone增值超100倍。
1、消息稱威馬汽車溫州工廠全線停擺:汽車產能利用率僅12%
2月20日,據媒體報道,威馬溫州及黃岡兩座工廠總產能約25萬輛,以威馬2022年汽車銷量不到3萬輛估算,產能利用率僅12%,且溫州工廠目前明顯停擺。該報道稱,威馬溫州基地目前幾乎沒有人,工廠前臺考勤表顯示,自2022年11月以來,工廠已處于半停工狀態,特別是12月上半月,只有5天有員工打卡,每次一人,停留時間約半小時左右。
不久前,有報道稱,威馬汽車將實施全員停薪留職,對此威馬汽車回應稱:“沒有接到這個消息。”不過多名威馬汽車營銷系統人士表示,公司高層正在討論兩個方案,一是部分員工停薪留職,二是所有部門預算縮減25%。此外,威馬多名研發系統人員表示,雖然沒有收到停薪留職的信息,但公司已經通知不用上班考勤。
此外,威馬汽車表示,對于網傳“企業靠黃牛刷單的千萬級項目”的信息,威馬成立了專項小組形成日報機制,每天進行跟蹤分析,相關數據長期保留且可追溯;而“公司管理層為自己項目開綠燈”的言論,均為主觀臆測
2、特斯拉前CEO批馬斯克:容易憤怒,喜歡隨機解雇員工
據報道,特斯拉創始人、前CEO馬丁·艾伯哈德最近表示,如果公司仍由他掌控,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在隨機解雇員工方面,他會做得更少一些。艾伯哈德稱:“我一直認為要尊重員工,我不會隨機炒人。如果公司仍然由我掌管,特斯拉的文化會更好一些。”
2007年艾伯合德從特斯拉CEO寶座上退下,他曾稱,馬斯克和董事會背著他勾結,投票將他換下。馬斯克則表示,艾伯合德之所以離開主要是因為Roadster生產延遲,還有其它運營問題。談到隨機解雇,艾伯哈德認為馬斯克容易憤怒,有時會在憤怒之下解雇員工。馬斯克反駁稱艾伯哈德的指責是錯誤的,他說自己給了員工“明確而坦率”的反饋。
3、歐盟將出臺人工智能法案規制高風險AI
歐盟委員會最近宣布將制定針對高風險人工智能的法規,這可能影響所有人工智能應用的5%至15%。
歐洲議會的意大利議員Brando+Benifei+表示:「科技公司應該放心,我們希望為他們提供一套穩定、清晰、合法的規則,以便他們能夠在非常有限的監管下開發大部分人工智能。這可能意味著任意發布人工智能模型的時代將結束。
4、華為與江淮將合作造車?江淮汽車:目前沒有官方的消息
近日,中建集團宣布中建六局聯合體近日中標了安徽肥西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EPC項目,中標額約15.44億元。據介紹,該項目是合肥市重點工程,建成后將用于華為與江汽集團在合肥共同開發新一代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助力肥西縣打造千億規模新能源汽車全鏈條產業集群。這意味著江淮與華為合作造車事宜基本落定,至少雙方合作造車的產業園已經在推進中。
為此,財經網記者聯系到江淮汽車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目前還沒有官方的消息,因為江淮汽車為上市公司,請以公告為準。”另一方面華為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清楚此事。”
5、初代iPhone拍出6.3萬美元天價:16年增值超100倍
據報道,2007年上市的第一代未拆封iPhone上周日拍出6.3萬美元的價格,成為目前為止成交價最高的初代iPhone。
負責處理此次拍賣的LCG Auctions在其網站稱,這款產品的最終成交價格為63356.40美元,達到最初售價的100多倍。
15年前,蘋果以599美元的價格出售初代iPhone,最初提供4GB和8GB兩個版本,搭載200萬像素攝像頭和3.5英寸屏幕。
6、愛立信宣布在瑞典裁員約1400人:市場需求趨向疲軟
據報道,電信設備供應商愛立信準備在瑞典裁員約1400人,這是全球削減成本計劃的一部分。
愛立信之前曾表示,準備在2023年年底之前成本削減約8.8億美元,因為一些市場(包括北美)的需求趨向疲軟。兩位知情者稱,未來幾天愛立信可能還會宣布在其它國家裁員幾千人。
圍繞成本削減問題,愛立信在瑞典已經與工會談判幾個月。愛立信新聞發言人稱,還沒有與工會就員工削減問題達成一致,公司希望能以自愿的形式裁員。
7、周鴻祎大贊ChatGPT:已達大學生水平!一兩年超越人類智力
周鴻祎在接受專訪時表示,ChatGPT已經是真正的人工智能,不再是人工智障”,并且已經達到了大學畢業生的水平,在一兩年內就能超越人類的智力。周鴻祎認為,隨著學習規模的加大,ChatGPT可能會在幾年內產生意識,變成一個提高社會生產力的超強工具。
此外,周鴻祎也提出了他的憂慮,認為這可能是人工智能毀滅人類的開始。他還表示,中國研發ChatGPT類產品的難度比生產芯片的難度要低,兩三年內就有可能達到它目前的水平。
8、小米汽車的全新諜照曝光
據42號車庫,曝光了小米汽車的全新諜照,該車現階段仍然處于重偽裝的工程測試車階段。從諜照中來看,該車的激光雷達大概率是采用瞭望塔式的布局。
此外該博主認為,小米汽車的車頭比大部分純電平臺車型要更長,猜測小米可能會選擇「混動 / 增程」以及「純電」的雙重動力形式布局。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