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飛行的士將在2024-2025年開始商用

jh 4年前 (2021-05-20)

基伊認為,人類離完全無人駕駛飛行汽車還有些遙遠。

近日,歐盟航空安全局(EASA)表示,最快到2024年,歐盟國家就會有首批飛行的士提供服務。其中,EASA高管帕特里克·基伊(Patrick Ky)在談到飛行的士時表示:“我相信2024年或者2025年空中的士就會開始商用。”

EASA根據數據研究表示,到了203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UAM)市場將會達到42億歐元(約329億人民幣),并且提供職位9萬個。當中全球市場的31%將會來自歐洲。

此前有報告稱,公眾支持電動飛行工具,希望它們能夠垂直起降。報告對六個城市展開調查,發現大約71%的受訪者接受空中的士或者貨運服務,或者兩者都支持;41%的受訪者認為空中飛行工具能讓緊急醫療活動受益多多。

同時,研究機構Roland Berger表示:到2050年,全球會有16萬架載客級無人駕駛飛行器服務于城市交通,并會創造900億美元的年收入,這一觀點主要是基于全球1200個城市人口和交通數據,以及3個目標市場建模得到的結論,同時機場通勤和區域城市通勤運營服務將會產生90%的收入。

基伊談到:EASA已經開始認證一些設計申請,預計2024年就會給首批輕量級機器放行。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德國創業公司Volocopter、巴黎機場(Aeroports de Paris)支持的團隊有望展示空中的士技術。

在談到飛行的士的行業標準時,基伊談到:類似的飛行工具都要考慮飛行速度、飛行范圍等運營批準進程,相關機構要評估飛行時是否安全。

但目前,飛行的士依然有一些缺點,例如民眾擔心安全和噪音,還有人擔心新工具會影響鳥類或者昆蟲,最后網絡安全也是一大威脅。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